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上作文课。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关键是要发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从文章的构思立意、题材的真实、选材的新颖、文章的表情达意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快乐写作,快乐成长。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师引导
  
  写文章最忌雷同,特别是学生在考试场上面对同一文体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写作时,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使得多数学生作文立意不高,选材不新颖,缺乏新意。因此,怎样落实新课标的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写作的独创新意,让学生写出出类拔萃的个性化的文章,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值得深思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呢?我认为除了学生平时的文学积淀之外,学生的佳作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又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呢?
  一、抓住中学生求新求异、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导学生构思立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防止趋同化
  平时学生写作大都是命题作文,而教师要抓住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来命题,通过作文命题这一环节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情感。教师在作文命题时,生活中一微笑,一烦恼,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作为命题依据。如命题《妈妈的(笑、烦恼)》《我最喜欢的……》等这样的题目比较具体、活泼、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心理,易引发他们倾吐真情,而《我的妈妈》《一件难忘的事》等这类命题既陈旧又概括,学生在小学已写过许多遍,早已厌烦了,很难再激起写作的火花。另外,教师还可抓住学生喜欢争辩,争强好胜的心理,可把生活中的问题拿来给他们打打笔墨官司,命题如《弃学从商,利大?弊大?》《学生化妆美不美》等,这样的命题符合中学生的心理,他们能结合自己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在作文中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若要构思立意不趋同,还得刹住思维惯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习惯的认识和传统的观点作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构思立意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这样才能写出创新型的作文。
  二、抓住学生渴望沟通,渴望认同、理解的心理,引导学生要敢于说真话写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也是写作的第一要义。《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中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客套话。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要把“说真话、抒真情”作为评价佳作的首要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客观世界之真实,抒主观世界之真实,在真实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教书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出一个个至真、至善、至美的学生。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渴望沟通,渴望认同、理解的心理去引导学生说真话,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可直接找一些学生谈心,也可以通过日记或周记让学生说真话,还可以通过平时的写作训练使学生敞开心扉,比如在开学之初可让学生写这样的作文《我的自述》《我的家》《我的故事》等等。在家长会之前,可让学生写作《我和爸爸说句心里话》《妈妈,我想对你说》。考试前后可让学生写《考试风波》《我的一个小秘密》等,学生或因考试成败而表现得喜悦与悲伤,语句定会情真意切;或因化解了某个矛盾,经受了某种挫折,喜怒哀乐之情也会跃然纸上。学生写这样的命题作文,写的对象都是自己,便于他们说真话,便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感动人。
  三、抓住中学生要与时代同前进的心理,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新材料,展现时代风采
  寫文章除了写自己外,还离不开列举一些他人的事例,但我们在学生的写作中发现,很多学生选用事例几年如一日就是这么几个例子:写到好人好事,就是列举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写到子女教育,就是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写到爱国主义,少不了一身正气的文天祥,抵制鸦片的林则徐;一谈到学习勤奋,或是谈意志力,把握机遇的话题,就是张海迪、居里夫人等。这些熟例你用我用、陈陈相因,毫无新意,倒成了学生多年来“保留节目”,制胜的法宝了。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选材方面出新呢?一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每学期阅读一定量的书籍,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要引导学生留心社会生活和关注国内外热点,为写作储蓄“例源”,写作时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找一些在文章的形式、题材方面新颖独特的美文佳作让学生欣赏,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火花,使学生能借鉴美文佳作,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展现出时代风采。
  总之,学生佳作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平时的写作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作文指导,要从文章的构思立意、文章题材的真实性、文章的选材、文章的表情达意等方面去引导学生,通过引导逐步让学生学会写作、热爱写作,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并能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文章。
  
  参考文献:
  [1]王序良.怎样写出好作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韦家定.让作文主题升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音像出版社,
   2002.
   (盐城市中兴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介绍了SA系列喷油螺杆式空压机在振动高故障检修后又次生了安全阀跳脱故障的经过及分析对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故障,为以后的检修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音乐是人文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乐章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愉悦,还能使人领略到各种复杂细腻的情感,诱发人的内心产生奇妙的美感。  一、感受音乐美,获得愉悦感  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对音乐进行聆听和欣赏,感受自然而然的愉悦感。  1. 培养基本的聆听习惯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感知和把握这门艺术的直接途径就是聆
今天的学生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享受着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在万千宠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却有着我们不愿看到的冷漠,自我膨胀等一些不良行为。如何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拟通过自身教育实践案例,谈谈教育惩戒在学生成长中的巧用。  2009年,我担任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的历史教学任务。模拟考试中,年级历史成绩在40分左右竟有50多人。如任其发展,正常情况下,这些学生将很难通过省合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出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一刀切的班级授课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评价机制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优等生由于课堂容量与难度的不足而影响了能力的提升,差等生又因为跟不上大部队而疲于应付,得不到真正的发展。这是班级制度带来的尴尬,近几年来,因材施教,分层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学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事实上,也只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