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市场理念的渗透,学校管理逐渐引入市场运作模式,学校由管理逐步走向了经营。经营学校,是用经营的手段提升教育的品质。从一些具有先进经营理念学校的成功经验中,总结提炼出了现代学校的一些宏观经营模式和微观经营模式,并对关乎学校经营质量的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了分析,为校长经营好一所学校提供了一定的可操作模式。
关键字 学校经营 校长素质 学校管理
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市场理念的不断渗透,学校的管理模式也逐渐引入市场运行模式,学校由管理走向经营,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经营学校,强调的是不断创新,考虑更多的是搞好服务,从竞争中谋求生存,实现主动的“谋发展”态势。经营一所学校,追求的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注重的是提升办学品质,并以此为竞争筹码,增强学校在同行中的竞争力,从而对教师、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近年来,受经营理念的影响,一批注重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学校应运而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运行模式的学校所表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经营好一所学校”的思考。从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中,逐渐悟出了一点学校经营之“道”。
一、学校的宏观经营
(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安全。
学校工作,安全是天。学校务必要做到“杞人忧天”,确保安全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的齐抓共管局面。
学校要对各个部位进行详细的排查,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不能只依赖人防,还要靠技防,有了技术防护,在人防疏忽之时,就可以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学生离校期间,家长和社会的安全监控就要马上到位,真正做到安全工作无时间盲点。同时,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要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安全警惕性,学会自我保护。
(二)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
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教育信念。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这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几个问题孩子不过是百分之几的几率;而对于家庭而言,每个孩子的失败都是家庭百分之百的失败。对一名普通的校长来说,一个学校今年没办好,还会有下一年;对一名普通教师来说,一届学生未教好,还会有下一届。我们还可以重新再来,可是孩子不可以。一个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可对于家庭来说他就是百分之百!
教育任重道远!学校的办学行为是要对每个孩子的一生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
二、学校的微观经营
(一)文化生成促进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就需要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它能感染着校园里的每一个造访者。
学校与公共场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具有育人的功能。拓展开来,校园文化创设正是“环境育人”功能的写照。“你给孩子们一个什么环境,他就拥有一个什么习惯,一身什么气质、一种什么追求……”文化创设可彰显出学校独特的内涵气质和办学理念。
(二)刚性制度和柔性关怀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现代学校经营理念认为,要能够游刃有余的经营好一所学校,靠的是“让制度守望学校”,这也是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有力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是一句空口号。
光有健全的制度是不够的,它需要高度的执行力去守护。在制度的守护下,学校的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章可循,在对学校进行刚性制度的管理下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实现对学生幸福品质的培养,才使得学校处处都彰显着精细化管理。
(三)课程结构彰显办学特色。
课程结构和实践教学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一所优质学校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一所学校会因为其创新的课程结构,使得学校在同行中具备极强的竞争力,成为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学校要创品牌、搞特色,还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方的经济发展形势,因地制宜地突出自己的优势,避开自身的弱势,办出有自己的特色学校,而不是盲目地生搬硬套。
三、校长素质关乎学校经营质量
学校的经营质量依赖于校长的掌舵。根据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及对校长职业的认识,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也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
一是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会提高。
二是心理素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校长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越来越多的校长将巨大的压力带入工作中去。可想而知,在顶着巨大压力情况下的校长怎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经营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呢?校长的宽容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战胜这些压力。校长的宽容心体现在对人对事上。做校长的胸怀要宽广。心宽,眼光才能长远,才不至于被眼前的障碍和困难牵绊住发展的脚步。
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做校长首先要做一名好教师、好的教学专家、好教育者。责任感和模范作用在校长身上需要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四是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素质。做校长要做到以绩昭人。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在各种教育活动中,要做到身先士卒,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过硬的业务能力,做教师教学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带动整个团队搞教研,创造出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
关键字 学校经营 校长素质 学校管理
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市场理念的不断渗透,学校的管理模式也逐渐引入市场运行模式,学校由管理走向经营,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经营学校,强调的是不断创新,考虑更多的是搞好服务,从竞争中谋求生存,实现主动的“谋发展”态势。经营一所学校,追求的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注重的是提升办学品质,并以此为竞争筹码,增强学校在同行中的竞争力,从而对教师、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近年来,受经营理念的影响,一批注重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学校应运而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运行模式的学校所表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经营好一所学校”的思考。从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中,逐渐悟出了一点学校经营之“道”。
一、学校的宏观经营
(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安全。
学校工作,安全是天。学校务必要做到“杞人忧天”,确保安全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的齐抓共管局面。
学校要对各个部位进行详细的排查,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不能只依赖人防,还要靠技防,有了技术防护,在人防疏忽之时,就可以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学生离校期间,家长和社会的安全监控就要马上到位,真正做到安全工作无时间盲点。同时,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要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安全警惕性,学会自我保护。
(二)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
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教育信念。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这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几个问题孩子不过是百分之几的几率;而对于家庭而言,每个孩子的失败都是家庭百分之百的失败。对一名普通的校长来说,一个学校今年没办好,还会有下一年;对一名普通教师来说,一届学生未教好,还会有下一届。我们还可以重新再来,可是孩子不可以。一个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可对于家庭来说他就是百分之百!
教育任重道远!学校的办学行为是要对每个孩子的一生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
二、学校的微观经营
(一)文化生成促进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就需要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它能感染着校园里的每一个造访者。
学校与公共场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具有育人的功能。拓展开来,校园文化创设正是“环境育人”功能的写照。“你给孩子们一个什么环境,他就拥有一个什么习惯,一身什么气质、一种什么追求……”文化创设可彰显出学校独特的内涵气质和办学理念。
(二)刚性制度和柔性关怀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现代学校经营理念认为,要能够游刃有余的经营好一所学校,靠的是“让制度守望学校”,这也是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有力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是一句空口号。
光有健全的制度是不够的,它需要高度的执行力去守护。在制度的守护下,学校的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章可循,在对学校进行刚性制度的管理下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实现对学生幸福品质的培养,才使得学校处处都彰显着精细化管理。
(三)课程结构彰显办学特色。
课程结构和实践教学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一所优质学校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一所学校会因为其创新的课程结构,使得学校在同行中具备极强的竞争力,成为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学校要创品牌、搞特色,还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方的经济发展形势,因地制宜地突出自己的优势,避开自身的弱势,办出有自己的特色学校,而不是盲目地生搬硬套。
三、校长素质关乎学校经营质量
学校的经营质量依赖于校长的掌舵。根据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及对校长职业的认识,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也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
一是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会提高。
二是心理素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校长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越来越多的校长将巨大的压力带入工作中去。可想而知,在顶着巨大压力情况下的校长怎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经营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呢?校长的宽容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战胜这些压力。校长的宽容心体现在对人对事上。做校长的胸怀要宽广。心宽,眼光才能长远,才不至于被眼前的障碍和困难牵绊住发展的脚步。
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做校长首先要做一名好教师、好的教学专家、好教育者。责任感和模范作用在校长身上需要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四是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素质。做校长要做到以绩昭人。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在各种教育活动中,要做到身先士卒,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过硬的业务能力,做教师教学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带动整个团队搞教研,创造出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