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正以“中国模式”打造科技世博。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这个关于尊严的权威论说,被温总理在最近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完美演绎。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气指颐使,使大会濒于破产的时候,是中国政府高风亮节气度非凡地力挽狂澜。当许多国家把节能减排当作一种倒霉的负担,而高瞻远瞩的中国人反而看到了经济增长的希望。最近,曾经一度不很理解中国政府主张的瑞典总理几次致信温家宝,盛赞其对该会的贡献。诚如董仲舒所言:“贤者备股肱,则君尊严而国安。”
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奇迹正在演变成一种国际资源,或者说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世界性反响,如同这个古老且神秘的国度一样,带给全人类更多的期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世界的感动犹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如约而至,将带来世界东方文明大国的几多豪迈。
第一生产力:
庄严与审慎的人类文明聚焦
麦哲伦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出发,不改变航向,最后又回到了该港口,这样的结果说明地球是圆的,说明原来最权威的日心说不攻自破,说明离开梵蒂冈的统治同样可以活甚至活得更好……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资本主义文明曙光乍现。
科学的魅力之一,是为技术创新带来它必须的平台。在挑战了基督传统教义的天文学家、航海家们的伟大发现之后272年之后,珍妮纺车问世。也是在这一年(1764),瓦特接受了改良蒸汽机的任务。这一次不用人们等待太久,26年之后,以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扛鼎的蒸汽机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如是,科技创新的本质属性,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关键前提,是思维创新。恩格斯关于“思维是大自然中最瑰丽的花朵”的论述,强调的就是“苟日新,日日新”的人文精神。“瑰丽”者,创新也。所谓思维创新,其实就是通常强调的“换个活法儿”,“转个角度”和“推到重来”等等。
在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上,从来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人,运用科学技术创新将本届世博会彻底“换了个开法儿”。 来自上海的信息是,本会本身所使用的技术初步概括起来有七个方面,有些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七项前瞻性技术分别为太阳能风能应用、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设备应用、生态节能的建筑技术、最新信息技术以及垃圾减量化技术。
在世博园内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等建筑均将使用太阳能电池,园区内还将使用太阳能空调技术。世博园内的交通车辆实现零排放,全部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三种新能源。同时,园区内将大量应用半导体照明技术(LED)。
在生态节能建筑技术方面,上海世博园区大力推广生态建筑,到目前为止有世博中心及四个场馆被中国建设部评为三星级的绿色建筑。园区后滩有1.8公里长的清水岸线,生态湿地,通过生态湿地把水质进行净化后可用于灌溉绿化等。同时,世博园区内将引用最新一代的通讯技术,世博会门票使用了RFID芯片。世博园区内的垃圾处理将启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
在1853年纽约世博会上展出的电梯,令当时的观众惊讶不已;1855年巴黎世博会,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展出了电动马达;1889年巴黎世博会,人们为了聆听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传出的音响,需要排队长达两三个小时;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电的发明和应用让人大开眼界……
科技是把双刃剑。以电为例,它带来的好处可以说是举不胜数。但是,在地球上的煤炭热力等自然资源几乎消耗殆尽的今天,在电力即新能源上的突围,成为目前全人类的关键任务。
然而,自从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以来,历届世博会人均参观耗电量均在不断攀升。考虑到参观人数将创下历史之最,如果照往届水平,参观耗電量将大得惊人。
于是,如何开创一个节能减排的新型世博会,它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更需要一个带有前瞻性和标志性的全面解决方案。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制定了“世博会科技行动计划”。在信息世博、世博交通、世博能源等21个专题规划下,共安排科研开发课题232项,近千家科研单位的上万名科研人员参与行动。2010年以前,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每年投入6000万元支持一批世博科技专项。通过系统开发,本届上海世博园区内将建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大量应用LED照明技术,而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将在世博召开前夕发电。这些高新能源项目将成为中国工博会的亮点。
从火的使用,到电的发明,再到如今新型光源的创造,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因为它的每一次创新所带来的,除了经济质量在本质上的提升,还有社会革命的大功告成。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为对象的科技创新,对于全球经济的转型、对于改善国家关系、对于处理国内矛盾、对于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举凡其他所有科技创新成果,在全世界逐步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思维框架下,将产生的巨大推力,是怎么估计也不会更高的。
如是,从世博会的核心价值及其传递的文化理念而言,不应局限于创造发明等物质成果,而应更看重世博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流,更注重世博会的精神财富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引领作用,这才是“一切始于世博会”的当代精神内涵。
在这样的诉求下,举办上海世博会的中国人脸上的表情,除了庄严,更有审慎——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第二次革命:
张扬与激越的信息产业集成
