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编写通过不断地设置障碍、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通过自学发现的问题决定教学的内容。通过克服困难,让学生得到自信自尊以及渴望再度学习,获取成功的欲望。
【关键词】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导学案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符合这一理念下的做法。以“先学后教”为基本特征,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一段时间以来,我校开展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在课堂改革中,大力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结合本人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我校高一共14个班, 其中12个平行班,两个重点班,每班人数60人左右。普通班整体物理水平不高,而且人数众多,这就导致每节课学生都会产生很多疑问。由于学生太多,老师分身乏术,学生的疑问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知识上的漏洞越来越大,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又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学习,也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及时解决问题。结合市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我校物理教研组组织老师申请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在课题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模式,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怎样将这一模式运用在我校学生的物理学习中,通过物理学科的探索,逐步将它扩展到其他的学科。
“先学”是指学生的先学,余文森教授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协同教育认为:先学后教已成共识的前提下,在课堂活动之前,学生独立(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搜集资料,发现提出问题带到课堂进一步学习,这谓之“备学”。“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先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及教师的先期准备,因此对教师的指导要求更高,需要提前解读教材,站在一单元,一学期的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一课时的备学。备学要注意两点:一是不仅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还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是设计的形式要多样,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备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编写出适合学生要求的导学案,导学案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在导学案的编写中做了很多的尝试,现就编写的思路及思考给出以下说明。
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中导学案是这样编写的:(1)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吗?请举例说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觉得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教师在这节课提出了这个问题,还加了一个特定词“一定”。学生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有了获取知识、急需解决问题的欲望。这节课教材中是这样介绍的: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落体运动,从这些实例中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材“说一说”栏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假设和猜想?
对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小实验: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①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②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③一块面积较大的硬纸板和一枚硬币,(纸板比软硬币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结论: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______无关。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得出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下落快,轻重一样的有时下落也有快慢,产生了激烈的思维碰撞。较大的差异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由此猜想到空气阻力对下落快慢的影响。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教师出示“牛顿管”的演示实验和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落体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消除疑虑,增强信心。通过不断地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自信自尊以及渴望再度学习、获取成功的欲望。没有从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就,就不可能拥有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和对劳动/学习的渴望。没有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和对劳动/学习的渴望,就不可能从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教师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设置高度,这就体现在导学案和课后练习的编写中。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讲得少、学生想得多、练得多,尊重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驱动学生去阅读、动手实验、学会观察、说出自己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见解,逐渐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关键词】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导学案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符合这一理念下的做法。以“先学后教”为基本特征,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一段时间以来,我校开展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在课堂改革中,大力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结合本人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我校高一共14个班, 其中12个平行班,两个重点班,每班人数60人左右。普通班整体物理水平不高,而且人数众多,这就导致每节课学生都会产生很多疑问。由于学生太多,老师分身乏术,学生的疑问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知识上的漏洞越来越大,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又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学习,也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及时解决问题。结合市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我校物理教研组组织老师申请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在课题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模式,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怎样将这一模式运用在我校学生的物理学习中,通过物理学科的探索,逐步将它扩展到其他的学科。
“先学”是指学生的先学,余文森教授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协同教育认为:先学后教已成共识的前提下,在课堂活动之前,学生独立(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搜集资料,发现提出问题带到课堂进一步学习,这谓之“备学”。“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先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及教师的先期准备,因此对教师的指导要求更高,需要提前解读教材,站在一单元,一学期的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一课时的备学。备学要注意两点:一是不仅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还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是设计的形式要多样,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备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编写出适合学生要求的导学案,导学案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在导学案的编写中做了很多的尝试,现就编写的思路及思考给出以下说明。
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中导学案是这样编写的:(1)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吗?请举例说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觉得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教师在这节课提出了这个问题,还加了一个特定词“一定”。学生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有了获取知识、急需解决问题的欲望。这节课教材中是这样介绍的: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落体运动,从这些实例中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材“说一说”栏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假设和猜想?
对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小实验: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①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②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③一块面积较大的硬纸板和一枚硬币,(纸板比软硬币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结论: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______无关。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得出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下落快,轻重一样的有时下落也有快慢,产生了激烈的思维碰撞。较大的差异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由此猜想到空气阻力对下落快慢的影响。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教师出示“牛顿管”的演示实验和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落体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消除疑虑,增强信心。通过不断地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自信自尊以及渴望再度学习、获取成功的欲望。没有从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就,就不可能拥有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和对劳动/学习的渴望。没有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和对劳动/学习的渴望,就不可能从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教师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设置高度,这就体现在导学案和课后练习的编写中。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讲得少、学生想得多、练得多,尊重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驱动学生去阅读、动手实验、学会观察、说出自己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见解,逐渐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