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活动低效的关键性因素探析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hao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程。品德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活动性)决定了它必须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在品德课教学设计中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而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品德课教学中的活动普遍存在着活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有的活动没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片面追求形式,难以提高活动效率;有的活动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真实性;有的活动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不感兴趣,失去自主性,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有的活动让学生无所适从,自行其是,几乎失去控制,影响了活动的效率……那么,小学品德课活动低效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呢?
  一、活动目标低效
  活动目标低效是活动低效的主要根源。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影响的,既有正面的因素,也有负面的因素。教师应该有一本学情“明细账”,要在教学中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保证活动目标的达成。
  1.目标指向性不明:活动过程游离目标。如A教师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先安排了调查活动:填写教材第4页的调查表,并说说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是否满意?为什么?课堂上,A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了几位同学填写的调查表,当问及大家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是否满意并说出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绝大多数学生都说“不满意”,问其原因,这个说课余没有时间看电视,那个说课余没有时间玩游戏,还有人说课余时间爸爸妈妈不陪自己玩……大家七嘴八舌,越扯越远,好像课余生活一团糟。课堂简直成了大家发牢骚的场所。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设置活动的目的是想通过调查活动讨论学生课余生活的安排是否合理。但是,实际的结果却违背了活动的初衷,没有达成“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目标。因为A教师的活动目标没有指向“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如果把问题改为“怎样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才能令人满意”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离题的回答了。
  2.缺乏有效的调控:活动过程干扰目标。如B教师在上《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课上安排学生模仿身边残疾人的生活情景。比如,盲人购物,断臂人写作业、系鞋带等,以期让学生切身感受残疾人的难处。可台下的学生看到同学滑稽夸张的模仿动作后,可能觉得很好玩,哄堂大笑。B教师顿时面红耳赤,只好自圆其说:“其实,我们应该从刚才的活动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观摩的教师议论纷纷。有的对该班的学生素质提出质疑,有的对B教师的引导提出看法,更多的教师对本次活动的目标产生了怀疑。
  在上述案例中,B教师本想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和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从而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主动帮助他们。然而,由于B教师对活动缺乏有效的调控,致使活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解决策略: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品德课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评价依据之一。要使活动目标有效,一是要使活动目标具有教育性,也就是目标的导向要指向学生,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或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要注意目标的适宜性,做到“以生为本”,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三是活动目标要有发展性,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获得发展,而不是原有水平的重复或者再现;四是活动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活动中的每一个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尽量用可操作的动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多元互动中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二、活动内容低效
  内容决定形式。教师备课时要关注教学内容,根据内容来设计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片面强调所谓的主体性,安排大量活动,表面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质却脱离了教材,脱离了学生实际。
  1.追求时髦:偏离教学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临时安排一些活动,如猜字谜、唱歌等,随意性很大,教师没有充分预设活动内容,只是为了活跃气氛。
  2.外延过大:脱离教学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扩展教学内容,本意为了拓展延伸,却弄巧成拙,不能达成教学目标。如C教师在教学《我是志愿者》一課时,在学生并未理解什么是志愿者,为什么要做志愿者的时候,就安排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表面看来,学生都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参与度较高,但也只是表面的热闹,学生对搜集的资料并没有加以整理,资料内容对于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3.轻描淡写:缺乏具体指导。如D教师在教学《助人为乐》一课时,在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说:“今天我们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积极帮助他们,为他们带去温暖。”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一名同学上讲台领“我为残疾人献爱心”的“记录单”。教师把课内的品德教育延伸到课外活动中,给学生一个实践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去实践帮助残疾人的行为,去了解他们对尊重和理解的渴望。这本来是无可挑剔的。然而,课堂教学结束时,D教师没有对活动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开展活动的指导,这使得活动安排成了一种摆设。
  解决策略:(1)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活动目标来确定,否则活动内容再好也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活动的落脚点和价值取向。(2)活动内容要有生活性,要与儿童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活动内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收到教育无痕的效果。(3)在一节课上,活动的数量和活动内容的难易要适度。(4)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活动目标和学情安排活动内容,让活动新颖有趣,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组织低效
  活动搞得好不好,能不能达成预定目标,活动的组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时候,教师为活动的开展绞尽脑汁,策划了很多有意义的环节,可就因为未能组织好,活动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1.忽视情境的创设。活动中,在师者教、生者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想着我说得对不对,错了会不会挨批评,同学会不会笑话等,课堂上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如E教师在教学《抄袭害了谁》一课时,让大家交流:你曾经抄袭过吗?是在什么情况下抄袭的?同学们连连摇头:“我可从来没抄袭过。”还有同学轻声说:“傻子才会说呢?”可見,活动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交流情境,才能避免冷场。
  2.缺乏纪律的约束。活动中学生缺乏活动纪律的约束,表现为学生参与活动较为积极,但不少人是凑热闹。如E教师在教学《抄袭害了谁》一课时,让大家交流:你曾经抄袭过吗?是在什么情况下抄袭的?学生先是不肯说,后来演变为互相挖老底:×××,你什么时候抄谁的作业,还被老师批评呢?×××,你什么时候抄谁的作业我看见了……此时,活动交流成了互相指责,揭老底,导致课堂纪律差,活动失控。
  3.没有必要的引领。其原因是教师没能有效地引导与指导活动。如在上述案例中,E教师让大家辩论:抄袭对吗?这样做害了谁?同学们用“不对,这样做害了自己”就结束了发言,学生的回答是浅层次的,而E教师的总结也是粗略的:其实,抄袭不光是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害了整个社会。学生并未从活动中获得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解决策略:开展活动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方案,因为好的活动方案是品德课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确定好活动内容后,教师要着手在活动方案中安排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品德素养的活动,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着积极思维的心理状态,教师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从而有效调控活动的过程,提高活动效率。而且,每一项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激励性和发展性的评价,使活动成为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平台。