上海,向来是中国工商业重镇。改革开放以来,以张扬的激越的浦东精神为特征,上海再一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在信息革命中迎头赶上,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信息集成与资源共享,成为不二选择。
为科技成果的展示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平台,对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成为引领科技文明发展的风向标;世博会中新技术的应用和示范,推动了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带动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和引领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唯一方针。
这是因为,在我们已经进入的这个信息时代里,新技术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信息技术是以知识创新为前提的新型可再生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可以创造出比传统产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包括上海世博会在内的人类社会活动,将在更高更强和更快的层面上进行新的革命性传播。
按原来的划分,人类社会总共经历过四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畜牧业、农业、工业、信息业。仔细分析起来,将畜牧业与农业合并同类项,可以算做一次。而将工业革命作为它的延伸或者说是成果,也可以算在一起。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实是来自于畜牧业(羊吃人)的变革。
只是到了当代,信息产业革命才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地、平地一声响地和破天荒地将自己独立于这所有的产业革命之上,然后又乖乖地服务于所有产业之内核。这是一场开天辟地的大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道路上的第二次成功转型。
头一次,总是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总是没有发挥出人类脑力资源的最大价值,因此便总是人与机器的异化;这一次,脑力被解放,自然资源被释放,人与机器(电脑)空前融合——第二次产业革命自动生成。
以企业生产为例,过去的企业生存,是语文式的。从企业的名称到管理的语言,从物流流转到财务分析,再加上领导意图的贯彻、员工意见的反馈和客户关系的管理等,基本上是靠语文学上的语言传播和语义理解。报告、会议等就成为企业运作的方式,统计报表等也夹杂了大量的人为的痕迹,甚至请来的智囊和专家等更多的是靠“人文”而非“数理”来为企业的“主观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这样的依据,就不一定严密。不严密,就是不科学。不科学,就是无效。于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常常是在“大概”、“一般来说”和“总体上看”等“模糊语义学”的范畴里,靠偶然的、或然的和不确定的因素来“确定”。
从语言到计算机语言,从语文式管理到数字化处理,将是划时代的变革。数字企业的核心是生产过程两端的电子商务化和生产过程的敏捷制造与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控制。数字企业通过与用户、合作伙伴、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的集成以及企业内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取得最大化利润和持续的经济效益。
例如像举办上海世博会这样的事情,只有瞄准新兴科技,将第四代通信技术作为首选,才是明智之举。通过搭建TD-LTE网络,来实现世博园区的全覆盖,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向第四代移动通信过渡。同时,在世博规划与建设、新能源应用、生态环境、世博安全健康、世博运营管理、世博展示等方面,将全面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和生态和谐,实现世博会管理运营便捷高效和健康安全,实现世博会展览展示的精彩、互动和创新,引领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的数字化生存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发现。
同时,被先进科技成果装备起来的世博盛会肩负这样的使命:注重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辐射,带动相关新兴产业如太阳能等新能源、半导体照明、电子标签等发展,不失时机地培育龙头企业,使创新成果在服务世博的同时,也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输送强大动力,更加充分地体现自主创新的巨大效益,以“科技世博”为契机,建成“强调应用”的机制、“注重转化”的氛围,着力突破“产学研”瓶颈,推动上海乃至全中国走上创新驱动道路。
第三世界:
沉着与昂奋的中国崛起神韵
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正以“中国模式”打造科技世博。在世博会有史以来室内展览面积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的主题馆内,建有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墙和世界最大的无柱展厅,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中国将展示为数众多的科技成果,以显示其科技强国的雄心。
这,正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崛起的一个缩影。曾几何时,当中国的四大发明漂洋过海,在惊讶的西方人那里,产生了巨大的“博览”效应。向来强调应用的西洋人,将造纸术应用到大学,把火药做成了利炮,寻着指南针的指引,洞开了中国的大门。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这不是毛泽东的个人观点,而是对中国现状的客观准确判断。相对于第一、第二世界来说,我们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科技方面。通过科技进步来振兴中华,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上海世博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对高科技的追逐。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一篇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只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以科技世博为契机,中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领》,提出争取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18岁以上公民的科学素质都达到制定标准的最高层次。中国的领导人和科技工作者们相信,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加速,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提供了新的可能。
