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美育浅论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4257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这既是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的需要,又是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既是语文教师的崇高使命,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它是指用美的信息去激发人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情感和愿望,去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去引导人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那么, 如何对学生实施美育呢?从总体上说,对学生进行美育,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实践中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开采语文教材这座“美的矿藏”,去挖掘现实生活中这个“美” 的源泉,乃是叩启语文教学美育从“必然王国”走上“自由王国”的一把总钥匙。
  一、加强朗读,增强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方式之一。朗读的过程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感受课文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还要求伴随肢体语言。听着他们各有特点的朗读,看着他们的即兴表演,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情境,学习积极性很高。对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形象把握得很到位,也表示坚决不做“变色龙”式的人。
  二、激发想象,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可以说,没有想象,我们就无从发现美、鉴赏美。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中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想象通过眼睛去发现美的东西。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让同学们结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展开想象,大胆地用图画形式来表达,并展开比赛看谁画得好,以此领会文中蕴含的深意,体会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评价人物,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评价各种人物,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通过主人公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的分析,评价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深入了解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让同学们认识亲情的重要和珍贵,千万不可利欲熏心丑化了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
  高尔基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是艺术家,都应该把“美”带到生活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审美教育仅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课外延伸。在教学“青春随想”这一实践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一起看《十六岁的花季》,听《相信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曲,谈名人抓住青春刻苦读书的故事,并组织爬山活动,让学生走向大自然,体会青春的美好,体会人生的价值,而后以手抄报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青春之歌”,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让同学们发现身边的自然美、社会美,每节课前安排五分钟的“小作者报道”,引导他们动手动脑,描绘美的事物,抒发美的情感,解剖自我,自觉地按照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塑造自己。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读书、做人、学知识、懂道理、求发展、明人生,全面完成教学育人的根本任务。
  总之,语文教学为美育开辟了“英雄用武之地”,美育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富有生机:为老师们点燃了艺术教育的火花,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美育给语文教学带来闪光生辉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带领同学们体验情感,抽取哲理捕捉美点,把语文教学变成美育的王国。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结合浙江省衢州市2013年的重大旱情所暴露出的问题,重点分析了2003年、2013年典型年旱灾的特点以及影响损失,探究了旱灾的成因,建议开展水源地建设、引调水工程建设、农民饮
教育是一场修行,高中阶段更是一种文化的超度。一位上了大学的“弟子”在微信中流露了他的心路历程。宝鸡中学作为三秦历史名校,不仅在于高考成绩突出,更在于缔造品牌的同时,坚持文化育人,以勤严细实的校风和明确的价值导向,打牢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一、理念引领,用价值文化凝聚人心  践行理念,认同文化是成功的基础。全校开展了“如何为学校文化提升做贡献”大讨论活动,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工作目标,夯实了工作责任,
课堂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提出问题要学生回答,而着眼点往往放在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上。这种“谈话式”的提问,看起来
科学探究是通过科学实验的手段、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和无穷乐趣,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科学实验的情境  科学实验活动就是对于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疑问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科学实验的情境,使小学生身临其境,走进
本文就课题作业这个更改后的新课题试作探讨,使学生新鲜感及兴趣十足,探究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方法,课程结束后还整理出方案,这远远比我们在教室内“照本宣科”的效果要好,同学们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快乐学习。近年来,笔者对初中数学作业的另一作业形式——课题作业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作业的实施过程  1.课题确定阶段。  确定课题有一定的讲究,笔者认为应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