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教学,润泽学生生命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doitt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构和谐课堂文化,开启奇妙大门
  无痕教学,应该是学生自我品味和自我升华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到和谐的良好氛围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谐的课堂文化,能让学生产生新鲜和好奇,能使他们在深有感触的过程中释放学习潜能。
  越是和谐的文化课堂,越能激活学生的潜能,如在《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阅读引导后,可围绕“必读”,要求学生主动构思:这本书有怎样的神奇功效?为什么说是男孩?女生不能读吗?带着这样的好奇,让学生从相应的课文中找出答案,便于他们在主动归纳的过程中强化识记运用。结合学生的不同理解,可建议他们推荐《鲁滨逊漂流记》中精彩的内容,运用手抄画报的形式呈现其中精彩内容,并辅以一定的语句进行介绍。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学生的作品展览,就变成了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乐园。通过这样的展览,不仅使学生主动表现自己的精彩,更能够使他们在找出精彩的基础上产生有效的学习认知思维方法,便于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深刻认知和深度感悟。结合学生的认知不同,鼓励他们就自己的理解感悟主动提出相应观点,让他们在强化识记运用的基础上多深化理解,得到更多的实践运用机会。
  活化教材资源,从建构和谐文化的角度出发,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使学生在主动深入参与的过程中释放潜能。关注学生的独特发现,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让他们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情境探学中有所思。
  二、引导自由快乐对白,体验美丽之旅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理应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学习支配权,理应获得更多的深度感知。多从学生的认知学习发展需要出发,鼓励自由快乐的对话,让他们在深入揣摩人物内心世界中聆听到心声,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自由快乐的对话,让学生的认知体验更加丰富和充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便油然而生。
  引导学生自由快乐对白,能帮助他们感受到无比精彩与生动。如在《牛郎织女》教学中,不妨让学生扮演牛郎、织女、老牛等不同的角色,走出静态文字的解读,多请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读,让他们的思想得以真正体现。围绕不同的角色,多给学生相应指点,使他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对比和借鉴。有的同学通过模拟老牛开口说话,感受其勤恳、善解人意;有的同学则是通过模拟牛郎的口吻,呈现了善良、忠厚老实的特征;有的同学则是模拟了王母娘娘,展现了冷酷无情的一面。这样的对白,一方面,能使得他们对语言文本解读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利于他们在深入尝试的过程中激活自身的学习潜能动力;另一方面,能让他们在不断修正自己理解不足的基础上形成更为有效的认知策略方法,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发展创意机会。
  自由对话能使得学生享有更多的话语表达权,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深度学习发展。教师多融入到学生的对话中,在他们的表达精彩处多鼓掌喝彩,在他们欲言又止时多送上一两句提示语,帮助他们开阔认知思维和视野。
  三、搭建自然展示舞台,完成幸福徜徉
  教师走下讲台,退到学生的身后主动观察和指导学生,让他们在尽情表演的过程中增强认知,放手让他们在展示中积淀知识。这样的有意避让,使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增强主人翁学习意识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搭建自然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由单纯听讲者变为实践者,会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如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尊老孝道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体味到“鸦反哺,羊跪乳”的真实内涵,不妨请学生就该文自由探学,鼓励他们运用多样化的理解方式来体味其中的道理与文化。很多同学以小组为团队,运用课文情景剧、角色独白、主题演讲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呈现表达内容。有的小组通过情景剧形式,演绎了一场感人而精彩的微话剧,在扮演母亲、护士、“我”的角色中體味了母亲的伟大,并提出了真正明白为什么“常回家看看”的深层道理。有的同学则是运用角色对白,有感情朗读,在模拟人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母亲的感人之处,甚至哽咽,产生了一定共鸣。有的同学则以主题演讲的形式,围绕“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有多重吗?”为导引,通过浓缩讲解课文的内容,帮助他们从相应的故事情节中找出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让他们有更多的自我实践的机会。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感知后,教师可鼓励他们以“我的母亲”为题目写小短文,写出自己母亲最感人的一件事,让他们在自觉接受中生成同感。
  多从学生的认知感悟中找出探知的切入点,多给学生主动模拟表演的机会,能使他们在不断强化认知感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深刻体验。重视学生的智慧才能,多鼓励发展创意,让他们的个性解读和鲜活思想能主动呈现,给他们更多的精彩表演机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推门听课”在中学既运用广泛,也广受争议,且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听课、评课俱为一体,不可偏废,评课作为听课的后续环节,却往往被忽视。本文从教学出发,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将推门听课的利弊一一剖析,并对如何解决问题做了有益探索。对如何评课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旨在去其弊,取其利,组织有效的教研活动,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发挥其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突击式 预约式 尊重 多
