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让学”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一定程度上是教师设计问题下自主学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缺少发言权;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依然有较大的支配性,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依然呈现出被动状态;教师就文本教文本,学生就文本学文本的现象并没有较大的改观。那么如何打破课堂教学中这些“壁垒”,让学生更加自由、自主地去阅读、发现、表达,从而舒展个性呢?以苏教版四年级《我不是最弱小的》为例。
一、变封闭为开放
长期以来,不论哪种教学理念,所表现出的阅读教学流程大体是这样: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引导理解主旨→学习文章表达。不可否认这样的流程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但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流程同时也有一定弊端:其一,封闭教学流程规定了学生认知和思维的走向,制约了学生个性化理解和发散性思维,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期望”统治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其二,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这一强势表现在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好了学习的路线,学生无法游离于这个路线。因此,学生的理解往往都在老师预料之中。改变这一状况,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变得生动蓬勃,风生水起。
在了解学生读懂课文的前提下,果断放弃原有教学方案,把学习自主权充分还给学生,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时提出问题和困惑。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学生学习权利的真正回归——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质疑,体现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选择的权利。其次学生在解决疑惑的过程,并不是以追求问题的标准答案为目的,而是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去思辨,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理解能力。由此可见,“让学”中“让”不仅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为学设教,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需要我们有勇气打破习惯——变封闭为开放。
二、变训练为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如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很难找到“训练”这个词。那么“训练”与“实践”有何区别呢?《现代汉语词典》对“训练”的解释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对“实践”的解释是:把计划、打算等落实为具体行动。比较两个词语的解释,结合教学行为,我们不难发现:“训练”是一种教师主宰下的学生被动学习行为,而“实践”则是学生自主性行为。“实践”较之“训练”,体现的是学生学习行为的自觉性、自主性、主体性。因此细化的引导以及反复地练习,反映出来的往往是教师强烈的“训练”欲望,是以教师为本位下的教师的“训”,学生的“练”。
教师让学生自由地读,看看学生还有哪些发现,还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哪些疑问,以及后来学生对文中野蔷薇开花景象描写理解产生分歧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需要,通过网络提供野蔷薇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野蔷薇的资料去辨析这种分歧。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是学生兴趣驱动下的一种语文实践,是语文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体验,它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自我练习、自我学习的愉悦和成长的快乐。因此,语文课堂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变训练为实践。
三、变利用为创造
“……中高年段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要大力改进字词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发展学生口头语言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这是崔峦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一段讲话。这段讲话实质是希望教师在中高段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多關注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常态课中,这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还是相对偏少。一方面是部分教师这方面意识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是部分文本语言、段式、写法等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难以找到文本与学生表达培养的契合点。
学生在质疑文中描写野蔷薇开花景象并引起争论时,根据学生提议,给学生提供野蔷薇的图片和资料,并顺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写野蔷薇开花的景象,鼓励学生课后亲身去观察野蔷薇,用自己眼睛和心去描绘野蔷薇。接着利用学生提出雨后的野蔷薇会更精神,更漂亮这一契机,鼓励学生想象雨后蔷薇的景象,丰富前面的练笔。由此可见,表达能力培养的契合点不一定会明显地表现在文本中,但也许会出现在课堂的生成中。这种生成相比过去,不再是学生见解上的分歧,而是新教学内容的生成,这种课堂生成和课堂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教师需要把握这种生成,创造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语文教学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心智——变利用为创造。
总之,“让学”需要我们穷尽方法让学生热爱语文,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同时也需要我们创造出让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一、变封闭为开放
长期以来,不论哪种教学理念,所表现出的阅读教学流程大体是这样: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引导理解主旨→学习文章表达。不可否认这样的流程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但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流程同时也有一定弊端:其一,封闭教学流程规定了学生认知和思维的走向,制约了学生个性化理解和发散性思维,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期望”统治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其二,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这一强势表现在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好了学习的路线,学生无法游离于这个路线。因此,学生的理解往往都在老师预料之中。改变这一状况,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变得生动蓬勃,风生水起。
在了解学生读懂课文的前提下,果断放弃原有教学方案,把学习自主权充分还给学生,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时提出问题和困惑。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学生学习权利的真正回归——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质疑,体现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选择的权利。其次学生在解决疑惑的过程,并不是以追求问题的标准答案为目的,而是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去思辨,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理解能力。由此可见,“让学”中“让”不仅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为学设教,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需要我们有勇气打破习惯——变封闭为开放。
二、变训练为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如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很难找到“训练”这个词。那么“训练”与“实践”有何区别呢?《现代汉语词典》对“训练”的解释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对“实践”的解释是:把计划、打算等落实为具体行动。比较两个词语的解释,结合教学行为,我们不难发现:“训练”是一种教师主宰下的学生被动学习行为,而“实践”则是学生自主性行为。“实践”较之“训练”,体现的是学生学习行为的自觉性、自主性、主体性。因此细化的引导以及反复地练习,反映出来的往往是教师强烈的“训练”欲望,是以教师为本位下的教师的“训”,学生的“练”。
教师让学生自由地读,看看学生还有哪些发现,还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哪些疑问,以及后来学生对文中野蔷薇开花景象描写理解产生分歧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需要,通过网络提供野蔷薇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野蔷薇的资料去辨析这种分歧。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是学生兴趣驱动下的一种语文实践,是语文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体验,它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自我练习、自我学习的愉悦和成长的快乐。因此,语文课堂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变训练为实践。
三、变利用为创造
“……中高年段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要大力改进字词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发展学生口头语言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这是崔峦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一段讲话。这段讲话实质是希望教师在中高段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多關注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常态课中,这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还是相对偏少。一方面是部分教师这方面意识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是部分文本语言、段式、写法等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难以找到文本与学生表达培养的契合点。
学生在质疑文中描写野蔷薇开花景象并引起争论时,根据学生提议,给学生提供野蔷薇的图片和资料,并顺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写野蔷薇开花的景象,鼓励学生课后亲身去观察野蔷薇,用自己眼睛和心去描绘野蔷薇。接着利用学生提出雨后的野蔷薇会更精神,更漂亮这一契机,鼓励学生想象雨后蔷薇的景象,丰富前面的练笔。由此可见,表达能力培养的契合点不一定会明显地表现在文本中,但也许会出现在课堂的生成中。这种生成相比过去,不再是学生见解上的分歧,而是新教学内容的生成,这种课堂生成和课堂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教师需要把握这种生成,创造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语文教学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心智——变利用为创造。
总之,“让学”需要我们穷尽方法让学生热爱语文,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同时也需要我们创造出让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