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事漫忆》本来是为纪念郭影秋百年诞辰,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一本回忆录,2009年问世后受到读者欢迎,于2010年4月又重新印刷了一次。郭影秋讲述的“湖西肃托”、1966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文革”初期北京新市委派工作组的风波、“文革”后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困难,都是党史上或大或小的热点问题。本书提供的独家史料,自然会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本文只想从郭影秋出掌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经历,谈一点阅读感受。
在中华民国史上,蔡元培不当教育总长,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早已成为美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个已经当了云南省长,又主动改行当大学校长的人,他就是郭影秋。
郭影秋1909年生于江苏铜山,曾在无锡国专就读,受业于唐文治、钱基博、夏丏尊等,后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在家乡从事民众教育和中学教育。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担任过多种军政职务,1953年担任云南省省长,兼省委书记处书记,在政坛可称顺风顺水。
1956年到1957年,他到中共中央党校参加为期一年的学习,正好赶上鸣放。当时,他去北京大学看了谭天荣等人的大字报,共产党人不能办科学,不能办教育,不能办高等教育一类说法引起了他的反感。于是他在1957年6月中旬给党中央、政治局写了封信,信中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说,共产党人不能办科学,不能办大学,我认为共产党人能办科学、能办高校。假若让我学习两年,我就可以去办个大学。”
这封信发出去没多久,中央组织部长安子文就到中央党校,找到他说:“政治局看了你这封信,同意你的意见,现在就派你去当个大学校长。”郭影秋有些惶恐:“我是说让我先学习两年,然后再让我当校长。你说要我现在就去,现在我还什么都不懂呢,怎么能去呢?”安子文说:“没有讨价和缓冲余地,现在就得去。”
没过几天,中央政治局正式命令郭影秋到南京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国务院随后下达了任命郭影秋为南京大学校长的指令。这样,郭影秋在中央党校没有结业,就返回昆明交代工作,于1957年8月到南京大学上任。郭影秋的工作变动如此之快,背景是适应了当时反右的大形势。但郭影秋本人却不“左”。他出掌南京大学6年,历经反右、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大环境并不好,但他尊师重教,治校有方,给南京大学师生员工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间,他还撰写出版了研究明末清初农民战争的史学著作《李定国纪年》。
1962年末,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因小说《刘志丹》案被撤职审查。1963年初,周恩来想调郭影秋填补空缺,还说明由于秘书长的任命须经全国人代会通过,在此之前先以副秘书长的名分调动。国务院秘书长的职位高于省长,如果郭影秋有意重回政界,这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但郭影秋不喜欢做官,于是请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报告中央,要求免调。周恩来再次来电说服,他又向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刘顺元表达了同样的意见。
然而,一个月后,他还是离开了南京大学。这次是中央调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没有商量余地。原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是85岁高龄的吴玉章。实际主持学校工作的党委书记胡锡奎与吴老关系紧张,吴老先后向彭真和周恩来提出辞职。吴玉章是“延安五老”之一,周恩来只好对他说:“您老办了一辈子教育,经验很丰富,德高望重,怎么能辞去校长呢?还是继续搞教育吧。我给您配个得力助手好吗?”于是,周恩来推荐了几个人选,吴玉章相中了郭影秋。
郭影秋1963年5月15日进京上任,吴玉章亲自到北京站迎接。此后郭影秋和吴玉章合作得很好,吴老十分满意。然而这时的中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文革”开始时,郭影秋本是重用的对象,不但被任命为北京新市委的文教书记,还代表华北局参加了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还有让他接掌北京大学的提议。但郭影秋很快就跟不上越来越左的形势,1966年7月底就被撤销了职务,成为批斗对象。直到1969年才被解放,住进301医院。
住院期间,处境相似的老友万里经常来看他,对他说:“影秋,你是有学问的大知识分子,我是小知识分子。今后如果你身体好了能出来工作,我愿意当你的助手。”待万里走后,郭对身边的人说:“他是在开玩笑!他是个有很大雄心的人,是要干大事的,不信你们看,今后他肯定要当大官,办大事。我算什么?我只是个教书匠,我就想搞教育,我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一个大学校长,办好一所大学。”郭影秋看得很准,万里果然在改革开放初期办了大事,做了大官。但郭影秋又说:“一个人可以当得了省长,却不一定能当得了一个大学校长。”这话也很发人深思。
