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新模式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下,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必须构建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人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师要将互联网的优势和中国画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充分利用课程的线下和线上活动拓展与补充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借助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料,经过筛选,把需要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给有需求的学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有利于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从根本上解决信息闭塞、教学中信息资源匮乏的问题,使中国画教学更加立体、高效.学生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新模式.
其他文献
该文以当前设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为研究基础,以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双主教学模式”应用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数字化教学改革为媒介,提出基于数字媒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举措,重新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尝试转变设计专业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目的.
贵州地域文化是在贵州特定自然环境和特殊文化生态中产生的难以被复制、替代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贵州蜡染作为一项独特的民间手工艺,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而且拥有多样的文化内涵.经调查发现,现在市面上的部分贵州蜡染产品存在缺乏创新性、发展滞缓、与贵州地域文化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该文作者以贵州地域文化元素为基础,结合蜡染艺术,以期设计一套具有宣传贵州文化功能的蜡染产品,在促进贵州地域文化整体吸引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推动蜡染产业发展,从而达到加强贵州地域文化宣传、创新蜡染艺术的目的.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需要,在原教材松紧有致的编制基础上进行有机科学的设计组织,建构相生相连的大单元教学课程,运用“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的思维方式,可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性学习,践行美术核心素养本位教学.
从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的文字符号,到作为一种情感载体而存在的独立艺术门类,中国书法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艺术化自觉的过程.在这一历程中,宋代是一个关键性的节点.该文作者从科举与印刷出版这两个角度重新审视宋代书法,从中探寻书法艺术的本质内涵.
该文作者通过实践,探索首饰设计与创意制图课程全新的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改变该课程教与学的比重,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课堂设计氛围;有助于发挥教师前瞻性的引导作用,使其采用有效的案例教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学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及时了解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动态,作出相应的市场反馈,这也是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良好契机.
中国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意识的教育.中国的生命精神是以个人的生命为本体,以重视生命为最高纲领,强调追求生命活力和生命自然舒展的文化系统.中国的审美教育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而且是平衡学生个体生命自我表现形式的途径.在审美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将生命意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要以审美教育彰显中国文化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该文作者在梳理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内涵和审美发生过程、结合美术课程实例的基础上,以生命精神观照审美教育,从三个维度分层次叙述艺术审美教育产生的过程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人居环境发展面临重要挑战,环境设计专业需要在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中国环境设计专业教育需要创新.基于这一背景,该文提出了环境设计教育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介绍了设计与研究结合方法论的三种模式及其在国内外设计学科中的研究状况,探讨了将该方法论在中国环境设计教育创新中的应用条件和应用前景,阐述了该方法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成果.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积厚流光,如果能够将其运用在时尚设计领域,可赋予作品独特的民族内涵.青绿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独具特色的画种,也是较早出现的一种山水画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色彩之美,体现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精髓.该文从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语言特征和箱包设计的关联性出发,探索青绿山水画色彩语言特征和当代箱包设计的发展现状,探究青绿山水画色彩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融合运用,从而为更好地设计出既具传统内涵、又符合现代审美理念的箱包作品提供借鉴.
该文从角色能指系统的创新、角色属性的意指表现、意指叙事的综合展现三方面探讨角色形象符号化表现的意义和价值.“哪吒”是一个传统象征符号,《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围绕其符号价值进行再创造,应时代需求进行改编重构.影片的改编既满足了受众的视听审美需求,又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取向,形成的独特视听寓意使“哪吒”这一符号的符号力量与符号价值得到提升.符号是表达意义的工具,从符号本身出发研究角色形象的设计与传达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造型艺术教育作为视觉艺术的基础,面对崭新的信息媒介,面临着新的冲击.新的图像生产方式使以往的造型方法滞后于数字技术.该文作者尝试从教育实践中探索造型艺术教育如何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如何利用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改善以往的教学方法,并从传统造型艺术统一化标准的问题、中西造型方法对比以及作为信息时代智能终端的手机对高校造型艺术教育的影响三个角度,讨论与总结造型艺术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