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欣赏中外优秀作品,能让学生汲取时代赋予的传统美德与孝道,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并能使学生通过分析挖掘优秀作品中蕴藏着的艺术语言,由表及里地设计出自我特色和个体的美。同时,作品可以唤起学生与环境和平相处,善待自然等于善待人类自己的意识,使他们人生的道路上更加美丽、多彩。
关键词:返璞归真;净化心灵;热爱自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144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仅只限于时代背景与技法的分析,作品本身所表达的艺术语言往往要胜于其单纯的技法认识。也就是说,一幅好的作品它的艺术感染力有时候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乃至一生。如何能让这一艺术的魅力成为学生审美教育的指南,更好地让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自我设计,提高艺术的审美意识, 具有其他方面不可取代的意义。
一、返璞归真,以优秀的作品净化心灵
在生活中,美与丑的区别通常是很难分清的,为此,我们在美育教学中对它的认识不能只限于理论上或形式上的理解,应该以通俗易懂接近生活的优秀作品来引导学生。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幅作品乍一看“父亲”就以“黑、丑、老”的形象跃入我们的眼帘,而作者就是刻意地刻画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神态和带有牛粪的背景。更是那一只布满老茧的手,通过艺术家的蓄意刻画,让人情不自禁联想到“父亲”的一生是艰苦的、顽强的。
他为了全家人的生存终身不息的土地上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他艰难地用这一双粗大的手为我们撑起着一片蓝天。同时也感到了在他如雕塑般的皱纹里和刚毅的神态之间,没有透露出丝毫对命运的屈服与无奈。这充分体现了在农民身上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是淳朴的、厚重的,有着“泥土”的芳香,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所在。凡·高说过:“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道耕地上的梨沟……都是很美的。”因此,作为农民后代的“我”不因为父亲是一个带有泥腿的形象而感到自卑,相反的是,正因为我们拥有了一个这样伟大而有平凡的“父亲”,因为他终身从事的事业而值得我们赞誉和骄傲。
二、陶冶性情,设计出特色的自我
思想是净化心灵的第一道心理防线,也是自我欣赏的源泉。人体是自然界和谐的产物,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如古希腊浮雕《阿芙罗蒂德的诞生》正是这一真实的写照。这幅画上一个优美的女人从海面上冉冉升起,那富有曲线的身躯,丰腴而又不臃肿,娇丽而不修饰。虽然它仅仅是一块毫无生命可言的巨石浮雕,但通过艺术家的高超打造,使被海水浸湿的衣纱包裹的人体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至美至圣,让人感到生命的存在与呼唤。其实,这并不单纯的意味着雕塑家高超技巧的完美,而是自然界人体的完美,正因为有这一天地万物中最和谐、最丰富的主题内涵才赋予了艺术家技巧的超然完美。通过对它的欣赏,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艺术家这种自然柔和的表现不正是我们自己真实的体现吗?不正是处在花季时代的我们一种天然的美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度刻意地“雕琢”它们,改观它们呢?我们更不会茫然地引进一些人为的装饰使自己肌体黯然失色,也不为一些扭曲的怪形而贸然侵蚀。我就是我,我就是生活中一块斑斓的色彩,我有我自己的特色和个体的美。在生活中,我选择艳而不躁、素而不俗的衣着来装饰自己,显示个体的气质,突出躯体的线条,通过合体的服饰来衬托完美的自我。古人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我们更相信:“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三、热爱自然,珍惜环境
用美术作品进行直观的教育,使这一立体艺术的形象感染和陶冶学生,引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例如,元代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描绘了祖国的山川大河。首先,画家着重以一个“绿”为画面的切入点。因为“绿”象征着生命,有了“绿”才会有生存,才会使万事万物生生不息,乃至永恒。其次,画家以放眼未来的胆识与气魄和“背负青天朝下看”的独特视角,把祖国的“千里江山”描绘的更加气势磅礴,壮观无比,令观赏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古今相比,远近而论,如今我们身边的绿色愈来愈少,植被资源破坏严重,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昔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祖国风光只能在书本上遐想了。作品深情地唤醒着我们,要有开阔的心胸和放眼未来的目光,珍惜和热爱我们脆弱的生存环境,善待自然等于善待我们人类自己。几百年前的古人如同有预感的用彩笔无言的劝告着我们“珍惜方寸地,用于子孙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也有能力动员我们大家共同行动起来再现一个山川秀丽、点绿成荫,人景和谐的《千里江山图》。
总之,观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要以景动人,以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感染和引导学生,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从自身的视觉出发判断出美与丑、善与恶,用适合自己的色彩镶嵌生活,使他们人生的道路上更加美丽、多彩。
参考文献:
[1] 任杰.谈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审美能力[J].职业技术,2010(9).
