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長期以来,网络间流传着这个月一个段子“鲁迅在北京任职期间,买一套四合院只花了两三个月工资”。在如今这个房价高涨的年代里,慕古好远的“民国范们”由此细节得出来民国时代房价便宜,是老百姓安家置业的黄金时代的结论。
那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恐怕众“民国小清新”们要失望了……
话说,鲁迅1912年5月到北京任职,开始了他十余年的“北漂”生涯。
到了1919年,为了全家团聚,鲁迅和弟弟周作人花了3675元买下八道湾11号一座“三进的大院子”。1924年,由于家长里短的问题,鲁迅不得不又花了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今北京市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博物馆)。光看这数字,感觉当时的房价简直就是白送啊,比今天的“白菜价”还便宜。不过不谈实际购买力就坐地起价显然不是事儿,下面再来看看当年鲁迅所生活的时代1元钱的实际购买力。
中国历史上货币的购买力以米价(粮价)来衡量最为可靠;当然,抬杠地说,其实也不尽然,粮食品种、品质、粮食产出地、季节等地域、时间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粮食的价格;这里我们所说的米价,更多的是理想化地指作为商品粮的大米,以年为时间度量的均价。
1919年、1924年北京的米价每百斤平均价格分别为5.35元和7.94元。这就是说,八道湾房产约值7万斤米,以现在米价2元一斤来算(略低于实际米价),大概值14万元钱。同理,西三条四合院房价约值12500斤米,相当于现在的25000元。鲁迅的收入,包括教育部月薪300元及稿费、讲课费。这样看来,八道湾房产约需鲁迅一年的工资,而西三条四合院只要他两三个月的工资。
从1912年鲁迅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一直到1936年去世,24年中,日记的主要内容就是记录收入情况,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圆,约合今天人民币480万元。这些收入充分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残酷无情的文化围剿之中,鲁迅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这得益于他殷实的收入。
此外,要看房价是贵还是便宜,大众是否买得起,还要看看同时期其他社会阶层的收入如何呢?民国时期,小学和中学教员为30~100元及70~160元;大学教师,助教100~160元,讲师160~260元,教授400~600元。在外国企业服务的高级职员为200~400元,中低级职员为50~100元;传统旧式商店中的店员或职员则仅有10~30元(工厂女工相同),北大的某图书管理员助理才8元。可见,就月入300元以上的鲁迅而言,其收入绝对在一般社会成员之上。
要想弄清楚民国房价究竟是高还是低,除了看收入,还要看具体的时间。大致来说,民国前期房价低,民国后期房价高;北洋时期房价低,国民政府时期房价高;抗战以前房价低,抗战胜利后房价高。此外还要看看是哪一个城市,该城市的什么地段,这跟当时的政局也很有关系。简单地说,决定现在的房价一般规律同样也适用于鲁迅的时代的,当然,得排除坑爹坑爷爷奶奶的所谓学区房问题。
北京的住房市场“民国十七年前一直涨价,至民国十八年反形跌价。”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那年,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在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买下一个四合院,花了大洋2200元。到了1924年,“值五六千元矣。”(吴虞1924年5月3号的日记)短短五六年,房价涨了一倍多!换句话说鲁迅入手西三条四合院时,正赶上房价上扬的时期——才花两三个月工资的鲁迅买房居然买亏了!
但从前面陈列的数据可以看出,和今天一样,像鲁迅这种高收入的民国“金领族”(如今月薪在3万元以上的三资企业高级管理等)毕竟是少数,根本不具备社会代表性。
从鲁迅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在当时没有开发商的情况下,房价的确比现在便宜,但收入达到中位数的普通人,要攒近百年时间才能买到一套房。
20世纪头30年以银圆为本币(1银圆大约等于0.7两白银)从1912年到1936年24年间,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升降平缓、浮动不算大,还没出现货币急剧贬值的状况。
民国初年,成都一座带小花园院落售价440两银子,不足半年就涨到了500两。而那时的成都普通人一年最多也就攒下5两银子。那时候1两是37克,440两即16280克,近年银价大涨,每克接近1元,16280克也才16万元。花16万元就能在成都市区买一座院落,搁到今天绝对是天方夜谭。
可是民国初年一般成都人的收入又有多高呢?人力车夫365天不歇班,刨去饭钱、车份儿以及抽大烟和逛低等妓院等等开支(多数车夫狂赌烂嫖,且有鸦片瘾),一年最多能攒下来3两银子;理发师剃一个头挣10文钱,一年最多能攒7两银子;保安管吃管住,月薪500文,假如一文钱不花,一年才攒下6000文,折合纹银5两多一点(以上收入数据均见于《成都通览》)。
这些卖力气吃饭的升斗小民要想在成都市区买一所像模像样的宅子,得付出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血汗。可见,民国时代也是二线城市的成都房价一点也不比今天便宜。
1863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每亩1318两银,到1907年达到9606两,升值七倍多;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10476两银,1933年达到了33877两。
1两白银,等于现在的多少呢?——30年代,上海普通老百姓三口之家,收入大致是300两白银(大洋)。其生活水平相当于目前年收入3万余元的家庭购买力。由此看,当时一两白银等于现在100多元人民币。以这样折算,等于当时每平方米要现在的人民币5600元,购买的吃力程度,相当于目前的每平方14000元。但当时上海人口只有目前的四分之一,买房基本没按揭。
