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乐舞”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祖们生活与智慧的结晶。本文通过浅析远古夏商时期乐舞的形态特征与其想要表达的目的,来探究我国灿烂的“乐舞文化”对后世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远古夏商;乐舞;形态;功能
一、前言
艺术在人类发展历程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乐舞正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奠基与萌发期,乐舞作为当时推动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乐舞在诞生之初,是与“诗”、“乐”、“舞”、融为一体的。乐舞内容繁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甚至不同的生活规律下产生的乐舞形态也各不相同。乐舞所想表达的目的也大相径庭,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华夏时期的“百兽率舞”到后来的礼乐文明,乐舞所蕴含的内容正在渐渐被丰富.本文从乐舞最原始时期开始探究,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最初的形态目的。
二、远古时期乐舞的功能形态
伟大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学会了劳动,同时在劳动中创造了原始音乐。所以乐舞的内容大多都与先民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狩猎、畜牧、农耕、信仰、婚姻爱情、战争、图腾等等,可见先民们无穷的智慧与创造力。
1、关于狩猎生活的乐舞
《吴越春秋》中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大概的解释是,把竹子砍断之后做成弓子,弹飞泥土做的丸子,去追逐野兽。这俨然描写的是远古时期狩猎的场景。所以先民们喜欢在狩猎前后模仿被狩猎的对象或者狩猎时的活动进行舞蹈,目的是抒发他们在进行狩猎活动时内心的激动与欢快。在当时那种生存环境低下的时代,先民们对生活必需品有着迫切的需要,如同我们现代的劳动号子一样鼓舞人心,可见集体的力量依旧是最重要的生存力量。
2、关于农牧业的乐舞
《吕氏春秋》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句话形容的是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表演形式,这八首歌分别是歌颂大地承载人民的《载民》、歌颂葛天氏的图腾的《玄鸟》、希望草木旺盛的《遂草木》、求五谷丰登的《奋五谷》、向老天表达自己崇敬之心的《敬天常》、希望天帝包邮的《达帝功》、感恩大地无私给予的《依地德》、期望鸟兽多多繁殖,让人们有吃不尽的肉的《总禽兽之极》。可以看出,先人们为了达到自己所理想的收成,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用乐舞对祖先、上天进行膜拜。渐渐显露出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乐舞形式。
3、关于巫术、信仰的樂舞
虽然远古时期没有宗教,但是先人们仍有自己的信仰。自从发明了农耕,天气、土地等就成了先民们最在乎的事,于是先民们开始研究巫术,以祈求风调雨顺、万物丰收、百兽繁殖。《尚书.尧典》中记载了一句话“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可直接反应原始乐舞与巫术的关系,可表明远古时期的乐器主要是以敲击性的石头为主,节奏是乐舞中“乐”的主导,也许这就是音乐文化中最初的“节奏”。
4、关于婚姻爱情的乐舞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处篇》中记载了一段有关爱情的故事,关于大禹和涂山之女。在这首歌曲中有四个字是“候人兮猗”,“兮猗”都是感叹字,可以想象远古时期在表达感情时,先人们就已经会使用感叹词了,只是当时还不能表达的直白、准确。随着时代的推移慢慢变得更直白,最后成为了当今的歌舞形式。
5、关于战争的乐舞
《韩非子.五》中描写了一段舜对苗发动部落战争的场面。其中“执干戚舞”就是关于乐舞形式最好的描述。后人将其理解为在部落发动战争之前,带领着士兵们跳一些带有鼓动性质或者是操练感觉的军事性舞蹈。可见早在远古时期先人们就已经会鼓舞士气了,让人不得不感叹先人的伟大智慧。
6、关于自然灾害的乐舞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描绘了一幅洪水灾害的场景,“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於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从文中可以看出,洪水肆虐,威胁着先民们的生命,但是先民们并没有被吓到,而是想尽办法去征服这一自然灾害,甚至还创造了乐舞,带有锻炼性质,目的是强化自身的力量。
三、文献中夏商时期乐舞的功能形态
1、不同背景下的乐舞目的发生改变
夏商时期的人们开始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的存在,于是他们开始事事询问神的意见,祈求神明保佑,最早从事祭祀、占卜的人叫做“巫”。先人们把这种乐舞称为“巫舞”,这时出现了阶级的逐渐分化、奴隶制形成了。乐舞就有了一个新的目的,供奴隶主阶级观赏、享受同时歌颂奴隶主的功德。到了商代,乐舞的目的就不仅仅是歌颂奴隶主了,出现了以奴隶们反抗压迫、控诉奴隶主剥削为目的的乐舞。
2、夏时期乐舞形式
奴隶制时代的第一个统治者夏“启”,当时的乐舞《九韶》并不是用来歌功颂德,而是被当成了仅供欣赏取乐的节目。目的的改变导致乐舞形式也产生了变化,开始选用宏大的场面,加入了有欣赏价值的表演性舞蹈,《管子.轻重甲》中提到“女乐多至三万”,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足以表現“女乐”人数之多。《大夏》这一部乐舞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征服洪水明明靠的是千万百姓的艰苦奋斗,而乐舞中歌颂的却是大禹治水,能使人感受到明显的领袖形象。可见当时的乐舞已变成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工具与手段。
