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nu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的阅读能力都是从启蒙到认识,再到熟悉,最后达到一个高度。因此,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将会受用终生。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创新探索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自古以来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读书。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真正做到爱读书,读好书。教师要发挥书籍的作用,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所感悟,有所兴致,有所追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需要兴趣,这样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带有激情与勇气,阅读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真的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满足感,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如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语文教师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籍进行深入阅读后,总结出本书或者文章的核心内容,然后在课堂上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出此书或一篇文章的大概内容。接着,教师面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也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包括对故事的不解之处或者相关概念的延伸,以此激发学生课下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大体纲要制作相关学习卡片,写上对于人物关系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情景设定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现场表演,其他学生在表演结束后对参与表演的学生表现进行打分和点评,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阅读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安排课外阅读任务,可以是写一篇读后感,也可以是尋找相关文章和书籍做一个延伸式练习,以此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为了鼓励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可将优秀的读后感作为班级活动的一项,张贴在班级后黑板或者班级活动栏上,让被鼓励的学生更有自信,同时也激发其他学生参与到阅读来,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理解能力、思维角度都不尽相同。教师要掌握班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思考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才能懂得学生的想法,从而切实给予学生帮助。教师要定位自己为引领者、指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思考空间和路径,让他们自由结组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跟组旁听,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控场。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幻灯片、动画、卡片,在全班甚至全校播放。让家长参与进来,有利于学生读得开心,读得舒畅,读得深入,同时也可增加学生与家长、家长与老师的进一步沟通和磨合,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教师可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打分,一方面作为平时成绩,另一方面可按加权分数的方式计入期末考试成绩。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奖励小礼物的方式对学生予以鼓励,让他们乐于读书,善于读书,从读书中收获满足,收获自信,收获愉悦。通过自主阅读,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断积累阅读感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充分利用社会阅读资源
  每年寒暑假,不少学生草草完成作业,之后就到处胡乱地玩耍,这不但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更让家长担忧害怕,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和思想都不够成熟。这个时候让他们走进图书馆,安静地坐下来阅读书籍已然成为家长们的迫切渴望。纵观教育发展历程,对于小学生阅读的探索,无数教师和家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小学生阅读的培养进程依旧缓慢,整体氛围不够浓厚。为何如此?事实上,对于小学生阅读的培养和训练不单单是教师和家长的事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社会。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平台,是一个可以让学生深度接触新鲜事物的平台;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重要资源和保障。近两年,国家致力于书香社会的建设,很多地方都开设了面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的专门的图书馆,里面的书籍都是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的。
  图书馆书籍资源丰富,内容充实,是很好的社会阅读资源。同时,这种专门为中小学生开设的图书馆拥有很好的人文环境,教师或者家长都可以陪同孩子阅读,有的还设有专门的讨论教室和电脑资料查阅室。每隔几周或者几个月就会有专门的阅读活动供学生参加,还会有一部分奖励。此外,这些图书馆每年都有全民读书日和有奖读书活动,以此吸引学生参与,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种社会阅读资源,引导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在寒暑假走进图书馆,自由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云集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其他文献
自江西省“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主题教研活动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并逐渐重视幼儿园过渡环节在一日生活中的“纽带”作用和教育价值,有意识地尝试开展各种过渡环节的活动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虽然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但感觉教师在游戏的选择和设计上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宜。下面就以大班过渡环节游戏《占圈》为例简要阐述。  一、安全有序  根据层次理论,我们认为有效的过渡环节能够满
期刊
摘 要: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万变不离字义。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巧妙地将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字义的关系,通过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等直观手段传授给学生,使一个个抽象的汉字在学生脑海中变成一幅幅图画,一段段故事,一首首歌谣,一条条谜语,一个个动作,一张张知识网等。“汉字魔術师”玩转快乐识字、高效识字,成为“低段”识字教学的一道风景。  关键词:识字教学 汉字字义 高效识字 低段教学  汉字是音、形
期刊
一、建构和谐课堂文化,开启奇妙大门  无痕教学,应该是学生自我品味和自我升华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到和谐的良好氛围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谐的课堂文化,能让学生产生新鲜和好奇,能使他们在深有感触的过程中释放学习潜能。  越是和谐的文化课堂,越能激活学生的潜能,如在《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阅读引导后,可围绕“必读”,要求学生主动构思:这本书有怎样的神奇功效?为什么说是男孩?女生不能读吗?带着这样的
期刊
汉字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但是,汉字的结构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热爱汉字,喜欢写汉字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汉字的课堂中努力学习。  一、营造良好氛围,以氛围带动书写汉字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自控力相对薄弱的年龄阶段,对于稍有难度的东西,在思想上会产生逃避的心理,尤其是我们的汉字有不少在结构上比较复杂。这就要求
期刊
“让学”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让学”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一定程度上是教师设计问题下自主学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缺少发言权;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依然有较大的支配性,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依然呈现出被动状态;教师就文本教文本,学生就文本学文本的现象并没有较大的改观。那么如何打破课堂教学中这
期刊
摘 要: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实践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展开多重体验实践,赢得课堂教学主动权。多元激发,从不同视觉展开教学设计优化活动,不仅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也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主体意识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期刊
摘 要:蕴含着珍贵文化信息资源的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职德育 教学资源开发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德育课是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功能,加强中职德育课程建设,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开发
期刊
摘 要:透过中国古代诗歌形象语言的外衣,解读诗句的言外之意,品味诗歌意境之美,是学生高考应试的必备技能。全方位多角度理解中国古诗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创作背景;二是掌握诗歌从形象语言传达的表象意义升华到哲理意象表达的创作规律;三是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切身情感体验;四是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关联类比,举一反三。  关键词:深入品读 言外之意 意境之美  2017年教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基本都是以文选的方式编排,用一篇篇单独的文本架构其整套教材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所有文本在创作之初,并不是纯粹为教学服务的,他们所蕴含的教学内容相对零散,加之课文与课文之间相互割裂,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了课文之后难以真正运用到自主学习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本文提出教师要认知板块,在相近之处统领整合;链接板块,在开掘罗列中提煉线索;紧扣主线,在串联之中激活内容;联
期刊
摘 要:关于江西省五所高校大学生学习和传承井冈山精神的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大学生对井冈山精神认知较为表层化,缺乏实践,“形式大于内容”是影响学习与传承效果的主要因素。要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需从兴趣引导和时代价值方面凸显时效性;从整合开发具有时代气息的资源形式方面凸显针对性;从强化社会实践方面力促“知行合一”凸显实效性。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 传承 问题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