  四、活动评价低效
  平时,总能观察到这样一些品德课:设计精美,线条流畅,教师投入,课件华丽。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气氛不温不火,学生学习状态若即若离,亮点不多,生成更少。这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功力不足,以致功亏一篑。
  1.语言的单调性。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态度、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即兴点评,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在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的评价是随意发挥的,缺乏实效。一些教师在学生活动结束后,往往只会说“很好”(手势),或者说“太棒了,太好了”等含糊的评价语言,而没有进行小结,点明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交流活动的心得。教师没有真正评价学生,学生就无法从教师的评价语言中获得肯定或否定的信息。即使像“很好”这类评价语言,看似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但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所以最终无法肯定自己。因此,这种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这种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评价的随意性。在品德课的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你的想法很好”“你做得真棒”,以此来表示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反馈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事实上,这种评价反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无关痛痒的随意性评价就像蜻蜓点水,在学生的头脑中很难烙下较深的印记。
  3.目标的模糊性。所谓目标模糊性,就是忽视评价的重要目标在于促进生成、促进发展。个别教师在活动评价时只是为了鉴别学生的优劣,没有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在评价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没有使评价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导向和动力。如F教师在教学《向白色污染说“不”》一课时,让每个小组课前调查身边的一些白色污染的现象。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F教师仅对探究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而对一些小组成员的合作状态、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情绪等一字不提。在活动中,第四小组合作得非常好,组长很能干,小组成员准备非常充分,有从网上查阅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有表演道具等,组长和组员的出色表现却没能得到F教师的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被挫伤。
  4.方式的单一性。教师即时评价方式的单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往往以口头评价为主,缺少体态语的有机配合,以致感觉教师的即时评价比较呆板,缺乏灵气,总让人觉得教师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二是活动评价局限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
  解决策略:活动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态度、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即兴点评,它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有效活动需要有效评价支撑。(1)要体现评价内容的激励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尊重、爱护,从而增强自信心,获得继续前行的驱动力。(2)教师在评价时,要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当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多元表达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一致时,教师要发挥评价的价值引领作用,及时引导,回归正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要丰富评价的语言,使评价内容具体可感,言之有物,避免单调,带来听力的疲劳。(4)要做到主体的多元性,也就是教师下放评价权,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教育质量被视作学校发展和生存的生命线,但因教师业务素质和师资力量的不断发展存在相对不均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进步和稳中有升,很多学校在人事工作安排时根据教师的“师情”,采取了“大循环”“小循环”“六年级把关老师”等策略。尤其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出口的成绩,这时经常是改“1师教学2班”为“1师教学1班”。有的老师,十多年就一直在六年级把关,所教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思想素养和关键能力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数学活动的机会,从学生立场出发,探寻“综合与实践”的本真意义,把握其思想轨迹,生成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践行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综合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因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在学校,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想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会学习、勤思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抓养成教育是第一要务,要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做起。  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任教的学校为每个班配备了一体机,也组织培训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106~107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对,植树节,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这一天,小新、小明、小东来到幸福村帮助村里种树。村主任说:“你们每人负责一条12米长的一段路,每3米种一棵,算一算需要多少棵树?”  生1:3棵。生2:4棵。生3:5棵。  村主任笑眯眯地说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特质的教学研究,虽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当文本特质作为口号,充斥于学术报告、专著论文、经验介绍的时候,也许正是需要人们冷静、反思并进行针对性矫正的时候。可不,虽然文本特质已成了语文教师的高频词,但文本特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不少教师还是一头雾水。这样,理论上的茫然必然会带来实践上的盲目,结果,文本特质确定的随意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偏向和教学重心的偏移,严重
期刊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表演杂技的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失误,可是他沉着冷静,努力拼搏,第三次终于取得成功。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启迪学生思维的同时,紧扣重点语句品读,探究少年成功的原因,从而领悟“面对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哲理。  一、激趣导入,质疑“惊心动魄”  《顶碗少年》作为一篇略读课文,课前的提示语不但能激
期刊
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是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本篇课文是作者郭风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文章记录的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
期刊
教材简析:  《白杨》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白杨》一文写了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
期刊
近年来,衍生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以其更了解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教学、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学习者兴趣等优势逐渐受到关注并广泛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该模式借助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来描述教师所搭建的支架,让学生在支架帮助下,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逐步构建起整体概念,穿越“最近发展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搭建的支架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心,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
期刊
“一课多磨”对绝大多数的一线教师来说再熟悉不过,查阅相关材料易知用“磨”组词可以有数十种之多,本文仅从“研磨”“磨炼”和“磨合”三个方面简要叙述“磨课”活动的价值。就此内容,在《云南教育》2018年第9期“基于‘一课多Mo’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一)”一文中已初略介绍,在这里将对其内涵及价值试图详细说明。  一、关于“一课多磨”  1.“研磨”一词的本意主要有两个,一是指“用工具研成粉末”;还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