3、商时期的乐舞形式
商代乐舞形式与之前相比又有了新的发展。如描写劳动生产的,《易经.归妹》“女承筐,无实,土刲羊、无血”,大意是女孩子提着篮子,看起来很轻像没有东西一样;男孩子在杀羊,看起来像没有流血一样。这首乐舞使人感到劳动人民那淳朴的生活。描写婚姻制度的,《易经.贲》中描写过抢亲的场面,骑着装饰美丽白马的人,不是强盗,而是去结婚的,女子被挟持在马上哭泣。有描写战争的如《易经.中浮》中“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俘获了敌人,有的在击大的鼓,有的在击小的鼓,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唱歌,以这种乐舞形式,反映了先民们心理的变化。有关于人民对统治者咒骂的乐舞歌曲,如《尚书.汤誓》中“时日匈丧,予以汝皆亡”,大意是你这个太阳,为什么还不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这首乐舞充分反映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这一时期的乐舞充分反映了先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可见乐舞不仅仅是在艺术上有推动作用,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能。
四、乐舞图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村一座墓葬中就出土了一件内壁绘制着乐舞图案的彩陶盆。这个彩陶盆的内壁上共有三组舞蹈的图案,每组有五个人,手牵手而舞。每组舞者脚下都有四条细线,表示地面。如果将盆内注入水,就会出现一幅舞者在水边、丛林中翩翩起舞的景象,而舞者的影子也倒映在水里。舞者的服饰整齐划一,头戴羽毛、身后别着“尾巴”,动作整齐划一,就连羽毛与“尾巴”的摆向也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创造了群舞的形式。而人们头戴羽毛、后背“尾巴”就说明,那些以狩猎为主的氏族,在祭祀活动或者乐舞活动中把自己打扮成狩猎的对象,来祈求能狩到足够的猎物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五、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艺术亦是如此。想要探究中华传统艺术中的乐舞文化,还需要我们后辈们更深入的研究、收集材料、科考。乐舞是我们炎黄子孙宝贵的历史财富,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所以本文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远古夏商时期的乐舞是非常难得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愿意去研究它、传承它,同时也希望能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古代乐舞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2】.《尚书》,诸葛亮
【3】.《韩非子》,韩非【4】.《周礼》,周公旦
【5】.《管子》,管仲【6】.《易经》,姬昌
【关键词】:远古夏商;乐舞;形态;功能
一、前言
艺术在人类发展历程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乐舞正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奠基与萌发期,乐舞作为当时推动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乐舞在诞生之初,是与“诗”、“乐”、“舞”、融为一体的。乐舞内容繁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甚至不同的生活规律下产生的乐舞形态也各不相同。乐舞所想表达的目的也大相径庭,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华夏时期的“百兽率舞”到后来的礼乐文明,乐舞所蕴含的内容正在渐渐被丰富.本文从乐舞最原始时期开始探究,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最初的形态目的。
二、远古时期乐舞的功能形态
伟大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学会了劳动,同时在劳动中创造了原始音乐。所以乐舞的内容大多都与先民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狩猎、畜牧、农耕、信仰、婚姻爱情、战争、图腾等等,可见先民们无穷的智慧与创造力。
1、关于狩猎生活的乐舞
《吴越春秋》中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大概的解释是,把竹子砍断之后做成弓子,弹飞泥土做的丸子,去追逐野兽。这俨然描写的是远古时期狩猎的场景。所以先民们喜欢在狩猎前后模仿被狩猎的对象或者狩猎时的活动进行舞蹈,目的是抒发他们在进行狩猎活动时内心的激动与欢快。在当时那种生存环境低下的时代,先民们对生活必需品有着迫切的需要,如同我们现代的劳动号子一样鼓舞人心,可见集体的力量依旧是最重要的生存力量。
2、关于农牧业的乐舞
《吕氏春秋》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句话形容的是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表演形式,这八首歌分别是歌颂大地承载人民的《载民》、歌颂葛天氏的图腾的《玄鸟》、希望草木旺盛的《遂草木》、求五谷丰登的《奋五谷》、向老天表达自己崇敬之心的《敬天常》、希望天帝包邮的《达帝功》、感恩大地无私给予的《依地德》、期望鸟兽多多繁殖,让人们有吃不尽的肉的《总禽兽之极》。可以看出,先人们为了达到自己所理想的收成,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用乐舞对祖先、上天进行膜拜。渐渐显露出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乐舞形式。
3、关于巫术、信仰的樂舞
