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形索义”是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引进“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既能追溯到词的本义,又能进而探求本义和引申义之何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词语的精确含义,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训诂方法;以形索义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69-02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言文的内容。由于文言文远离我们的时代,其语音、词汇和语法与现代汉语相比,都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词汇的差异最为明显,成为阅读文言文的最大障碍。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很关键也是很难把握的一环就是词语的解释。笔者认为用训话的方法来解释文言文中的词语,不但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训诂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所谓“训诂方法”是指用来探求和训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三种:“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互证”。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以形索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以形索义”,就是根据字形探求词义,这是传统训诂学训释词义的重要方法。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其形体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因而造字时的基本意义往往可以从字形的分析中显示出来。“以形索义”就是建立在这种“形义统一”训诂原理之上的训诂方法。形训将字形与字义密切结合起来,直观形象,既能将词的本义解释清楚明白,又能加深记忆,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引进“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既能追溯到词的本义,又能进而探求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词语的精确含义。例如:
初中语文教材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的“卑鄙”二字与现代汉语的“卑鄙”二字意思截然不同。在这里“卑鄙”是两个词:“卑”是就地位而言的,意思是“低贱”,“鄙”是就学问而说的,意思是“鄙陋”。《说文》:“卑,贱也。”小篆的写法是在“甲”字下面加个“左”字。“甲”,是天干的第一位,这里表示地位高的:“左”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地位低的,而又处在高贵之人底下,更显示“低贱”之义。再看“鄙”字。据《说文·邑部》:“五酂为鄙,从邑,啚声。”这分析虽不十分恰当,但指明此字原来表示城邑,是人所居住之地。《礼记·月令》的郑玄注释“鄙”为“界上邑”。其左半边的“啚”字,据杨树达先生的分析,上面的“口”表示城邑的外围,跟“邑”字的上半部和“国” 字的外形所表示的一样,而其下边那个形体是“仓廩”的“廩”的最初象形字,后来加上“广”(房屋)和“禾”(粮食),方成了“廩”。显而易见,“鄙”是仓廩之所在的“边邑”(边界上的城邑)。一般说来,边邑闭塞,因而引申为学识浅陋。[1]
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旧课本中的注释是:“军,驻军,动词”(现已取消)。余行达主编《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到底谁对呢?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军,兵车也。”《段注》将“军,兵车也。”改为“车,兵车也。”认为“惟车是兵车”。还说:“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勹,《说文》:“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即古“包”字。《说文通训定声》:“军,圜围也。从车,从勹,会意。车,兵车也。”《广雅?释言》:“军,围也。”周秦时期实行车战,驻扎时即以战车首尾相接围绕成营垒,“军”的字形正体现了兵车环绕为营垒之意。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因为是军队将兵车围成一圈,所以“军”又引申为“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2]
“既”“即”二字,很容易混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形训来教授“即”“既”二字,告诉学生二字的左边相同,都象器皿中盛有食物之形;而二字的右边则不同,“卩”表示一个人面向器皿就食,“旡”表示一个人用完餐离开时背对器皿。所以“即”的本义为“就食”,因而就有走向、靠近的意思,如在“即位”“即席”等词中的意义。而“既”的本义当是“食竟”,所以有“完毕”“已经”等意义。“既然”一词开始就是“已经这样”的意思(后来才虚化为连词,用来引出表推论的前提)。这样,就可使学生对这两个字的意义及有关词语的意义终身不忘。
我们之所以提倡把“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引入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就是因为“以形索义”具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有助于探求词的本义。二是“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有助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准确的揭示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
通过“以形索义”我们可以知道“豆”像一只高脚盘的形状,本义为器皿;“本”的甲骨文的上部是“木”(树),下面根部的三个小圆圈是指事符号,表示这里是树木的根部所在;“走”的金文的上部是一个甩开两臂的“人”形,下部是一只大脚(止),表示人快跑的样子,本义为跑。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的说法;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舍本逐末”说法;也明白了为什么宋濂 “不敢稍逾约”就必须“录毕,走送之”的原由(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通过“以形索义”我们可以知道“引”字各引申义的引申途径。“引”:《说文》:“引,开弓也。”开弓是其本义,是其义核,围绕这个义核,它可以向以下几方面引申:①开弓须用手拉弓,因此引申为拉、拉开。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②开弓能使弓弦延长了,因此引申为延长、伸长。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左传·成公十三年》); ③开弓要引导箭的方向,因此引申为引导、带领。如“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④开弓时要把箭往后拉,因此引申为退却、后退。如“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通过“以形索义”我们还可以把词的微细区别辨析出来,加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如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双,欲与亚父。’”注释说:“操,拿,这里是携带。”,“持”字未注。“操”、“持”,在这里是否一个意思?为什么张良的问语用“操”,而刘邦的回答用“持”?《说文·手部》:“操,把持也。从手,噪声。”所谓“把持”,从旁边拿住,表示拿得牢、拿得稳,所以“操刀”、“操戈”。都不能用“持”。“持,握也。从手,寺声。”,“持”与“操”动作正好相反,自下向上托住。因为“寺”的金文像手向上托扶之形。所以,“持”又有搀扶的意思。《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持”即扶助。张良从人臣的角度,问大王带来了什么,用“操”字,维护其君王的威势。刘邦则从与项羽和好的态度,说“我持白璧一双”,用“持” 字,表示恭敬,表示要修好的诚意。 [3]这样通过形训就能把“操”与“持”的微细区别彰显出来,也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两个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对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如果中学语文教师能将其恰当地合理地运用到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一定能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词语的精确含义,并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白云.谈训诂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相结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
[2]黎千驹.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
[3]于冬梅.浅议“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J].语言研究,2005,(14).
