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塑造了众多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其中殷素素在开端第一卷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随着与张翠山的相识、相爱,殷素素的形象也发生了改变。本文基于女性意识,首先描绘殷素素形象转变的过程,其次从武器这一符号看待其性别和道德指向,最后探究作者刻画殷素素这一形象背后的潜在原因。
◆关键词:女性意识;金庸;形象分析;殷素素
一、殷素素从少女形象到妻子形象的转变
(一)少女形象:个性鲜明的“魔教妖女”
殷素素乃天鹰教教主殷天正的女儿,在《倚天屠龙记》的第一册中占据了绝对主要的戏份。作者对于殷素素的刻画耗费了不少笔墨,也造就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妖女形象,他赋予殷素素的美貌、武功、地位和性格,都让青年时期的殷素素散发出曼陀罗花般诱人的气息。
才貌具备、敢爱敢恨、雷厉风行、伶俐动人,这些特质都是殷素素的特质。殷素素的出场颇有清冷孤寂之感;她敢爱敢恨,自始至终,都是她追随他;她伶俐动人,拥有孩童般的任性和天真;她雷厉风行,位列天鹰教教主座下第一人,办事心狠手辣。
总而言之,哪怕背负了“妖女”名号的殷素素,不仅能让张翠山一见倾心,也给众多读者留下惊艳的永恒。
(二)妻子形象:“改邪归正”的贤内助
殷素素在与张翠山结为夫妇后,在冰火岛上生活了十年,并育有一子——张无忌。在成为张翠山的妻子之后,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殷素素的性格就开始有了质的改变。
在少女时期,她不仅对自己的手下心狠手辣,更是下重手伤残自己肢体;对于生命甚至是漠视的,一出手便连杀数十人。但在转变角色之后,殷素素的价值观偏向正面转变。结为夫妇时,殷素素对天发誓:“日后若得重回中原,小女子随我夫君行善,绝不敢再杀一人。”在做了母亲之后,“心中慈爱沛然而生,竟全心全意地为孩子打算起来。”
从武林正派来看,这是妖女的改邪归正;但从非道德角度来看,这只不过她为了心爱的人收起骄纵狠辣,连同年少时的灵气一并收起。
二、从“蚊须针”看武器的道德及性别指向
殷素素使的武器乃天鹰教的蚊须针,黄祎(2016)将其定义为“奇异武器”,即以银针作为蓝底、附上剧毒的武器。在书中第三回中,即武当俞三侠与天鹰教起了争端之际,作者是这般描写蚊须针的:
“俞岱岩胸腹间和大腿之上,似乎同时被蚊子叮了一口。……转念一想,登时省悟:‘他适才说话声音故意模糊细微,引我走近,乘机发这细小的暗器。’”
蚊须针这一暗器细小无比,中针者“只觉微微麻痒”;又是近距离的暗器,需要走近敌人方可发射;针上藏有剧毒,令人闻风丧胆。
从一开始,奇异武器蚊须针就指明了作者对殷素素这个角色的道德评价。江湖中本就对暗器的使用颇有争议,暗器中藏毒就更被人唾弃,与名门正派之风背道而驰,何况殷素素使了蚊须针暗伤了武当俞三侠。
关于武器的性别指向,黄祎(2018)认为:“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大部分的武器本身就是有着强烈的男性气质的……女性气质强烈的武器,针和柳叶刀是其中最典型的两个武器。”针,尤其是绣花针是传统女红的重要工具,因而作者在构想女性角色的武器时离不开针。武侠小说中大部分的武器都是带有男性气质,这是因为“以男性为主体,这基本是武侠小说写作的共识。”
如上所言,使用针这一武器的几乎都是女性角色,具有鲜明的性别指向,并且被附加了正邪道德意义。身处名门正派的女性角色,如峨嵋派的一众女弟子以长剑为武器。使用银针暗器的往往为“邪教”的女性角色,如殷素素——蚊须针等。陈平原先生曾说:“兵器只有利钝之分而无正邪之别。可武侠小说偏偏赋予兵器一定的伦理色彩。”在武侠世界里,银针作为暗器出场往往是被赋予了阴邪的道德色彩,而这一武器又往往为“魔女”、“妖女”所使用,这或许也是男性凝视下对武侠女角色的物化。
三、男权意识对“妻子”及“母亲”形象的想象构建
为什么向善转变的殷素素,反而不似之前的少女那般明丽动人?因为殷素素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别人的母亲,但却藏起了属于自己的殷素素。只有在赴死之前,轻轻一句话又激起武林大浪,这才仿佛变回了那个“魔教邪女”。
“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夫唱妇随”,这些是传统男权社会给予女性的想象。而作者的创作呈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特点,传统社会文化在作者心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思维定势。作者具备一定的现代女性意识,但并不完全、也不占主导。这就导致,一方面,作者创造的女性形象依旧是如殷素素般追随爱情、心甘情愿地帮助夫君;另一方面,试图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的女性角色多是以悲惨的结局收场、或是顺从于男权社会。
四、小结
殷素素后期转变为贤妻良母的她也显得黯然失色,失去了活泼灵动、叛逆果敢。从现代的女性意识来看,对于为人妻的女性角色的刻画,作者依旧会受到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以至于很多女性角色在为人妻、为人母之后光彩大减,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年危机”。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女性角色依旧没有逃离“男性凝视”的目光。
参考文献
[1]金庸:《倚天屠龙记》,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3(2018.10重印),第200页.
[2]金庸:《倚天屠龙记》,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3(2018.10重印),第213页.
[3]金庸:《倚天屠龙记》,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3(2018.10重印),第84页.