[2] 宋晓宁.美术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返璞归真;净化心灵;热爱自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144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仅只限于时代背景与技法的分析,作品本身所表达的艺术语言往往要胜于其单纯的技法认识。也就是说,一幅好的作品它的艺术感染力有时候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乃至一生。如何能让这一艺术的魅力成为学生审美教育的指南,更好地让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自我设计,提高艺术的审美意识, 具有其他方面不可取代的意义。
一、返璞归真,以优秀的作品净化心灵
在生活中,美与丑的区别通常是很难分清的,为此,我们在美育教学中对它的认识不能只限于理论上或形式上的理解,应该以通俗易懂接近生活的优秀作品来引导学生。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幅作品乍一看“父亲”就以“黑、丑、老”的形象跃入我们的眼帘,而作者就是刻意地刻画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神态和带有牛粪的背景。更是那一只布满老茧的手,通过艺术家的蓄意刻画,让人情不自禁联想到“父亲”的一生是艰苦的、顽强的。
他为了全家人的生存终身不息的土地上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他艰难地用这一双粗大的手为我们撑起着一片蓝天。同时也感到了在他如雕塑般的皱纹里和刚毅的神态之间,没有透露出丝毫对命运的屈服与无奈。这充分体现了在农民身上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是淳朴的、厚重的,有着“泥土”的芳香,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所在。凡·高说过:“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道耕地上的梨沟……都是很美的。”因此,作为农民后代的“我”不因为父亲是一个带有泥腿的形象而感到自卑,相反的是,正因为我们拥有了一个这样伟大而有平凡的“父亲”,因为他终身从事的事业而值得我们赞誉和骄傲。
二、陶冶性情,设计出特色的自我
思想是净化心灵的第一道心理防线,也是自我欣赏的源泉。人体是自然界和谐的产物,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如古希腊浮雕《阿芙罗蒂德的诞生》正是这一真实的写照。这幅画上一个优美的女人从海面上冉冉升起,那富有曲线的身躯,丰腴而又不臃肿,娇丽而不修饰。虽然它仅仅是一块毫无生命可言的巨石浮雕,但通过艺术家的高超打造,使被海水浸湿的衣纱包裹的人体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至美至圣,让人感到生命的存在与呼唤。其实,这并不单纯的意味着雕塑家高超技巧的完美,而是自然界人体的完美,正因为有这一天地万物中最和谐、最丰富的主题内涵才赋予了艺术家技巧的超然完美。通过对它的欣赏,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艺术家这种自然柔和的表现不正是我们自己真实的体现吗?不正是处在花季时代的我们一种天然的美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度刻意地“雕琢”它们,改观它们呢?我们更不会茫然地引进一些人为的装饰使自己肌体黯然失色,也不为一些扭曲的怪形而贸然侵蚀。我就是我,我就是生活中一块斑斓的色彩,我有我自己的特色和个体的美。在生活中,我选择艳而不躁、素而不俗的衣着来装饰自己,显示个体的气质,突出躯体的线条,通过合体的服饰来衬托完美的自我。古人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我们更相信:“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三、热爱自然,珍惜环境
用美术作品进行直观的教育,使这一立体艺术的形象感染和陶冶学生,引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例如,元代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描绘了祖国的山川大河。首先,画家着重以一个“绿”为画面的切入点。因为“绿”象征着生命,有了“绿”才会有生存,才会使万事万物生生不息,乃至永恒。其次,画家以放眼未来的胆识与气魄和“背负青天朝下看”的独特视角,把祖国的“千里江山”描绘的更加气势磅礴,壮观无比,令观赏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古今相比,远近而论,如今我们身边的绿色愈来愈少,植被资源破坏严重,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昔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祖国风光只能在书本上遐想了。作品深情地唤醒着我们,要有开阔的心胸和放眼未来的目光,珍惜和热爱我们脆弱的生存环境,善待自然等于善待我们人类自己。几百年前的古人如同有预感的用彩笔无言的劝告着我们“珍惜方寸地,用于子孙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也有能力动员我们大家共同行动起来再现一个山川秀丽、点绿成荫,人景和谐的《千里江山图》。
总之,观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要以景动人,以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感染和引导学生,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从自身的视觉出发判断出美与丑、善与恶,用适合自己的色彩镶嵌生活,使他们人生的道路上更加美丽、多彩。
参考文献:
[1] 任杰.谈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审美能力[J].职业技术,2010(9).
[2] 宋晓宁.美术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