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kao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国内外一直保持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热度。为厘清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本文从历史必然性、关系界定、基本特征等三个角度谈谈几点元思考。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强调“不断适应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发展要求。”我国学术界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厘清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本文从历史必然性、关系界定、基本特征等三个角度谈谈几点元思考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从理论逻辑讲,马克思谈到“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社会陷入不可调节的自我矛盾、产生不可调和的阶级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的产物。”国家就是应社会治理而出现,同时又具有超越社会之上的统治职能。国家治理的提出既符合国家产生逻辑,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从历史逻辑上讲,近代中国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国家治理方式。各种西方治理模式相继进入中国的政治实践,均被宣告失败。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全新的国家治理模式。然而,中国社会主义陷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国家治理危机。改革开放后,中国才重启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还预想中国需要再花30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从实践逻辑讲,随着中国改革实践深入发展,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遵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模式这一条道路,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来。”中国在国家治理问题上有着自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界定
  要准确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必须先要回答两者所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胡玉荣认为,“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两者有机地统一于‘国家治理’这一整体中,其中前者是国家治理的制度架构,后者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发挥作用的表现。”刘建军认为,“两者相互支撑、互为表里,在体系与能力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整合格局中,缔造新时代的‘中国之治’。”学界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种制度架构;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功能表现。然而,古洪能认为国家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是“国家治理能力源于国家治理体系的设计和构建。”
  将国家治理体系仅仅理解为制度架构,国家治理能力理解为功能表现,没有真正反映出两者的真实的建构过程。同样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取决于国家治理体系的观点会把国家治理能力委屈与国家治理体系之下,国家治理能力囿于国家治理体系限制,缺乏国家治理能力的动态、开放、生成。两者是独立系统的交互,创造共同的价值成果,取得一致的治理效能;两者各自有自身内部的张力,独立的话语地位;两者是一个运动、建构过程,即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后的治理智慧成果,国家治理能力是获得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工具、措施;两者之间互相支撑,统一于中国的治理实践,实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实践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在4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基于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判断。没有经历改革开放的艰难实践,中国就不可能取得现有的成就,实践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源头。
  2.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性是中国制度的灵魂,人民性使得中国制度具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灵魂与生命在契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上达到有机统一。”[4]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依靠人民,站在、站稳人民立场,才能符合人类社会法治规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3.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翻版,也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更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治理现代化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还要保持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时代特性和实践特点,实现中国的治理创新。
  4.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开放性。中国的改革开放举措会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促使国家完善相应制度,建立与之相对的治理之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合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愿景。
  5.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系统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涵盖多个领域,彼此高度关联,要用系统思维,统筹构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制度体系,实现治理主体、模式、路徑等多方面互联互动的治理系统。
  参考文献
  [1]胡玉荣.价值观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昆明学院学报,2020,42 ( 4):53.
  [2]刘建军.体系与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二重维度[J].行政论坛,2020,160(4):25.
  [3]古洪能.论基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国家治理能力观[J].理论与改革,2020(5):143,149.
  [4]贺新元,郭红霞.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和生命[J].新视野,2020,(5):30.
  作者简介
  包述友,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党校,重庆,梁平,40520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倾向于健康,营养成为中式烹饪工艺的重点。本文针对目前中式烹饪工艺营养缺乏的情况,初步分析和探讨了在健康水平上优化中式烹饪营养工艺发展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中式烹饪;营养;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饮食文化的进步也带动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烹调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正在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人类文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人数的增加,在社会给予他们物质资助的同时,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也逐渐凸现出来。而在中医类院校中,思想较为传统,学习较为的单一,是否会因为这样的环境而有着与其他综合性院校贫困生不一样的心态。通过调查中医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的贫困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贫困生与综合性学校的贫困生的心理状态的差异,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制定出一系列适合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期刊
昼与夜在交替,时光也在流逝。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于时间的概念早已没有那么清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身边的时光都悄悄地溜走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总在幻想时光何时归返?可是啊,时光真的能够回到我们身边吗?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或许已经厌倦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开始想念乡村的岁月静好。  现在我的脑海里依稀记得童年岁月的美好与天真。是啊,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属于我的童年记忆依稀存在于我的脑海中,
期刊
摘 要: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表现出了人本性、学习性和创新性等新特点。企业为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强自身文化的建设,从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网络;企业文化;特点;措施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且企业的竞争范围逐渐扩
期刊
◆摘 要: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塑造了众多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其中殷素素在开端第一卷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随着与张翠山的相识、相爱,殷素素的形象也发生了改变。本文基于女性意识,首先描绘殷素素形象转变的过程,其次从武器这一符号看待其性别和道德指向,最后探究作者刻画殷素素这一形象背后的潜在原因。  ◆关键词:女性意识;金庸;形象分析;殷素素  一、殷素素从少女形象到妻子形象的转变  (一)少女形象:
期刊
◆摘 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对人类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为主题,分析了中国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从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到建国前心理学的初步发展以及建国后心理学的全面发展,到如今心理学的繁荣发展。本文最后分析了国内心理学发展的不足之处,并为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学发展;中国  1心理学的初步发展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对
期刊
◆摘 要:《佩德罗·巴拉莫》是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引人入胜,小说里没有生死界限,每个亡灵都会说话,通过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将故事细细展开,并塑造出多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佩德罗·巴拉莫;女性形象;死亡  1前言  胡安·鲁尔福在书中构造的世界是个时空、人物都错乱的“灵异世界”。里面所提之物是奇奇怪怪的人、对话、声音、回忆…
期刊
◆摘 要:“人”是一个道德的概念,它表现在两种意义上。一方面,它意味着人有对自己的行动和生活负责的能力。另一方面,它表明人渴望别人优持自已,希望得到承担这种责任的机会并且得到别人的尊重。成为一个全人(to be fully a person)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就是被别人承认是负责人的人。情绪智能课程对促进个体成为全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全人;情绪智能课程  一、“人”的概念
期刊
“缓慢地、非常缓慢地、像慢条斯理的圆规的脚,那两条腿向右边转了过来,向北、东、东南、南、西南转了过去;停住,悬了一会儿,又同样缓慢地向左边转了回去,西南、南、东南、东……”扰乱程序的自由意志于是最终湮灭了,世界的齿轮重新规则地转动着。  在阅读阿道司·赫胥黎的《Brave New World》时,如果读者不跳出本世纪的前提条件(比如已成熟的试管婴儿技术),则不可能料想到这略薄却内容丰富的一册竟于1
期刊
◆摘 要: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和发展中,做好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可以将国家有关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落实,还能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略落地生效,并取得良好的脱贫效果,但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扶贫和脱贫任务仍然艰巨。为了有效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金融扶贫工作问题,推动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有效分析乡村金融扶贫价值,然后了解乡村金融扶贫的主要方法。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