回顾中国现代史,乃至人类文明史,大学校长比地方行政首长声望更高,更受社会尊敬的情况屡见不鲜。郭影秋之所以舍省长而任校长,也因为他是在民国年代读的书,进入过教育界,当时的大学校长并不比省长的社会地位逊色。就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寅初、吴玉章出任北大、人大校长,其行政级别也在一般省长之上。近20多年,中国大学校长的社会地位下降了不少,现在少数名牌大学校长被定为副部级,一般大学被定位为司局级。省长、部长羡慕大学校长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最近,提出了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但是,如果整个社会处在官本位的氛围中,仅仅让大学去行政化,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只有全社会真正走出官本位的格局,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本书由是郭影秋1984年口述的,1985年郭影秋就去世了。我无缘认识郭影秋,但和本书的录音整理者王俊义先生却很熟悉。王先生今年也有73岁了。他的本行是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退下来以后,我和他曾共同主编《口述历史》丛书,合作数年,十分愉快。他比我年长14岁,待人十分平等谦和,从选题,到编稿,对我都是商量的口吻,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不以口述史学专家自居,却完成了这本水平很高的口述史著作。这固然因为郭影秋本人也是有成就的史学家,史识十分到位,生前审定了书稿中的大部分内容。同时也因为王俊义先生治史有方,在成稿过程中,广泛征求知情人的意见,反复核实,尽量减少细节的失误。从事口述史学,十分需要这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作者为近代史学者,现居北京)
1962年末,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因小说《刘志丹》案被撤职审查。1963年初,周恩来想调郭影秋填补空缺,这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但郭影秋请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报告中央,要求免调。周恩来再次来电说服,他又向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刘顺元表达了同样的意见
《往事漫忆——郭影秋回忆录》,郭影秋口述,王俊义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本书翔实记述了郭影秋带有传奇色彩的独特人生经历,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有独特价值的宝贵史料,可补党史的阙失。
在中华民国史上,蔡元培不当教育总长,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早已成为美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个已经当了云南省长,又主动改行当大学校长的人,他就是郭影秋。
郭影秋1909年生于江苏铜山,曾在无锡国专就读,受业于唐文治、钱基博、夏丏尊等,后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在家乡从事民众教育和中学教育。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担任过多种军政职务,1953年担任云南省省长,兼省委书记处书记,在政坛可称顺风顺水。
1956年到1957年,他到中共中央党校参加为期一年的学习,正好赶上鸣放。当时,他去北京大学看了谭天荣等人的大字报,共产党人不能办科学,不能办教育,不能办高等教育一类说法引起了他的反感。于是他在1957年6月中旬给党中央、政治局写了封信,信中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说,共产党人不能办科学,不能办大学,我认为共产党人能办科学、能办高校。假若让我学习两年,我就可以去办个大学。”
这封信发出去没多久,中央组织部长安子文就到中央党校,找到他说:“政治局看了你这封信,同意你的意见,现在就派你去当个大学校长。”郭影秋有些惶恐:“我是说让我先学习两年,然后再让我当校长。你说要我现在就去,现在我还什么都不懂呢,怎么能去呢?”安子文说:“没有讨价和缓冲余地,现在就得去。”
没过几天,中央政治局正式命令郭影秋到南京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国务院随后下达了任命郭影秋为南京大学校长的指令。这样,郭影秋在中央党校没有结业,就返回昆明交代工作,于1957年8月到南京大学上任。郭影秋的工作变动如此之快,背景是适应了当时反右的大形势。但郭影秋本人却不“左”。他出掌南京大学6年,历经反右、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大环境并不好,但他尊师重教,治校有方,给南京大学师生员工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间,他还撰写出版了研究明末清初农民战争的史学著作《李定国纪年》。