虽然远古时期没有宗教,但是先人们仍有自己的信仰。自从发明了农耕,天气、土地等就成了先民们最在乎的事,于是先民们开始研究巫术,以祈求风调雨顺、万物丰收、百兽繁殖。《尚书.尧典》中记载了一句话“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可直接反应原始乐舞与巫术的关系,可表明远古时期的乐器主要是以敲击性的石头为主,节奏是乐舞中“乐”的主导,也许这就是音乐文化中最初的“节奏”。
4、关于婚姻爱情的乐舞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处篇》中记载了一段有关爱情的故事,关于大禹和涂山之女。在这首歌曲中有四个字是“候人兮猗”,“兮猗”都是感叹字,可以想象远古时期在表达感情时,先人们就已经会使用感叹词了,只是当时还不能表达的直白、准确。随着时代的推移慢慢变得更直白,最后成为了当今的歌舞形式。
5、关于战争的乐舞
《韩非子.五》中描写了一段舜对苗发动部落战争的场面。其中“执干戚舞”就是关于乐舞形式最好的描述。后人将其理解为在部落发动战争之前,带领着士兵们跳一些带有鼓动性质或者是操练感觉的军事性舞蹈。可见早在远古时期先人们就已经会鼓舞士气了,让人不得不感叹先人的伟大智慧。
6、关于自然灾害的乐舞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描绘了一幅洪水灾害的场景,“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於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从文中可以看出,洪水肆虐,威胁着先民们的生命,但是先民们并没有被吓到,而是想尽办法去征服这一自然灾害,甚至还创造了乐舞,带有锻炼性质,目的是强化自身的力量。
三、文献中夏商时期乐舞的功能形态
1、不同背景下的乐舞目的发生改变
夏商时期的人们开始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的存在,于是他们开始事事询问神的意见,祈求神明保佑,最早从事祭祀、占卜的人叫做“巫”。先人们把这种乐舞称为“巫舞”,这时出现了阶级的逐渐分化、奴隶制形成了。乐舞就有了一个新的目的,供奴隶主阶级观赏、享受同时歌颂奴隶主的功德。到了商代,乐舞的目的就不仅仅是歌颂奴隶主了,出现了以奴隶们反抗压迫、控诉奴隶主剥削为目的的乐舞。
2、夏时期乐舞形式
奴隶制时代的第一个统治者夏“启”,当时的乐舞《九韶》并不是用来歌功颂德,而是被当成了仅供欣赏取乐的节目。目的的改变导致乐舞形式也产生了变化,开始选用宏大的场面,加入了有欣赏价值的表演性舞蹈,《管子.轻重甲》中提到“女乐多至三万”,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足以表現“女乐”人数之多。《大夏》这一部乐舞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征服洪水明明靠的是千万百姓的艰苦奋斗,而乐舞中歌颂的却是大禹治水,能使人感受到明显的领袖形象。可见当时的乐舞已变成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工具与手段。
3、商时期的乐舞形式
商代乐舞形式与之前相比又有了新的发展。如描写劳动生产的,《易经.归妹》“女承筐,无实,土刲羊、无血”,大意是女孩子提着篮子,看起来很轻像没有东西一样;男孩子在杀羊,看起来像没有流血一样。这首乐舞使人感到劳动人民那淳朴的生活。描写婚姻制度的,《易经.贲》中描写过抢亲的场面,骑着装饰美丽白马的人,不是强盗,而是去结婚的,女子被挟持在马上哭泣。有描写战争的如《易经.中浮》中“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俘获了敌人,有的在击大的鼓,有的在击小的鼓,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唱歌,以这种乐舞形式,反映了先民们心理的变化。有关于人民对统治者咒骂的乐舞歌曲,如《尚书.汤誓》中“时日匈丧,予以汝皆亡”,大意是你这个太阳,为什么还不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这首乐舞充分反映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这一时期的乐舞充分反映了先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可见乐舞不仅仅是在艺术上有推动作用,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能。
四、乐舞图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村一座墓葬中就出土了一件内壁绘制着乐舞图案的彩陶盆。这个彩陶盆的内壁上共有三组舞蹈的图案,每组有五个人,手牵手而舞。每组舞者脚下都有四条细线,表示地面。如果将盆内注入水,就会出现一幅舞者在水边、丛林中翩翩起舞的景象,而舞者的影子也倒映在水里。舞者的服饰整齐划一,头戴羽毛、身后别着“尾巴”,动作整齐划一,就连羽毛与“尾巴”的摆向也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创造了群舞的形式。而人们头戴羽毛、后背“尾巴”就说明,那些以狩猎为主的氏族,在祭祀活动或者乐舞活动中把自己打扮成狩猎的对象,来祈求能狩到足够的猎物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五、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艺术亦是如此。想要探究中华传统艺术中的乐舞文化,还需要我们后辈们更深入的研究、收集材料、科考。乐舞是我们炎黄子孙宝贵的历史财富,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所以本文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远古夏商时期的乐舞是非常难得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愿意去研究它、传承它,同时也希望能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古代乐舞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2】.《尚书》,诸葛亮
【3】.《韩非子》,韩非【4】.《周礼》,周公旦
【5】.《管子》,管仲【6】.《易经》,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