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当时是在位于汉山脚下、南湖之滨的青树中学,附设高中职业班、开设化工、农学、工民建筑等专业班。1984年汉中地区教育局将青树中学正式改制挂牌为青树职业中学,占地57亩。1993年,县政府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势头求,根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投资1800万元在南郑县城南大街,征地50亩修建职业教育中心,2001年8月竣工,2001年9月正式挂牌,并将青树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搬迁合并投入使用。职教中心建成以后,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了我们每一位职教人员思考的问题。我从事职教十几年,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学校的管理是职业学校发展稳中求进的前提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职工,而教职工首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是管理的主体,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学校管理就是通过对学校内部成员的协调、整合、激励,即对人的能力的最大量的激活,以求得最佳的运作状态与效益。因此,学校管理就应该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真正将人放在管理活动的中心,一切管理措施和制度都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出发点。
2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基石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自身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是培养出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保障。总之,教师是学校的“生力源”,只要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学校才能真正地把学生招进来,才能留得住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3 转变传统观念、根据市场来定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根本
中等职业学校应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通过对市场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转变自身观念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用强有力的事实来转变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让学生家长清楚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
4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重点
职业教育应走开放办学的路子,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用型的生产技术人才和一线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具有实用性,又要依据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超前意识,还要根据本地实际优化课程资源,以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实行弹性学制,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探索不同专业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5 寻求校企合作,加大学生实践技能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出路
校企结合是职教发展的必经这路。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与生产相结合,使学校的建设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营造职教新优势。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在校企结合方面还是处于空白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策扶持不够,二是不少企业家认为“无利可图”,三是我们自身认识不够而没朝这方面努力。但我们不能抱有“等、靠、要”的消极态度,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去争取政策扶持,加强与企业对话,与企业保持零距离接触。
6 走好学生就业之路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
作为职业学校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将教育和就业密切结合起来;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合作,打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按照岗位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人才,打造在就业市场上有影响的骨干专业品牌。推行“订单”式的课程体系,用人单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课程体系提供的“菜单”选择规定数量的课程,实现个性化教育。只有这样,职高学生才能招的进,留的住。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在职业学校教育十几年的看法,我想,如果职业学校能做到以上几点,想要又好又快发展,日益壮大并不是难事。
1 学校的管理是职业学校发展稳中求进的前提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职工,而教职工首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是管理的主体,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学校管理就是通过对学校内部成员的协调、整合、激励,即对人的能力的最大量的激活,以求得最佳的运作状态与效益。因此,学校管理就应该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真正将人放在管理活动的中心,一切管理措施和制度都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出发点。
2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基石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自身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是培养出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保障。总之,教师是学校的“生力源”,只要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学校才能真正地把学生招进来,才能留得住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3 转变传统观念、根据市场来定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根本
中等职业学校应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通过对市场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转变自身观念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用强有力的事实来转变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让学生家长清楚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
4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重点
职业教育应走开放办学的路子,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用型的生产技术人才和一线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具有实用性,又要依据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超前意识,还要根据本地实际优化课程资源,以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实行弹性学制,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探索不同专业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5 寻求校企合作,加大学生实践技能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出路
校企结合是职教发展的必经这路。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与生产相结合,使学校的建设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营造职教新优势。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在校企结合方面还是处于空白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策扶持不够,二是不少企业家认为“无利可图”,三是我们自身认识不够而没朝这方面努力。但我们不能抱有“等、靠、要”的消极态度,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去争取政策扶持,加强与企业对话,与企业保持零距离接触。
6 走好学生就业之路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
作为职业学校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将教育和就业密切结合起来;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合作,打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按照岗位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人才,打造在就业市场上有影响的骨干专业品牌。推行“订单”式的课程体系,用人单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课程体系提供的“菜单”选择规定数量的课程,实现个性化教育。只有这样,职高学生才能招的进,留的住。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在职业学校教育十几年的看法,我想,如果职业学校能做到以上几点,想要又好又快发展,日益壮大并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