“我们将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这是来自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的表态。
中国科学院何友声院士则认为,中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应用科技的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馆的设计者不必为突出未来都市的前景,就把注意力全放在高科技展品上。“日本馆里机器人是主角,美国馆里宇航可能是主角,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可展现我们的发展速度。”何院士建言,可考虑使用对比陈列手段,展示今天与几十年前相比,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突破。“同样一个地方,10年前如何,10年后又如何,对比是展现变化的最好方式。举个例子,上海当年的‘滚地龙’如今成了新村,这就是城市发展的成就。”
应该说,将理想与现实融合,将前瞻与务实结合,举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的世博会,就是十分精彩的和难忘的盛会,就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并且反应实际水平的盛会。
通过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曾经是盲动的中国人,如今变得愈来愈沉着与冷静。对比那个上任时十分亢奋但如今焦头烂额的奥巴马来,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却是特别的冷静与娴熟。这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令我们自豪。然而,人均GDP的对比,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无法轻松的紧迫感。当中国的绝大多数公民仍为穷人,有两个问题迫在眉睫,第一是造成这贫穷的根源,第二是战胜它的路径。以高铁为例,在中国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地方,发展高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战略意义。而如是发展高铁,很可能造成“低铁”的贫困。一方面,不能因为有可能的贫困,我们不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另一方面,牺牲低铁的利益,由此造成的损失,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不能因为“国家”战略转型,造成“国民”的落魄。也就是说,贫穷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产生的缘由,是什么都可以商量,但不能是——不公平。
如是,有一群相信党和政府的好人民,有一个以为中国全体公民谋利益的党和政府,这是中国办好一切事情的主板。加上“调结构”、“保民生”这两个硬件,就会应用到和谐社会的软体,创造属于我们中国人民的最伟大的辉煌。
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峰上来看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一个忍辱负重的勤劳正直的温文尔雅的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将还给世界一个不朽的惊喜;一个伟大的中国将如冉冉升起的一轮朝阳,带来新世纪人类新文明的新曙光。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这个关于尊严的权威论说,被温总理在最近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完美演绎。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气指颐使,使大会濒于破产的时候,是中国政府高风亮节气度非凡地力挽狂澜。当许多国家把节能减排当作一种倒霉的负担,而高瞻远瞩的中国人反而看到了经济增长的希望。最近,曾经一度不很理解中国政府主张的瑞典总理几次致信温家宝,盛赞其对该会的贡献。诚如董仲舒所言:“贤者备股肱,则君尊严而国安。”
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奇迹正在演变成一种国际资源,或者说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世界性反响,如同这个古老且神秘的国度一样,带给全人类更多的期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世界的感动犹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如约而至,将带来世界东方文明大国的几多豪迈。
第一生产力:
庄严与审慎的人类文明聚焦
麦哲伦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出发,不改变航向,最后又回到了该港口,这样的结果说明地球是圆的,说明原来最权威的日心说不攻自破,说明离开梵蒂冈的统治同样可以活甚至活得更好……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资本主义文明曙光乍现。
科学的魅力之一,是为技术创新带来它必须的平台。在挑战了基督传统教义的天文学家、航海家们的伟大发现之后272年之后,珍妮纺车问世。也是在这一年(1764),瓦特接受了改良蒸汽机的任务。这一次不用人们等待太久,26年之后,以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扛鼎的蒸汽机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如是,科技创新的本质属性,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关键前提,是思维创新。恩格斯关于“思维是大自然中最瑰丽的花朵”的论述,强调的就是“苟日新,日日新”的人文精神。“瑰丽”者,创新也。所谓思维创新,其实就是通常强调的“换个活法儿”,“转个角度”和“推到重来”等等。
在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上,从来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人,运用科学技术创新将本届世博会彻底“换了个开法儿”。 来自上海的信息是,本会本身所使用的技术初步概括起来有七个方面,有些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七项前瞻性技术分别为太阳能风能应用、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设备应用、生态节能的建筑技术、最新信息技术以及垃圾减量化技术。
在世博园内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等建筑均将使用太阳能电池,园区内还将使用太阳能空调技术。世博园内的交通车辆实现零排放,全部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三种新能源。同时,园区内将大量应用半导体照明技术(LED)。
在生态节能建筑技术方面,上海世博园区大力推广生态建筑,到目前为止有世博中心及四个场馆被中国建设部评为三星级的绿色建筑。园区后滩有1.8公里长的清水岸线,生态湿地,通过生态湿地把水质进行净化后可用于灌溉绿化等。同时,世博园区内将引用最新一代的通讯技术,世博会门票使用了RFID芯片。世博园区内的垃圾处理将启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
