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计算机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课堂,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觉被动地获得数学课程信息,而视觉方面获取到的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传递的内容,因此课堂上既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品质。改革数学教学手段因此显得很有必要。计算机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能够呈现过程、突出重难点,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计算机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
   一、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计算机的合理利用,既可以令课堂耳目一新,又省时高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我利用漂亮的图片,生动、形象的的音乐视频文件、演示课件、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可以在屏幕上作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垂线和中线三线重合。
   二、利用计算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机教学,因为它形象直观、善于动态描述的长处,从而提高感官接受信息的效率,使数学教学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课件进行动态图象演示,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在数学实验课中,可考虑把学生分成2-3个人一个小组,每组共用一台计算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动手演算,解答这个问题。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努力在全班创设一种研究探索的学术气氛。例如,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的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得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对于圆周率的概念的教学,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对圆周进行展开,同时跟踪测量圆周长和圆半径,引导学生发现圆周长与圆半径的比是一个定值。由于实验中圆可以随意变化,学生很容易接受π的存在。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更象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他们设置环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刺激学生解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完全掌握与某个主题有关的内容,他们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问学生一些探试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如何提供给他们存储、操纵与分析信息的工具。因此,在课堂中合理运用计算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利用计算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重在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拓展和创新。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可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的情况,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诱导学生自觉地开展思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升华,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考虑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去解决,现在已经有一些软件可以使用。例如,利用电子表格(如 EXCEL)等可以完成许多数学任务,如建立方程去解决分组问题,进行估算以及检验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等。电子表格在帮助学生探讨数量关系方面也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研究不同列的值,并总结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另外,许多电子表格还有加、减、乘、除、平方根、求和、求平均数等功能和绘直方图、曲线图、散点图、柱形图等绘图工具,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统计里的学习任务。
   总之,计算机教学以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了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喜爱。它的使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生动了课堂教学,突破了重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经统计2006~2017年间我国大约有188家种猪育种公司,先后从丹麦、英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荷兰等五国引种203次,累计进口种猪10.56万头。我国从国外引种有较高的频率,一部分原因是原引进种猪退化严重,还有一个原因是健康状况不理想。另外,从市场的占比也显示丹麦种猪的市场需求南方高于北方。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尤其属热带地区的海南岛,与丹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引入品种需要不断进行持续选育提高。在热带地区对丹麦种猪进行持续选育后,推广到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利于提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要使学生对物理有亲切感,体会到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可以创设出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无意记忆,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发掘出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因此,充分利用好“导入”这个环节,是教师应潜心研究的一个方面。本人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现在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巧设疑难、以疑激情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培养创新能力已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摆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承担基础教育基础学科教学的语文教师,自然责无旁贷。我们要自觉地有意识地把“创新”意识糅合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使我们的下一代,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萌发强烈的创新冲动,挖掘潜在的创新意识,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的历史使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课题。现代语文
期刊
中职学校文化课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文化课与专业课整合,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地做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是摆在每一位中职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对数学课基本不重视甚至完全放弃。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呢?笔者认为,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数学中选取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内容,采用项目教学
期刊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因此,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始终是每位教师长期探索的永恒主题和孜孜不倦追求的最高目标。我想就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从教和学两方面谈一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高层次预习,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不论是传统教法,还是新课程标准,都把课前预习作为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加以肯定。但为何预习对于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呢?
期刊
为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一)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   
期刊
学生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单一的传统批改方式,指导方式有待改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就会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下去,胃就会很好地接受它,并很快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教师
期刊
摘要:教材是教师手中的一个“纲”,一个“本”,在课堂教学中依“纲”扣“本”,适当加工、调整、开发、重组教材是每位教师都要做的工作,但在重组教材时,绝不能盲目、随意,它要求教师在通览教材的前提下,在不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编者意图的准绳下,科学地、巧妙地、合理地、艺术地重组教材。  关键词:数学 教材 再加工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览教材,
期刊
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改革教学方式,而主动探究式教学方式正是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教学方式。近几年,我们依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再创造教学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结合主动探究式教学的问题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