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改工作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于:从个人前程来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倡导积极的人生,对国家使命,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对国际意识,要培养学生懂得面向世界,挑战未来的世界史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教育改革的推行者,事关教育事业的成败,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历史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广大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努力提升自己。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摆在历史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这次的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教材体系还是在内容选择上,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就知识结构来说,不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以模块的形式进行编排,打破了过去“大而全”的格局,向着“小而精”的方向发展。这种内容体系上专题式编排,需要广大历史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教材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其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首当其冲。例如,在讲授《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课时,在高考指挥棒下,我们关注双基,培养学生“四大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中让学生体会“主体地位’ 、但是如果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而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七十多年前的观察”——泰戈尔的《俄罗斯书简》“这种疗法不能持久”,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两个不吻合的斯大林”,纪德的《从苏联归来》“生虫的红苹果”,以及2013年阿普尔鲍姆《古拉格——一部历史》,以此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性思维,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因为历史教学最大的功能就是“治世”。
  二、转变教学方式,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真正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允许学生与自己有不同意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以权威的姿态去教学生,不再充当历史知识的传授者、真理的奉献者,而应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能力,真正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沃土。何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尤其是意见不同的人合作交流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
  三、加强师德修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为从我们内心开始的文明复兴
  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教育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更凸现了历史课程的人文属性。因为对教育价值本位的认识,既非传统的“知识主义”,也非曾经流行的“能力主义”,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是历史教育“元”价值的实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需要认识到,历史教学犹如燎原的火种,能点燃下一代人做大学问、大国民的理想,历史教师承载着引领学生探索生而为人的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如果一个老师自身缺乏精神追求,不热爱生活,不热爱生命,不追求美,不具备质疑与批判性思维,完全在低俗的社会中随波逐流,那么他在历史课中能够给学生这样的引导吗?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为从我们内心开始的文明复兴,我们才可能培养出优雅,培养出人文。
  (作者单位:835000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以为,要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必须夯实学生的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与此同时,要尽量背诵一些课内外的优秀范文,积累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把限时训练和非限时训练结合起来,点评及时,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  【关键词】夯实基础 表达训练 明确要求  书面表达是当前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主要瓶颈之一。我们知道,冰冻三尺尚且非一日之寒,更何况是一门语言呢?所以,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水平的提高非短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只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习环境轻松、愉快;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语学习也就不是难事了。  【关键词】师生关系 学习氛围 主体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由此可见语言学习难度之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语言学习中的难关?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
期刊
互动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互动”指的就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在主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英语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不断的启发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运用到情景中去,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创建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变
期刊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期刊
新课标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坚守“任务型”教学阵地呢?笔者认为:  一、明确教学内容和意义  语言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交际运用语言,为此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特定情景中的口头或书面内容和
期刊
新世纪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充斥着他们的大脑,他们用一双双智慧的双眼,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善于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营造与学生互动的对话氛围,共同登上新课程的数学“舞台”,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数学课堂要着眼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  对于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我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开发智力的关键,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养成反思习惯,这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反思能力 数学学习 主要因素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著作《数学结构的教学现象》中曾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现在新课程标准中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这样要求:通过学习
期刊
【摘要】个人认为,儿童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获取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引导儿童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获取知识。鼓励儿童全身心参与、主动学习,有助于养成孩子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学习环境 学习数学 主动探索  社会的发展需要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因此,承担培养栋梁重担的幼教必须成为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身为幼教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哪些利于他们主
期刊
新课标指出: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应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要重视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优化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教师的一切教学措施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原则,构建课堂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成绩。在课堂中以“导,讲,评,议”四步为结构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一、导  如何做好课堂的
期刊
面对课程改革,我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但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烦,不少的困惑,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