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今年暮春时节的一天,吃过午饭后的我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享受这短暂的午休时间。窗户正对着幼儿园,这时送孩子来幼儿园的家长络绎不绝,我正想着现在的孩子如何幸福时,却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一位家长开着一辆三轮电瓶车送他的孩子上幼儿园。当送到门口时,父亲侧过身刚打算把孩子从车上抱下来,孩子躲来躲去似乎不乐意下车。那位父亲好说歹说,孩子始终不肯下车,还张开大嘴哇哇地哭。我看那位父亲又劝说了好久,孩子好像答应进幼儿园了。当父亲把孩子抱下车时,我才发现:这位父亲竟然是一位右腿严重残疾的人,行走时完全要靠双拐支撑!当孩子走进幼儿园后不久,突然又向校门外跑来,可能又有不如意的事了吧,父亲一把没抓到,火冒三丈的他拄着双拐一摇一晃地追着,孩子在校门外绕着那辆残疾人专用车发疯似的跳着、跑着……我真想去帮那位父亲抓住那个不讲道理的孩子,然后狠狠地训他一顿。
事情过后,我静下心来想想:这个孩子怎么能这样?难道他一点都体谅不到父亲养育他的艰辛?再想想我们周围的孩子,有几个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几乎从不知道在获取这些的时候,自己应该有什么付出?想到这些,作为品德学科教师的我,深感肩负的重任。看以前的教材,觉得事例有些陈旧,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偏高,常有种浮在半空脚踩不到地的感觉。自从接触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后,我看到了希望,也真心替孩子们高兴。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做到了“蹲下来”,真正从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出发,而且采用儿童乐意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所以,我决心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为孩子们寻找一剂良方,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冷漠,能担起他们自己该负的责任。我翻阅了一到四年级的品德教材发现,几乎每个单元,甚至每一篇课文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引导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于是,我从引导学生如何对待父母长辈、身边的劳动者以及社会弱势群体三方面作了尝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采访、活动中体验到人们的艰辛,去拨动他们内心深处的那根“情”弦。
1.在游戏中体验亲情
这儿的游戏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还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体验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心是非常有效的。《我从哪里来》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要热爱生命,更应该让他们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如何去感觉呢?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把一个重一点的书包抱在肚子前面负重走几圈,而且还要小心翼翼的。
我们都知道,道德发展的根基在于心中有他人,父母、家人是这种发展的第一环节,心中有他人,首先要心中有父母,再推而广之,才有一般意义上的他人。三年级上册中的《父母的疼爱》,编者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更要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那么,如果在课上开展一个“最佳贴心奖”评比游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前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让每位家长填写如下表格:
孩子姓名 家长(妈妈Ο爸爸Ο)
最令你高兴的事是:
最令你操心的事是:
最令你生气的事是:
你的生日 孩子的生日
你爱吃的水果 孩子喜欢吃的水果
这个环节要秘密进行,否则评奖就显得不公平了。而且课前还要把这些填好的表格折好,都放进一个抽奖盒子里备用。另外,在课堂上发给学生一张“亲情调查表”,当堂填写,内容可以设计如下:
①最令爸爸妈妈高兴的事是什么?
②最令爸爸妈妈操心的事是什么?
③最令爸爸妈妈生气的事是什么?
④你和爸爸妈妈最喜欢一起做的事是什么?