[4]黄祎.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器符号研究[D].苏州大学,2018.
[5]孙金燕:《武侠文化符号学 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第75頁.
[6]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79页.
◆关键词:女性意识;金庸;形象分析;殷素素
一、殷素素从少女形象到妻子形象的转变
(一)少女形象:个性鲜明的“魔教妖女”
殷素素乃天鹰教教主殷天正的女儿,在《倚天屠龙记》的第一册中占据了绝对主要的戏份。作者对于殷素素的刻画耗费了不少笔墨,也造就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妖女形象,他赋予殷素素的美貌、武功、地位和性格,都让青年时期的殷素素散发出曼陀罗花般诱人的气息。
才貌具备、敢爱敢恨、雷厉风行、伶俐动人,这些特质都是殷素素的特质。殷素素的出场颇有清冷孤寂之感;她敢爱敢恨,自始至终,都是她追随他;她伶俐动人,拥有孩童般的任性和天真;她雷厉风行,位列天鹰教教主座下第一人,办事心狠手辣。
总而言之,哪怕背负了“妖女”名号的殷素素,不仅能让张翠山一见倾心,也给众多读者留下惊艳的永恒。
(二)妻子形象:“改邪归正”的贤内助
殷素素在与张翠山结为夫妇后,在冰火岛上生活了十年,并育有一子——张无忌。在成为张翠山的妻子之后,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殷素素的性格就开始有了质的改变。
在少女时期,她不仅对自己的手下心狠手辣,更是下重手伤残自己肢体;对于生命甚至是漠视的,一出手便连杀数十人。但在转变角色之后,殷素素的价值观偏向正面转变。结为夫妇时,殷素素对天发誓:“日后若得重回中原,小女子随我夫君行善,绝不敢再杀一人。”在做了母亲之后,“心中慈爱沛然而生,竟全心全意地为孩子打算起来。”
从武林正派来看,这是妖女的改邪归正;但从非道德角度来看,这只不过她为了心爱的人收起骄纵狠辣,连同年少时的灵气一并收起。
二、从“蚊须针”看武器的道德及性别指向
殷素素使的武器乃天鹰教的蚊须针,黄祎(2016)将其定义为“奇异武器”,即以银针作为蓝底、附上剧毒的武器。在书中第三回中,即武当俞三侠与天鹰教起了争端之际,作者是这般描写蚊须针的:
“俞岱岩胸腹间和大腿之上,似乎同时被蚊子叮了一口。……转念一想,登时省悟:‘他适才说话声音故意模糊细微,引我走近,乘机发这细小的暗器。’”
蚊须针这一暗器细小无比,中针者“只觉微微麻痒”;又是近距离的暗器,需要走近敌人方可发射;针上藏有剧毒,令人闻风丧胆。
从一开始,奇异武器蚊须针就指明了作者对殷素素这个角色的道德评价。江湖中本就对暗器的使用颇有争议,暗器中藏毒就更被人唾弃,与名门正派之风背道而驰,何况殷素素使了蚊须针暗伤了武当俞三侠。
关于武器的性别指向,黄祎(2018)认为:“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大部分的武器本身就是有着强烈的男性气质的……女性气质强烈的武器,针和柳叶刀是其中最典型的两个武器。”针,尤其是绣花针是传统女红的重要工具,因而作者在构想女性角色的武器时离不开针。武侠小说中大部分的武器都是带有男性气质,这是因为“以男性为主体,这基本是武侠小说写作的共识。”
如上所言,使用针这一武器的几乎都是女性角色,具有鲜明的性别指向,并且被附加了正邪道德意义。身处名门正派的女性角色,如峨嵋派的一众女弟子以长剑为武器。使用银针暗器的往往为“邪教”的女性角色,如殷素素——蚊须针等。陈平原先生曾说:“兵器只有利钝之分而无正邪之别。可武侠小说偏偏赋予兵器一定的伦理色彩。”在武侠世界里,银针作为暗器出场往往是被赋予了阴邪的道德色彩,而这一武器又往往为“魔女”、“妖女”所使用,这或许也是男性凝视下对武侠女角色的物化。
三、男权意识对“妻子”及“母亲”形象的想象构建
为什么向善转变的殷素素,反而不似之前的少女那般明丽动人?因为殷素素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别人的母亲,但却藏起了属于自己的殷素素。只有在赴死之前,轻轻一句话又激起武林大浪,这才仿佛变回了那个“魔教邪女”。
“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夫唱妇随”,这些是传统男权社会给予女性的想象。而作者的创作呈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特点,传统社会文化在作者心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思维定势。作者具备一定的现代女性意识,但并不完全、也不占主导。这就导致,一方面,作者创造的女性形象依旧是如殷素素般追随爱情、心甘情愿地帮助夫君;另一方面,试图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的女性角色多是以悲惨的结局收场、或是顺从于男权社会。
四、小结
殷素素后期转变为贤妻良母的她也显得黯然失色,失去了活泼灵动、叛逆果敢。从现代的女性意识来看,对于为人妻的女性角色的刻画,作者依旧会受到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以至于很多女性角色在为人妻、为人母之后光彩大减,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年危机”。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女性角色依旧没有逃离“男性凝视”的目光。
参考文献
[1]金庸:《倚天屠龙记》,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3(2018.10重印),第200页.
[2]金庸:《倚天屠龙记》,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3(2018.10重印),第213页.
[3]金庸:《倚天屠龙记》,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3(2018.10重印),第84页.
[4]黄祎.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器符号研究[D].苏州大学,2018.
[5]孙金燕:《武侠文化符号学 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第75頁.
[6]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