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实的“传统”与难以为是的“创新”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论坛
  作曲专业始终处在“疲于奔命”的状态,外部建设差强人意,内部改造难以自慰;课程结构僵化、教学内容陈旧、知识更新缓慢、专业特色晦暗,教学体系一直未能“与时俱进”地“浴火重生”。
  
  被视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中教学体系最为“完整”、“规范”的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初始于“十里洋场”中的“西乐学堂”以及西北土窑里的“战地艺校”这样一些简陋单弱的早期艺术教育形式,借助新政权意识形态建设所需要的大规模文化引进及改造得以成形;却又在系统刚刚“完善”之时,被一场文化浩劫拆解得七零八落;而后经过匆忙的拼装与调整,总算将培养中国几代音乐创作人才的功用维系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引领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发展趋向的专业也随之进入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自身教学体系能够得以改革、调整、充实、提高的最佳时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展和社会音乐文化事业的急切需求,加之受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始终存在着的“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发展”倾向的影响,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21世纪中国艺术音乐创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传统形成了吗?
  
  在研讨作曲专业教学改革的各种会议上,谈论最多的话题有两个——“传统”与“创新”。如何定义这两个概念,以及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当前中国音乐院校作曲系正在运行着的作曲教学体系确实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仍然是大同小异。仔细想来,原因无外乎以下四点:一是当初引用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大体相同,虽经本土化改造,但本质上没有太多的变化;二是计划经济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的影响仍在专业建设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教师们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获取创作与理论研究成果上,因而淡漠了教学改革这一基础性建设;四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术带头人们行政事务缠身,骨干教师们教学任务过重,也就无暇且无心于教学改革。因此,这么多年走过来,没人能说清楚我们自己的作曲教学“传统”到底形成了没有;如果这个“传统”已经存在,那么它的“神”与“形”究竟如何体现、与西方作曲教学的“传统”又有着怎样的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现在的作曲教学体系是从西方引进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一些有抱负、有经验的教授、学者曾不断地、积极地对其进行“加工”、“重组”,力图使之“去西方化”、“洋为中用”,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潜在的目的无非也是要建立起我们自己的作曲教学系统,毕竟我们至今还未能从自己的传统音乐中整理出能够系统地用于课堂教学并作用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作曲教学体系来。因此,沿用现有的这个“舶来”体系维持我们的教学,在操作中逐步加以“翻新”,不失为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
  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这一体系的“传统”完全是以西方音乐文化的审美观、价值观为内核形成的,这样一个体系培养出来的青年作曲人才,多数对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本质上的差异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甚至会感到中国传统音乐令人难以接受。因此在他们的创作中,各种“修辞方式”透出的都是西方音乐文化传统的表述习惯。
  近20年来,各个专业音乐院校的作曲主课教学还是有着明显的进步,主教教师们竭尽全力让学生们了解二十世纪后半叶的音乐文化成果,以修补艺术沦为政治奴仆的年代中,封闭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我们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认识上的断裂。但是这种积极的努力不只是使学生们见识了西方现代音乐的五光十色与千姿百态,了解到了引起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发生激变的社会根源与文化观念,同时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沉浸在西方现代艺术音乐的“传统”中难以自拔。
  
  创新为“新”而新?
  
  “创新”是作曲教学的终极目的,因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和技巧。但我们却很少审慎地思考过如何去践行这一主旨。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始终认为,我们只应该对学生的技法学习负责,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因此,他们会以强化学生的“基础”为由,几十年如一日,只是一味地将自己陈旧的知识体系附带着远离现实的审美标准,通过索然无味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还能否作用于当今时代的创作实践。而我们当中的另一些人则坚信,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所有的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学生们才能具有起码的创新能力。因此,他们则以活跃学生的创作“思维”为己任,将当今最新、最具个性的作品作为自己教学的范本,让学生们去模仿、借鉴,至于如何用新技法来表现具有积极审美意义的音乐内容,却很少给学生们讲清楚,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们只是为“新”而新,并不知道自己所谓的“新”不过是在拾人牙慧,甚至是“东施效颦”。
  应该说,近20年来,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着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也是中国作曲教学体系逐渐变革与更新的结果。但是,这样的成果并不能证明我们的作曲教学体系已经具有内涵丰富的特色,我们的音乐创作已经形成风格独特的流派,因为这个进步仅仅意味着我们“补课”的成绩尚佳而已。改革开放确实让我们有了随意品尝从未享用过的“珍馐美味”的机会,“先天不足”的肌体于是被激发出空前旺盛的“食欲”,饕餮般的“鲜吞活噬”之后,势必是“消化系统”紊乱造成的“营养不良”。回顾中国“新潮音乐”从狂热渐渐趋向理智的四分之一世纪,又有多少作品确实脱离了西方现代主义各个流派风格的“模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作品?如果我们的“新音乐”只是些西方现代音乐的摹本拓片,那么眼下中国现代音乐的“满园春色”不过是个“海市蜃楼”般的幻象而已。
  