所以一线城市上海的房价收入比从来就是这么高。
那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恐怕众“民国小清新”们要失望了……
话说,鲁迅1912年5月到北京任职,开始了他十余年的“北漂”生涯。
到了1919年,为了全家团聚,鲁迅和弟弟周作人花了3675元买下八道湾11号一座“三进的大院子”。1924年,由于家长里短的问题,鲁迅不得不又花了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今北京市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博物馆)。光看这数字,感觉当时的房价简直就是白送啊,比今天的“白菜价”还便宜。不过不谈实际购买力就坐地起价显然不是事儿,下面再来看看当年鲁迅所生活的时代1元钱的实际购买力。
中国历史上货币的购买力以米价(粮价)来衡量最为可靠;当然,抬杠地说,其实也不尽然,粮食品种、品质、粮食产出地、季节等地域、时间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粮食的价格;这里我们所说的米价,更多的是理想化地指作为商品粮的大米,以年为时间度量的均价。
1919年、1924年北京的米价每百斤平均价格分别为5.35元和7.94元。这就是说,八道湾房产约值7万斤米,以现在米价2元一斤来算(略低于实际米价),大概值14万元钱。同理,西三条四合院房价约值12500斤米,相当于现在的25000元。鲁迅的收入,包括教育部月薪300元及稿费、讲课费。这样看来,八道湾房产约需鲁迅一年的工资,而西三条四合院只要他两三个月的工资。
从1912年鲁迅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一直到1936年去世,24年中,日记的主要内容就是记录收入情况,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圆,约合今天人民币480万元。这些收入充分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残酷无情的文化围剿之中,鲁迅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这得益于他殷实的收入。
此外,要看房价是贵还是便宜,大众是否买得起,还要看看同时期其他社会阶层的收入如何呢?民国时期,小学和中学教员为30~100元及70~160元;大学教师,助教100~160元,讲师160~260元,教授400~600元。在外国企业服务的高级职员为200~400元,中低级职员为50~100元;传统旧式商店中的店员或职员则仅有10~30元(工厂女工相同),北大的某图书管理员助理才8元。可见,就月入300元以上的鲁迅而言,其收入绝对在一般社会成员之上。
要想弄清楚民国房价究竟是高还是低,除了看收入,还要看具体的时间。大致来说,民国前期房价低,民国后期房价高;北洋时期房价低,国民政府时期房价高;抗战以前房价低,抗战胜利后房价高。此外还要看看是哪一个城市,该城市的什么地段,这跟当时的政局也很有关系。简单地说,决定现在的房价一般规律同样也适用于鲁迅的时代的,当然,得排除坑爹坑爷爷奶奶的所谓学区房问题。
北京的住房市场“民国十七年前一直涨价,至民国十八年反形跌价。”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那年,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在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买下一个四合院,花了大洋2200元。到了1924年,“值五六千元矣。”(吴虞1924年5月3号的日记)短短五六年,房价涨了一倍多!换句话说鲁迅入手西三条四合院时,正赶上房价上扬的时期——才花两三个月工资的鲁迅买房居然买亏了!
但从前面陈列的数据可以看出,和今天一样,像鲁迅这种高收入的民国“金领族”(如今月薪在3万元以上的三资企业高级管理等)毕竟是少数,根本不具备社会代表性。
从鲁迅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在当时没有开发商的情况下,房价的确比现在便宜,但收入达到中位数的普通人,要攒近百年时间才能买到一套房。
20世纪头30年以银圆为本币(1银圆大约等于0.7两白银)从1912年到1936年24年间,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升降平缓、浮动不算大,还没出现货币急剧贬值的状况。
民国初年,成都一座带小花园院落售价440两银子,不足半年就涨到了500两。而那时的成都普通人一年最多也就攒下5两银子。那时候1两是37克,440两即16280克,近年银价大涨,每克接近1元,16280克也才16万元。花16万元就能在成都市区买一座院落,搁到今天绝对是天方夜谭。
可是民国初年一般成都人的收入又有多高呢?人力车夫365天不歇班,刨去饭钱、车份儿以及抽大烟和逛低等妓院等等开支(多数车夫狂赌烂嫖,且有鸦片瘾),一年最多能攒下来3两银子;理发师剃一个头挣10文钱,一年最多能攒7两银子;保安管吃管住,月薪500文,假如一文钱不花,一年才攒下6000文,折合纹银5两多一点(以上收入数据均见于《成都通览》)。
这些卖力气吃饭的升斗小民要想在成都市区买一所像模像样的宅子,得付出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血汗。可见,民国时代也是二线城市的成都房价一点也不比今天便宜。
1863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每亩1318两银,到1907年达到9606两,升值七倍多;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10476两银,1933年达到了33877两。
1两白银,等于现在的多少呢?——30年代,上海普通老百姓三口之家,收入大致是300两白银(大洋)。其生活水平相当于目前年收入3万余元的家庭购买力。由此看,当时一两白银等于现在100多元人民币。以这样折算,等于当时每平方米要现在的人民币5600元,购买的吃力程度,相当于目前的每平方14000元。但当时上海人口只有目前的四分之一,买房基本没按揭。
所以一线城市上海的房价收入比从来就是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