1962年末,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因小说《刘志丹》案被撤职审查。1963年初,周恩来想调郭影秋填补空缺,还说明由于秘书长的任命须经全国人代会通过,在此之前先以副秘书长的名分调动。国务院秘书长的职位高于省长,如果郭影秋有意重回政界,这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但郭影秋不喜欢做官,于是请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报告中央,要求免调。周恩来再次来电说服,他又向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刘顺元表达了同样的意见。
然而,一个月后,他还是离开了南京大学。这次是中央调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没有商量余地。原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是85岁高龄的吴玉章。实际主持学校工作的党委书记胡锡奎与吴老关系紧张,吴老先后向彭真和周恩来提出辞职。吴玉章是“延安五老”之一,周恩来只好对他说:“您老办了一辈子教育,经验很丰富,德高望重,怎么能辞去校长呢?还是继续搞教育吧。我给您配个得力助手好吗?”于是,周恩来推荐了几个人选,吴玉章相中了郭影秋。
郭影秋1963年5月15日进京上任,吴玉章亲自到北京站迎接。此后郭影秋和吴玉章合作得很好,吴老十分满意。然而这时的中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文革”开始时,郭影秋本是重用的对象,不但被任命为北京新市委的文教书记,还代表华北局参加了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还有让他接掌北京大学的提议。但郭影秋很快就跟不上越来越左的形势,1966年7月底就被撤销了职务,成为批斗对象。直到1969年才被解放,住进301医院。
住院期间,处境相似的老友万里经常来看他,对他说:“影秋,你是有学问的大知识分子,我是小知识分子。今后如果你身体好了能出来工作,我愿意当你的助手。”待万里走后,郭对身边的人说:“他是在开玩笑!他是个有很大雄心的人,是要干大事的,不信你们看,今后他肯定要当大官,办大事。我算什么?我只是个教书匠,我就想搞教育,我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一个大学校长,办好一所大学。”郭影秋看得很准,万里果然在改革开放初期办了大事,做了大官。但郭影秋又说:“一个人可以当得了省长,却不一定能当得了一个大学校长。”这话也很发人深思。
回顾中国现代史,乃至人类文明史,大学校长比地方行政首长声望更高,更受社会尊敬的情况屡见不鲜。郭影秋之所以舍省长而任校长,也因为他是在民国年代读的书,进入过教育界,当时的大学校长并不比省长的社会地位逊色。就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寅初、吴玉章出任北大、人大校长,其行政级别也在一般省长之上。近20多年,中国大学校长的社会地位下降了不少,现在少数名牌大学校长被定为副部级,一般大学被定位为司局级。省长、部长羡慕大学校长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最近,提出了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但是,如果整个社会处在官本位的氛围中,仅仅让大学去行政化,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只有全社会真正走出官本位的格局,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本书由是郭影秋1984年口述的,1985年郭影秋就去世了。我无缘认识郭影秋,但和本书的录音整理者王俊义先生却很熟悉。王先生今年也有73岁了。他的本行是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退下来以后,我和他曾共同主编《口述历史》丛书,合作数年,十分愉快。他比我年长14岁,待人十分平等谦和,从选题,到编稿,对我都是商量的口吻,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不以口述史学专家自居,却完成了这本水平很高的口述史著作。这固然因为郭影秋本人也是有成就的史学家,史识十分到位,生前审定了书稿中的大部分内容。同时也因为王俊义先生治史有方,在成稿过程中,广泛征求知情人的意见,反复核实,尽量减少细节的失误。从事口述史学,十分需要这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作者为近代史学者,现居北京)
1962年末,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因小说《刘志丹》案被撤职审查。1963年初,周恩来想调郭影秋填补空缺,这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但郭影秋请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报告中央,要求免调。周恩来再次来电说服,他又向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刘顺元表达了同样的意见
《往事漫忆——郭影秋回忆录》,郭影秋口述,王俊义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本书翔实记述了郭影秋带有传奇色彩的独特人生经历,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有独特价值的宝贵史料,可补党史的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