⑤请你写出你和爸爸妈妈的生日:
爸爸的生日 妈妈的生日
我的生日
⑥填写出你和爸爸妈妈最爱吃的水果:
爸爸最爱吃的水果是 妈妈最爱吃的水果是
自己最爱吃的水果是
等学生填写完毕,老师可隆重宣布评比游戏正式开始。先邀请第一位抽奖者,把抽到的家长填写的内容与学生填写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对了几题。最后给答对题目最多的学生挂“最佳贴心奖”奖牌。这时老师再点出,关心父母不仅要多了解父母,关键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在此基础上继续讨论,学生就会意识到:为下班回来的父母递双拖鞋,送杯茶,向父母汇报成绩,诚实,不说谎,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等等就不是自己乐意不乐意的事,而是关心父母的表现,更是自己的责任。
2.在采访中学会尊重
采访是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能更直接地了解到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而且显得那么真实。
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有多少人为了我》,本课的目标是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但教学内容离开了学生直接的生活,学生缺少对劳动酸甜苦辣的切身体验,缺少对劳动者喜怒哀乐的体恤。另外,教学组织形式受学生人数、教学时间、安全等因素制约,较难组织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灵活变通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可由老师带领一个采访小组去采访一位环卫工人,先拟好采访提纲:您每天几点钟来打扫?要打扫多长时间?您觉得累吗?这么辛苦,却还这么认真,为什么呢?您从事这份工作,有什么烦恼?等等,然后把采访过程拍成录像带进课堂;另一方面:学生“出不去”,可把劳动者“请进来”,比如把老师、食堂师傅、面包房阿姨、花工、生活老师、门卫或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们请进课堂,坐到孩子们中间,让孩子们与这些劳动者“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进行访问,进行情感交流,实现心灵撞击。当然,我们还可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让孩子的父母、亲戚带领他们去体验劳动的甘苦,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者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在活动中学会关爱
教学活动包括讨论、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游戏、讲故事、参观访问、欣赏、练习等许多形式。但我这儿说的活动是教师在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程度的基础上,对教材再开发,再整合进行教学的专题活动。
在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提出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但在与同学的闲聊中,我发现学生对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可怜甚至鄙视的层面上。我想,如果让孩子们远远地去观望残疾人或是讲几个残疾人的故事,那么学生对残疾人的认识永远是空洞和模糊的,甚至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我决定带他们走进残疾人的世界,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活动课,希望把孩子们引进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生活中去以后,能真正达成一种有效的引导。
在活动环节设计中,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走近残疾人。在这部分中,可从残疾人运动会谈起,结合“换位体验”,比如:请每人拿出一条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自己的双眼,顺着桌子右边慢慢走,尽量不要碰同学,碰桌椅。再比如:让学生把书包全部拿出放在桌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规则:在整理的过程中右手不能帮忙。还比如单手系红领巾等体验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做如此简单的事情,他们付出的是比我们正常人多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们的积极动机。
第二步:关爱残疾人。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组织学生将前一阶段的社会调查情况作一反馈,使他们更进一步地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世界,了解到全社会对残疾人生活的关注。如无障碍设施,身边的人如何关心残疾人,还有他们的节日,以及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钱币上的盲文、新闻中的手语等等。为了再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可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小情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进行反思和提炼,将体验转化为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行动。最后还可让学生为残疾人进行一些创意性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互相支撑和补充,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课堂的教学空间,使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生命里,为他的终身发展服务。
当然,学生要从“心中有我”转变为“心中有他人”,意识到对他人充满感激,充满爱,并知道自己的责任,这决不是几节课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但作为品德教师的我们应该经常扪心自问——我走进学生的心灵了吗?我拨动孩子心中地那根敏感的“情”弦了吗?除上述以外,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渗透对祖国的爱,以及学生对环境的责任,对他们自己的责任都值得我们去研究。让我们共同来开采品德学科这块宝藏吧!
收稿日期:2008-06-17
事情过后,我静下心来想想:这个孩子怎么能这样?难道他一点都体谅不到父亲养育他的艰辛?再想想我们周围的孩子,有几个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几乎从不知道在获取这些的时候,自己应该有什么付出?想到这些,作为品德学科教师的我,深感肩负的重任。看以前的教材,觉得事例有些陈旧,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偏高,常有种浮在半空脚踩不到地的感觉。自从接触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后,我看到了希望,也真心替孩子们高兴。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做到了“蹲下来”,真正从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出发,而且采用儿童乐意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所以,我决心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为孩子们寻找一剂良方,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冷漠,能担起他们自己该负的责任。我翻阅了一到四年级的品德教材发现,几乎每个单元,甚至每一篇课文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引导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于是,我从引导学生如何对待父母长辈、身边的劳动者以及社会弱势群体三方面作了尝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采访、活动中体验到人们的艰辛,去拨动他们内心深处的那根“情”弦。
1.在游戏中体验亲情
这儿的游戏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还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体验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心是非常有效的。《我从哪里来》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要热爱生命,更应该让他们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如何去感觉呢?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把一个重一点的书包抱在肚子前面负重走几圈,而且还要小心翼翼的。
我们都知道,道德发展的根基在于心中有他人,父母、家人是这种发展的第一环节,心中有他人,首先要心中有父母,再推而广之,才有一般意义上的他人。三年级上册中的《父母的疼爱》,编者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更要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那么,如果在课上开展一个“最佳贴心奖”评比游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前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让每位家长填写如下表格:
孩子姓名 家长(妈妈Ο爸爸Ο)
最令你高兴的事是:
最令你操心的事是:
最令你生气的事是:
你的生日 孩子的生日
你爱吃的水果 孩子喜欢吃的水果
这个环节要秘密进行,否则评奖就显得不公平了。而且课前还要把这些填好的表格折好,都放进一个抽奖盒子里备用。另外,在课堂上发给学生一张“亲情调查表”,当堂填写,内容可以设计如下:
①最令爸爸妈妈高兴的事是什么?