关键词:文言文;训诂方法;以形索义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69-02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言文的内容。由于文言文远离我们的时代,其语音、词汇和语法与现代汉语相比,都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词汇的差异最为明显,成为阅读文言文的最大障碍。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很关键也是很难把握的一环就是词语的解释。笔者认为用训话的方法来解释文言文中的词语,不但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训诂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所谓“训诂方法”是指用来探求和训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三种:“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互证”。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以形索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以形索义”,就是根据字形探求词义,这是传统训诂学训释词义的重要方法。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其形体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因而造字时的基本意义往往可以从字形的分析中显示出来。“以形索义”就是建立在这种“形义统一”训诂原理之上的训诂方法。形训将字形与字义密切结合起来,直观形象,既能将词的本义解释清楚明白,又能加深记忆,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引进“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既能追溯到词的本义,又能进而探求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词语的精确含义。例如:
初中语文教材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的“卑鄙”二字与现代汉语的“卑鄙”二字意思截然不同。在这里“卑鄙”是两个词:“卑”是就地位而言的,意思是“低贱”,“鄙”是就学问而说的,意思是“鄙陋”。《说文》:“卑,贱也。”小篆的写法是在“甲”字下面加个“左”字。“甲”,是天干的第一位,这里表示地位高的:“左”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地位低的,而又处在高贵之人底下,更显示“低贱”之义。再看“鄙”字。据《说文·邑部》:“五酂为鄙,从邑,啚声。”这分析虽不十分恰当,但指明此字原来表示城邑,是人所居住之地。《礼记·月令》的郑玄注释“鄙”为“界上邑”。其左半边的“啚”字,据杨树达先生的分析,上面的“口”表示城邑的外围,跟“邑”字的上半部和“国” 字的外形所表示的一样,而其下边那个形体是“仓廩”的“廩”的最初象形字,后来加上“广”(房屋)和“禾”(粮食),方成了“廩”。显而易见,“鄙”是仓廩之所在的“边邑”(边界上的城邑)。一般说来,边邑闭塞,因而引申为学识浅陋。[1]
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旧课本中的注释是:“军,驻军,动词”(现已取消)。余行达主编《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到底谁对呢?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军,兵车也。”《段注》将“军,兵车也。”改为“车,兵车也。”认为“惟车是兵车”。还说:“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勹,《说文》:“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即古“包”字。《说文通训定声》:“军,圜围也。从车,从勹,会意。车,兵车也。”《广雅?释言》:“军,围也。”周秦时期实行车战,驻扎时即以战车首尾相接围绕成营垒,“军”的字形正体现了兵车环绕为营垒之意。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因为是军队将兵车围成一圈,所以“军”又引申为“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2]
“既”“即”二字,很容易混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形训来教授“即”“既”二字,告诉学生二字的左边相同,都象器皿中盛有食物之形;而二字的右边则不同,“卩”表示一个人面向器皿就食,“旡”表示一个人用完餐离开时背对器皿。所以“即”的本义为“就食”,因而就有走向、靠近的意思,如在“即位”“即席”等词中的意义。而“既”的本义当是“食竟”,所以有“完毕”“已经”等意义。“既然”一词开始就是“已经这样”的意思(后来才虚化为连词,用来引出表推论的前提)。这样,就可使学生对这两个字的意义及有关词语的意义终身不忘。
我们之所以提倡把“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引入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就是因为“以形索义”具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有助于探求词的本义。二是“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有助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准确的揭示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
通过“以形索义”我们可以知道“豆”像一只高脚盘的形状,本义为器皿;“本”的甲骨文的上部是“木”(树),下面根部的三个小圆圈是指事符号,表示这里是树木的根部所在;“走”的金文的上部是一个甩开两臂的“人”形,下部是一只大脚(止),表示人快跑的样子,本义为跑。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的说法;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舍本逐末”说法;也明白了为什么宋濂 “不敢稍逾约”就必须“录毕,走送之”的原由(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通过“以形索义”我们可以知道“引”字各引申义的引申途径。“引”:《说文》:“引,开弓也。”开弓是其本义,是其义核,围绕这个义核,它可以向以下几方面引申:①开弓须用手拉弓,因此引申为拉、拉开。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②开弓能使弓弦延长了,因此引申为延长、伸长。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左传·成公十三年》); ③开弓要引导箭的方向,因此引申为引导、带领。如“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④开弓时要把箭往后拉,因此引申为退却、后退。如“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通过“以形索义”我们还可以把词的微细区别辨析出来,加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如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双,欲与亚父。’”注释说:“操,拿,这里是携带。”,“持”字未注。“操”、“持”,在这里是否一个意思?为什么张良的问语用“操”,而刘邦的回答用“持”?《说文·手部》:“操,把持也。从手,噪声。”所谓“把持”,从旁边拿住,表示拿得牢、拿得稳,所以“操刀”、“操戈”。都不能用“持”。“持,握也。从手,寺声。”,“持”与“操”动作正好相反,自下向上托住。因为“寺”的金文像手向上托扶之形。所以,“持”又有搀扶的意思。《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持”即扶助。张良从人臣的角度,问大王带来了什么,用“操”字,维护其君王的威势。刘邦则从与项羽和好的态度,说“我持白璧一双”,用“持” 字,表示恭敬,表示要修好的诚意。 [3]这样通过形训就能把“操”与“持”的微细区别彰显出来,也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两个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对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如果中学语文教师能将其恰当地合理地运用到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一定能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词语的精确含义,并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白云.谈训诂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相结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
[2]黎千驹.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
[3]于冬梅.浅议“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J].语言研究,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