  修补传统力促创新
  
  艺术创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劳动,它需要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同时具有创造能力与技术能力。对技术能力的培养相对容易,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则比较复杂,而我们的教育从来就是重知识的传授,轻创新的培养。尽管不同艺术类别的“创”与“作”的比重不尽相同,但是艺术的本质决定了各个类别的创作都要以创新为前提,失去创新的艺术只能是“文化垃圾”。我们还应该清楚,但凡现代音乐的经典作品都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这也决定了现代音乐创作的不可模仿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对西方现代音乐经典作品进行“描红”,最终可能会使他们丧失自我表现的能力。因此,尽管我们对那些模仿抄袭西方现代音乐的做法嗤之以鼻,对那些西方现代音乐各流派形式的“中国版”不屑一顾,但我们不可以因此忽略了西方现代音乐对西方传统音乐在观念、形态、语汇、表现等内涵要素的扩充与拓展所起到的创造性作用,而这正是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并要深入研究的,因为让学生们透彻地认识西方现代音乐的形成规律,可能会比只是粗略地了解西方现代音乐的技术成果更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思考与创新能力。
  对于当前作曲教学的现状,相信会有许多同业与笔者一样,面对这个“传统”的教学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感到忧心忡忡,因而不断地质疑与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笔者认为,若想改变现状,首先就要审视我们的“传统”是否真正确立了充实而富于特色的内涵并能够与时俱进,我们的“创新”是否真正形成了浓郁而别开生面的风格并做到独领风骚。不能实事求是地对我们现今的教学状况做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与评价,我们就不会有强烈的危机感,也就不能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更大限度的解放。中国的音乐文化正处在有史以来最为繁盛的大发展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机,努力修补我们作曲教学的“传统”,使其具有更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同时还要着力促进我们作曲教学的“创新”,使其真正能够彰显出中国现代文化特色。■
  