期刊
阅读教学应从文本具体特点入手,引领学生在深入细读、全面辨析的过程中破译言语表达的密码,浸润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为言语能力的发展奠基。《船长》是雨果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船长哈尔威临危不乱,拯救全船游客和船员的故事。教学这种经典文学作品,除了借助视频和音乐素材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氛围外,还要强化课程意识,引领学生关注文体特征,关注言语形式,关注作者写法,感知语言的内在魅力。  一、对比辨析,感知小说
期刊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当前许多高校积极探究的一种教育制度,从培养新时期高素质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出发,通过调研数据分析,结合高校成功案例,简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质疑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科生导师制体系,探讨了导师制的实施方案,为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学分制 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学分制作为我国高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于182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诞生
期刊
语用理念要求,阅读教学的关注点不能局限在文本的内容层面,而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本语言的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揣摩作者如此描写的用心所在,体会文本表达的巧妙,为语用能力发展奠基。本文以《第一朵杏花》一课教学为例,提出要在厘清脉络中感知表达,在紧扣语言中理解表达,在想象景色中揣摩表达,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一朵杏花》以生动质朴的语言描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关注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的事情,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不光重视学生对知识、概念、法则、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能在一定深度层次的探求中启发思维,开发智慧,提升能力,形成素养。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应是知识的展示,我们的教学环节,不能成为众多结论的组合。有深度的课堂,应是在对各类信息的有机整合中,让学生兴味盎然地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在思考、尝试、总结中快乐建构。  一、让概念性知识从“告诉”走向有意义的数学建构  数学教材中有着众多陈述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写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所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用大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和生活情境来构建数学课堂;教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消除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的隔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探究数学的奥秘。从生活的角度找寻数学问题,通常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搭建数学模型,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 
期刊
一、科学搭配、组建小组是成功合作的基础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并且能取得实效,笔者实行大班“小班化”管理。也就是说,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建立学习小组。如班里共有52名同学,将其划分为由4人组成的13个小组。在此之前,笔者会考虑每一个小组内成员的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同时将全班学生按优、中、差分成三类,按照1:2:1的比例进行调配即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样的调配,不
期刊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心骨。在传统英语课堂中,我们习惯以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内容的设置,生硬地训练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教师输入与学生输出之间的失衡,学生往往脱离了课堂就不会说,脱离了课本就不会写。其实,追根溯源,这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创新与实践所致。创作“迷你书”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
期刊
自江西省“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主题教研活动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并逐渐重视幼儿园过渡环节在一日生活中的“纽带”作用和教育价值,有意识地尝试开展各种过渡环节的活动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虽然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但感觉教师在游戏的选择和设计上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宜。下面就以大班过渡环节游戏《占圈》为例简要阐述。  一、安全有序  根据层次理论,我们认为有效的过渡环节能够满
期刊
摘 要: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万变不离字义。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巧妙地将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字义的关系,通过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等直观手段传授给学生,使一个个抽象的汉字在学生脑海中变成一幅幅图画,一段段故事,一首首歌谣,一条条谜语,一个个动作,一张张知识网等。“汉字魔術师”玩转快乐识字、高效识字,成为“低段”识字教学的一道风景。  关键词:识字教学 汉字字义 高效识字 低段教学  汉字是音、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