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小时候上学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写作文,几乎每次都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东拼西凑“诌”出一篇所谓的“文章”上交,应付“差事”。
2010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境外研修”项目,在纽约斯卡斯代尔学区的Heathcote School小学从幼儿园一直跟踪听课考察到五年级,发现在美国的语言教学中,阅读、写作占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老师们每天都会给学生读好多故事,内容丰富,有关于马丁?路德?金的故事,有关于情人节的故事等等,仿佛要了解任何一件事情,总要从讲故事开始。
幼儿园的孩子认不了几个字,他们除了听老师讲故事之外,也会拿着故事书,煞有介事的“阅读”。出于好奇,我问他们是否认识书上的文字,他们就会来个:“No, I don’t like the words ,l like the pictures”。他们不光各人自“读”桌前书,还要分享“阅读”心得,尽管是囫囵吞枣,仍然是津津有味。
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了“写作”之旅,孩子们写的全是只有自己能认出来的“甲骨文字”(因为单词拼写错误连篇,老师也不纠正)但读的津津有味、摇头晃脑。最后,配上插图,涂上色彩,装订成“册”,保存在各自的写作文件夹里。
到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写作”,把自己的所看所想记下来,写成“文章”。按照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需要定期把自己的作品装订成册。因此,二年级的学生就已经能够“著书立说”了。在这一本本作品里,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练习写作的点点滴滴,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通过我的观察,美国写作课堂教学有如下特点:
首先,作文话题从学生中来。老师一般不给学生布置固定的题目,而是给出一个话题,要同学们讨论,然后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作,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其结果,避免了写作教学的枯燥无味,宽阔的思考空间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作文的写法没有定式。学生不用考虑作文的格式,更不用考虑高深的立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同时,也无须担心单词拼写是否有误,只要能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就行。
第三,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作文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步骤: 其一,学生根据要求敞开心扉,自由讨论;其二,学生写作期间,整个课堂通常是比较安静的;其三,学生之间交换作文,并相互讨论和修改,然后读给大家听。整个写作课堂,老师更像一名“观察员”和“引导者”,基本上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以充分地讨论余地。
第四,时间要求宽松。美国教师认为,假如想要学生把文章写得更好,那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搜集、整理大量资料。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以至形成自己的观点,等学生将作文修改好交上来后再作评判。美国老师要求孩子说真话、写实话,如写“我的妈妈”时,老师规定学生一周内交稿,要求孩子们采访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邻居等,让孩子们在深刻、全面了解妈妈的基础上,写出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章。因此,美国孩子的作文,没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
最后,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写作先从阅读开始,只有让孩子们大量阅读,进行原始的语言积累并掌握丰富的知识才有可能写出文章。同时,每个年级、每个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人而异,只要有所进步,就能够受到奖励。
中国的教师一般希望学生的作文立意深远、构思独特而新颖、结构严谨等;在作文的取材上,我们要求学生选取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追求素材的真实性;在作文内容上,我们要求有真情实感.,并要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这些要求本没有错,但学生受到其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的制约,显然不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在写作时间上,我们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准备和思考时间,而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学生的生活基本上就是“两点一线”,脑子里空空如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当然难以达到教育目标。在没有经过实地调研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在写作过程中说假话、空话,甚至“抄袭”别人的作品,于是越来越怕写作文。
因此,我们应该从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待写作,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我们完全应该去掉一些要求和限制,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破除条条框框的评价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怕写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得不断地得到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
2010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境外研修”项目,在纽约斯卡斯代尔学区的Heathcote School小学从幼儿园一直跟踪听课考察到五年级,发现在美国的语言教学中,阅读、写作占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老师们每天都会给学生读好多故事,内容丰富,有关于马丁?路德?金的故事,有关于情人节的故事等等,仿佛要了解任何一件事情,总要从讲故事开始。
幼儿园的孩子认不了几个字,他们除了听老师讲故事之外,也会拿着故事书,煞有介事的“阅读”。出于好奇,我问他们是否认识书上的文字,他们就会来个:“No, I don’t like the words ,l like the pictures”。他们不光各人自“读”桌前书,还要分享“阅读”心得,尽管是囫囵吞枣,仍然是津津有味。
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了“写作”之旅,孩子们写的全是只有自己能认出来的“甲骨文字”(因为单词拼写错误连篇,老师也不纠正)但读的津津有味、摇头晃脑。最后,配上插图,涂上色彩,装订成“册”,保存在各自的写作文件夹里。
到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写作”,把自己的所看所想记下来,写成“文章”。按照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需要定期把自己的作品装订成册。因此,二年级的学生就已经能够“著书立说”了。在这一本本作品里,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练习写作的点点滴滴,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通过我的观察,美国写作课堂教学有如下特点:
首先,作文话题从学生中来。老师一般不给学生布置固定的题目,而是给出一个话题,要同学们讨论,然后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作,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其结果,避免了写作教学的枯燥无味,宽阔的思考空间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作文的写法没有定式。学生不用考虑作文的格式,更不用考虑高深的立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同时,也无须担心单词拼写是否有误,只要能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就行。
第三,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作文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步骤: 其一,学生根据要求敞开心扉,自由讨论;其二,学生写作期间,整个课堂通常是比较安静的;其三,学生之间交换作文,并相互讨论和修改,然后读给大家听。整个写作课堂,老师更像一名“观察员”和“引导者”,基本上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以充分地讨论余地。
第四,时间要求宽松。美国教师认为,假如想要学生把文章写得更好,那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搜集、整理大量资料。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以至形成自己的观点,等学生将作文修改好交上来后再作评判。美国老师要求孩子说真话、写实话,如写“我的妈妈”时,老师规定学生一周内交稿,要求孩子们采访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邻居等,让孩子们在深刻、全面了解妈妈的基础上,写出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章。因此,美国孩子的作文,没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
最后,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写作先从阅读开始,只有让孩子们大量阅读,进行原始的语言积累并掌握丰富的知识才有可能写出文章。同时,每个年级、每个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人而异,只要有所进步,就能够受到奖励。
中国的教师一般希望学生的作文立意深远、构思独特而新颖、结构严谨等;在作文的取材上,我们要求学生选取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追求素材的真实性;在作文内容上,我们要求有真情实感.,并要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这些要求本没有错,但学生受到其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的制约,显然不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在写作时间上,我们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准备和思考时间,而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学生的生活基本上就是“两点一线”,脑子里空空如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当然难以达到教育目标。在没有经过实地调研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在写作过程中说假话、空话,甚至“抄袭”别人的作品,于是越来越怕写作文。
因此,我们应该从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待写作,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我们完全应该去掉一些要求和限制,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破除条条框框的评价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怕写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得不断地得到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