在1853年纽约世博会上展出的电梯,令当时的观众惊讶不已;1855年巴黎世博会,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展出了电动马达;1889年巴黎世博会,人们为了聆听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传出的音响,需要排队长达两三个小时;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电的发明和应用让人大开眼界……
科技是把双刃剑。以电为例,它带来的好处可以说是举不胜数。但是,在地球上的煤炭热力等自然资源几乎消耗殆尽的今天,在电力即新能源上的突围,成为目前全人类的关键任务。
然而,自从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以来,历届世博会人均参观耗电量均在不断攀升。考虑到参观人数将创下历史之最,如果照往届水平,参观耗電量将大得惊人。
于是,如何开创一个节能减排的新型世博会,它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更需要一个带有前瞻性和标志性的全面解决方案。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制定了“世博会科技行动计划”。在信息世博、世博交通、世博能源等21个专题规划下,共安排科研开发课题232项,近千家科研单位的上万名科研人员参与行动。2010年以前,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每年投入6000万元支持一批世博科技专项。通过系统开发,本届上海世博园区内将建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大量应用LED照明技术,而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将在世博召开前夕发电。这些高新能源项目将成为中国工博会的亮点。
从火的使用,到电的发明,再到如今新型光源的创造,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因为它的每一次创新所带来的,除了经济质量在本质上的提升,还有社会革命的大功告成。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为对象的科技创新,对于全球经济的转型、对于改善国家关系、对于处理国内矛盾、对于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举凡其他所有科技创新成果,在全世界逐步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思维框架下,将产生的巨大推力,是怎么估计也不会更高的。
如是,从世博会的核心价值及其传递的文化理念而言,不应局限于创造发明等物质成果,而应更看重世博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流,更注重世博会的精神财富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引领作用,这才是“一切始于世博会”的当代精神内涵。
在这样的诉求下,举办上海世博会的中国人脸上的表情,除了庄严,更有审慎——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第二次革命:
张扬与激越的信息产业集成
上海,向来是中国工商业重镇。改革开放以来,以张扬的激越的浦东精神为特征,上海再一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在信息革命中迎头赶上,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信息集成与资源共享,成为不二选择。
为科技成果的展示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平台,对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成为引领科技文明发展的风向标;世博会中新技术的应用和示范,推动了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带动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和引领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唯一方针。
这是因为,在我们已经进入的这个信息时代里,新技术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信息技术是以知识创新为前提的新型可再生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可以创造出比传统产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包括上海世博会在内的人类社会活动,将在更高更强和更快的层面上进行新的革命性传播。
按原来的划分,人类社会总共经历过四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畜牧业、农业、工业、信息业。仔细分析起来,将畜牧业与农业合并同类项,可以算做一次。而将工业革命作为它的延伸或者说是成果,也可以算在一起。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实是来自于畜牧业(羊吃人)的变革。
只是到了当代,信息产业革命才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地、平地一声响地和破天荒地将自己独立于这所有的产业革命之上,然后又乖乖地服务于所有产业之内核。这是一场开天辟地的大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道路上的第二次成功转型。
头一次,总是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总是没有发挥出人类脑力资源的最大价值,因此便总是人与机器的异化;这一次,脑力被解放,自然资源被释放,人与机器(电脑)空前融合——第二次产业革命自动生成。
以企业生产为例,过去的企业生存,是语文式的。从企业的名称到管理的语言,从物流流转到财务分析,再加上领导意图的贯彻、员工意见的反馈和客户关系的管理等,基本上是靠语文学上的语言传播和语义理解。报告、会议等就成为企业运作的方式,统计报表等也夹杂了大量的人为的痕迹,甚至请来的智囊和专家等更多的是靠“人文”而非“数理”来为企业的“主观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这样的依据,就不一定严密。不严密,就是不科学。不科学,就是无效。于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常常是在“大概”、“一般来说”和“总体上看”等“模糊语义学”的范畴里,靠偶然的、或然的和不确定的因素来“确定”。
从语言到计算机语言,从语文式管理到数字化处理,将是划时代的变革。数字企业的核心是生产过程两端的电子商务化和生产过程的敏捷制造与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控制。数字企业通过与用户、合作伙伴、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的集成以及企业内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取得最大化利润和持续的经济效益。