  范哲明现任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
  1972年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样板戏学习班三连,先后担任演奏员、创作员、乐队指挥等职。1977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沃恩大学(University of La Verne)音乐系学习作曲,师从系主任Reed Gratz博士。2000年进入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Liszt Academy of Music)作曲系学习作曲,师从系主任、匈牙利著名作曲家Zoltan Jènǒ教授。创作有交响乐、室内乐、舞蹈音乐及电视音乐作品20余部,歌曲60余首,其中部分作品曾在国外(瑞士、法国)及北京、沈阳等地的音乐会上首演,部分作品曾在国家及省内的作品比赛和评选中获奖。1999年9月被授予“辽宁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2003年5月被授予“沈阳市优秀专家”称号。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无数催人泪下的悲剧,波兰作曲家高历斯基却把眼泪变成音符,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又名《悲愁之歌交响曲》,感动全球古典流行乐迷。作曲家创作灵感来自1944年一位被纳粹德军囚禁的十八岁波兰少女,在狱中墙壁上刮出的文字,以及讲述1919年西里西亚起义,一位母亲寻找起义中牺牲的儿子的歌曲。乐曲于1992年灌录成大碟,立即高踞英美流行音乐销量榜冠军。高历斯基认为此曲之所以深受乐迷欢迎,原因是“也
期刊
在音乐史上,拉赫玛尼诺夫(S.Rakhmaninov,1873-1943)往往只被列为作曲家,人们似乎遗忘了他还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他堪称钢琴巨人,二十世纪钢琴大师之一。拉赫玛尼诺夫出身俄罗斯贵族,4岁随母亲学习钢琴,9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少年班)师从捷米扬斯基(V.Demiyancky)习琴。12岁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拜兹维列夫(N.Zverev)、济洛季(A.Ziloti)为师,同时随
期刊
环球博览    今年秋季可谓是纽约爱乐的“双喜年”。除了伯恩斯坦驻团65年纪念之外,还是纽约爱乐乐团90年的周年纪念。      1943年11月14日,一位身材瘦削的年轻指挥家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舞台,指挥一个在全国播出的音乐会。这位不为人知的美国人,身着体面的灰色西服,自信满满的站在那里,替补传奇大师布鲁诺·沃尔特(Bruno Walter)演出。结果,伯恩斯坦成
期刊
每周选载    我这里抬出的三位大爷,虽说几十年来一直被视作鼓吹“洋腔洋调”的洋老爷;可我横过来竖过去看他们,却个个都是可敬可爱,毕其一生在中国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播撒乐种的“土”老头。    几年前,在上海音乐学院郁郁葱葱的草坪上,竖了尊铜像——那是1927年创办学校的萧友梅博士。在中国,竖铜像可是件非同小可的事。因为这么一竖,不是将这位鼓吹“洋乐”的“洋博士”,连同他那“唯西洋是崇”的“学院派堡
期刊
周报评点  由此想到,音乐剧以前人经典为改编蓝本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站在巨人肩上跳舞需要高超的修养与技巧,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反而在巨人和经典面前露出自己的浅拙。      由美国赫伯龙戏剧联盟与迪斯尼联合制作的音乐剧《阿依达》在南京举行的第31届世界戏剧节上首次与江苏观众见面。此剧根据威尔弟的同名歌剧改编,也是迪斯尼继《美女与野兽》《狮子王》之后推出的第三部音乐剧。  歌剧《阿依达》在专业圈内非常著
期刊
院团风景    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将于11月8日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伶赏经典——张国勇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会,曲目有肖斯塔科维奇的《室内交响曲第一乐章》《d小调第十二交响曲“1917年”》和《第十四交响曲》,(用女高音、男高音、弦乐及打击乐)。音乐会特邀来自俄罗斯的女高音歌唱家叶卡特琳娜·什玛诺维科和男低音歌唱家阿列克谢·塔诺维茨基出演《第十四交响曲》。  张国勇曾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留
期刊
现场播报  武汉乐团是一个步入职业化的地方乐团,但实际能力却还未到职业化的标准。乐团的管乐还存在着音准、音响调配、音色统一等问题,弦乐则声音单薄,音量偏弱,小提琴数量少,难以担起支撑旋律的重任,至于整体的均衡性,乐团还有待于耐下心来向细腻程度发展。    国家大剧院秋季音乐会好戏连台,其中10月18日武汉乐团专场音乐会独具特色。  开场作品是美国作曲家巴伯的《造谣学校》序曲。巴伯属于新古典主义作曲
期刊
今年是美国指挥家、作曲家雷纳多·伯恩斯坦诞辰90周年纪念。入秋以来,整个纽约都沉浸在热烈而隆重的纪念活动中。在业界,人们甚至将伯恩斯坦与卡拉扬相提并论,并认为乐坛上只有伯恩斯坦可以溶解卡拉扬那种不怒而威的帝王形象。在美国,伯恩斯坦可以说是美国音乐史上永远难忘的一个名字。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伯恩斯坦成为了美国音乐史上最耀眼的音乐大师呢?是他非凡的指挥风范呢?还是他卓越的作曲才能?在伯恩斯坦年
期刊
音教专递    本报讯 10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坞小学“启明星口琴交响乐团”为赴“杭州第七届亚太口琴比赛”前的汇报演出在中坞小学礼堂举行。孩子们表演了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小合奏、大合奏等多首参赛乐曲,北京市、海淀区教委的领导、专家对汇报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坞小学是一所打工子弟小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跟随父“启明星口琴交响乐团”,目前已形成了编制为86人的成熟乐团,乐团聘请白燕生
期刊
现场播报  马勒《第一交响曲》,结构框架明晰,气势也有,但内涵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流于一般,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不过,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较多名团的现场演出后,作品的新鲜感也许已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砝码。      从9月12日至10月11日,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共有三支著名的欧洲乐团登台东方艺术中心,献演五场经典曲目,掀起了一股交响热潮。除了艺术节,如此密集的名团亮相,在申城舞台并不多见,也可以说是机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