②最令爸爸妈妈操心的事是什么?
③最令爸爸妈妈生气的事是什么?
④你和爸爸妈妈最喜欢一起做的事是什么?
⑤请你写出你和爸爸妈妈的生日:
爸爸的生日 妈妈的生日
我的生日
⑥填写出你和爸爸妈妈最爱吃的水果:
爸爸最爱吃的水果是 妈妈最爱吃的水果是
自己最爱吃的水果是
等学生填写完毕,老师可隆重宣布评比游戏正式开始。先邀请第一位抽奖者,把抽到的家长填写的内容与学生填写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对了几题。最后给答对题目最多的学生挂“最佳贴心奖”奖牌。这时老师再点出,关心父母不仅要多了解父母,关键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在此基础上继续讨论,学生就会意识到:为下班回来的父母递双拖鞋,送杯茶,向父母汇报成绩,诚实,不说谎,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等等就不是自己乐意不乐意的事,而是关心父母的表现,更是自己的责任。
2.在采访中学会尊重
采访是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能更直接地了解到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而且显得那么真实。
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有多少人为了我》,本课的目标是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但教学内容离开了学生直接的生活,学生缺少对劳动酸甜苦辣的切身体验,缺少对劳动者喜怒哀乐的体恤。另外,教学组织形式受学生人数、教学时间、安全等因素制约,较难组织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灵活变通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可由老师带领一个采访小组去采访一位环卫工人,先拟好采访提纲:您每天几点钟来打扫?要打扫多长时间?您觉得累吗?这么辛苦,却还这么认真,为什么呢?您从事这份工作,有什么烦恼?等等,然后把采访过程拍成录像带进课堂;另一方面:学生“出不去”,可把劳动者“请进来”,比如把老师、食堂师傅、面包房阿姨、花工、生活老师、门卫或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们请进课堂,坐到孩子们中间,让孩子们与这些劳动者“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进行访问,进行情感交流,实现心灵撞击。当然,我们还可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让孩子的父母、亲戚带领他们去体验劳动的甘苦,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者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在活动中学会关爱
教学活动包括讨论、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游戏、讲故事、参观访问、欣赏、练习等许多形式。但我这儿说的活动是教师在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程度的基础上,对教材再开发,再整合进行教学的专题活动。
在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提出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但在与同学的闲聊中,我发现学生对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可怜甚至鄙视的层面上。我想,如果让孩子们远远地去观望残疾人或是讲几个残疾人的故事,那么学生对残疾人的认识永远是空洞和模糊的,甚至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我决定带他们走进残疾人的世界,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活动课,希望把孩子们引进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生活中去以后,能真正达成一种有效的引导。
在活动环节设计中,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走近残疾人。在这部分中,可从残疾人运动会谈起,结合“换位体验”,比如:请每人拿出一条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自己的双眼,顺着桌子右边慢慢走,尽量不要碰同学,碰桌椅。再比如:让学生把书包全部拿出放在桌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规则:在整理的过程中右手不能帮忙。还比如单手系红领巾等体验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做如此简单的事情,他们付出的是比我们正常人多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们的积极动机。
第二步:关爱残疾人。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组织学生将前一阶段的社会调查情况作一反馈,使他们更进一步地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世界,了解到全社会对残疾人生活的关注。如无障碍设施,身边的人如何关心残疾人,还有他们的节日,以及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钱币上的盲文、新闻中的手语等等。为了再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可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小情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进行反思和提炼,将体验转化为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行动。最后还可让学生为残疾人进行一些创意性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互相支撑和补充,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课堂的教学空间,使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生命里,为他的终身发展服务。
当然,学生要从“心中有我”转变为“心中有他人”,意识到对他人充满感激,充满爱,并知道自己的责任,这决不是几节课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但作为品德教师的我们应该经常扪心自问——我走进学生的心灵了吗?我拨动孩子心中地那根敏感的“情”弦了吗?除上述以外,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渗透对祖国的爱,以及学生对环境的责任,对他们自己的责任都值得我们去研究。让我们共同来开采品德学科这块宝藏吧!
收稿日期:2008-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