例如像举办上海世博会这样的事情,只有瞄准新兴科技,将第四代通信技术作为首选,才是明智之举。通过搭建TD-LTE网络,来实现世博园区的全覆盖,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向第四代移动通信过渡。同时,在世博规划与建设、新能源应用、生态环境、世博安全健康、世博运营管理、世博展示等方面,将全面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和生态和谐,实现世博会管理运营便捷高效和健康安全,实现世博会展览展示的精彩、互动和创新,引领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的数字化生存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发现。
同时,被先进科技成果装备起来的世博盛会肩负这样的使命:注重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辐射,带动相关新兴产业如太阳能等新能源、半导体照明、电子标签等发展,不失时机地培育龙头企业,使创新成果在服务世博的同时,也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输送强大动力,更加充分地体现自主创新的巨大效益,以“科技世博”为契机,建成“强调应用”的机制、“注重转化”的氛围,着力突破“产学研”瓶颈,推动上海乃至全中国走上创新驱动道路。
第三世界:
沉着与昂奋的中国崛起神韵
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正以“中国模式”打造科技世博。在世博会有史以来室内展览面积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的主题馆内,建有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墙和世界最大的无柱展厅,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中国将展示为数众多的科技成果,以显示其科技强国的雄心。
这,正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崛起的一个缩影。曾几何时,当中国的四大发明漂洋过海,在惊讶的西方人那里,产生了巨大的“博览”效应。向来强调应用的西洋人,将造纸术应用到大学,把火药做成了利炮,寻着指南针的指引,洞开了中国的大门。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这不是毛泽东的个人观点,而是对中国现状的客观准确判断。相对于第一、第二世界来说,我们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科技方面。通过科技进步来振兴中华,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上海世博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对高科技的追逐。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一篇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只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中国这艘巨轮就能产生无尽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以科技世博为契机,中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领》,提出争取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18岁以上公民的科学素质都达到制定标准的最高层次。中国的领导人和科技工作者们相信,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加速,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提供了新的可能。
“我们将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这是来自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的表态。
中国科学院何友声院士则认为,中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应用科技的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馆的设计者不必为突出未来都市的前景,就把注意力全放在高科技展品上。“日本馆里机器人是主角,美国馆里宇航可能是主角,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可展现我们的发展速度。”何院士建言,可考虑使用对比陈列手段,展示今天与几十年前相比,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突破。“同样一个地方,10年前如何,10年后又如何,对比是展现变化的最好方式。举个例子,上海当年的‘滚地龙’如今成了新村,这就是城市发展的成就。”
应该说,将理想与现实融合,将前瞻与务实结合,举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的世博会,就是十分精彩的和难忘的盛会,就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并且反应实际水平的盛会。
通过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曾经是盲动的中国人,如今变得愈来愈沉着与冷静。对比那个上任时十分亢奋但如今焦头烂额的奥巴马来,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却是特别的冷静与娴熟。这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令我们自豪。然而,人均GDP的对比,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无法轻松的紧迫感。当中国的绝大多数公民仍为穷人,有两个问题迫在眉睫,第一是造成这贫穷的根源,第二是战胜它的路径。以高铁为例,在中国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地方,发展高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战略意义。而如是发展高铁,很可能造成“低铁”的贫困。一方面,不能因为有可能的贫困,我们不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另一方面,牺牲低铁的利益,由此造成的损失,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不能因为“国家”战略转型,造成“国民”的落魄。也就是说,贫穷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产生的缘由,是什么都可以商量,但不能是——不公平。
如是,有一群相信党和政府的好人民,有一个以为中国全体公民谋利益的党和政府,这是中国办好一切事情的主板。加上“调结构”、“保民生”这两个硬件,就会应用到和谐社会的软体,创造属于我们中国人民的最伟大的辉煌。
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峰上来看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一个忍辱负重的勤劳正直的温文尔雅的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将还给世界一个不朽的惊喜;一个伟大的中国将如冉冉升起的一轮朝阳,带来新世纪人类新文明的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