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的施工工期也在不断缩小。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项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在规定施工工期内完成建筑施工,施工人员需要改变传统技术,采用新型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现场施工效率,在确保建筑结构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升结构整体的整体性,进而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特点;施工技术
1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及特点分析
1.1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对外释放热量,如果热量直接堆积在某一位置,会导致该位置的混凝土体积出现暂时性提升,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结构容易出现裂隙,进而导致结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发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发生,通过采取措施进行温度控制,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1.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混凝土是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骨料通过胶结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它通常指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砂石作为骨料。以一定比例掺入水(可能含有添加剂和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早强剂、减水剂、缓凝剂和防冻剂等。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而且可以满足混凝土在使用中的某些特殊要求。也可以加快工程进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外加剂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经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由于混凝土体积相对较大,并且大量的水化热不能有效地分布在混凝土内部,导致内部温度上升,产生温度裂缝,因此产生水化热现象。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和蜂窝麻面的问题可能是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分层不实、振捣不实、水泥浆流失、钢筋相对密实、所用粗骨料尺寸过大或坍落度过小等。因此,为了充分發挥混凝土的性能,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了解混凝土的特性并确定配合比。在混凝土浇筑技术中,最重要的是材料的合理配比、混凝土浇筑和后期养护过程。
2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阐述
2.1 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当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混凝土顺利浇筑的基础。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因为有支撑系统的辅助,所以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可以确保混凝土凝结后的形态与预期状态相同。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根据现场实际质量标准开展相关施工活动。
2.2 材料控制技术
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材料控制,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就是对材料的使用质量进行控制。在采购施工材料的时候,需要明确不同种类材料的具体使用参数,包括材料的型号、材料数量、颗粒物大小等。并且在材料正式进入现场的时候,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复查,避免不合规材料混入施工现场。
另一方面就是对混凝土温度的掌控。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结构厚度较大,所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需要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同时根据混凝土现场实际操作流程,需要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确保所有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要求的混合比例。除此之外,技术人员需要针对目前施工情况,对不同施工环节的材料配比进行控制,例如在浇筑承重墙结构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适当减少砂石的使用,提升结构的整体硬度和刚度。
2.3 材料浇筑技术
材料浇筑技术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进行材料浇筑施工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提前规划好浇筑顺序和浇筑方向,使浇筑工作结束后,所有结构可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升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把控浇筑过程,对核心组织结构的浇筑顺序进行提前规划。
3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混凝土原材料的把控
(1)水泥的选择;对于每批水泥,应有制造商出具的出厂证明。每批水泥都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出现一边使用一边检验的现象,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水泥。严禁将不同型号或不同类型的水泥混合使用。(2)水的选择;混凝土搅拌用水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避免使用污水。对于用水量的配置,有必要综合探索施工配合比、试验配合比和骨料含水量,以采用最佳用水量。
3.2 分层连续浇筑
将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二层浇筑时,应当留意初凝情况不在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中存在,在此基础上在持续的进行每层的浇筑,直到完成施工任务。浇筑过程中使用推移式或分层连续浇筑时尽可能将层与层的间隔时间缩短且应少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时注意需借助试验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确定。使用分层浇筑技术浇筑混凝土时,该技术通常分为分段、全面和斜面分成三种,其中分段分层适用于厚度略薄且有相对大的面积和长度的混凝土,该技术浇筑时从底层开始直到一定高度后便由第二层向后浇筑,该项技术能够浇筑数量极多的层数且不会有初凝情况在浇筑完成后的第一层出现;全面分层能够使裂缝情况的出现得到有效避免,即使裂缝已经形成也能够有效及时的进行修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3.3 对于施工裂缝的处理情况
在施工期间,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现有的裂缝问题。首先,对于微小裂缝,必须保持浇筑表面的清洁,并使用环氧浆液来补充缝隙。对于开裂程度明显的裂缝,就需要凿开缝隙,使其呈现出八字形的状态,然后用水泥对凹槽进行修护,用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修整。对本工程,在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防止裂缝的出现,通过加强振捣、二次抹面、设置冷凝管等方式来避免裂缝的出现。
3.4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作为堤坝施工程序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包含:混凝土的表层及中心温度不能出现超过20℃的温差值,对于有良好抗裂能力的混凝土构造应使其保持20~24℃范围内的温度。对于拆模期间的混凝土应保持外界及内部温度、表层与中心温度中的温差不超过20℃。
4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提升,建筑工程事业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施工单位需要对大体积施工技术加以重视,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进一步对施工流程进行有效规范,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义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分析[J].科技风,2019(4):102.
(作者单位: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综合建设服务中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特点;施工技术
1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及特点分析
1.1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对外释放热量,如果热量直接堆积在某一位置,会导致该位置的混凝土体积出现暂时性提升,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结构容易出现裂隙,进而导致结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发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发生,通过采取措施进行温度控制,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1.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混凝土是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骨料通过胶结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它通常指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砂石作为骨料。以一定比例掺入水(可能含有添加剂和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早强剂、减水剂、缓凝剂和防冻剂等。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而且可以满足混凝土在使用中的某些特殊要求。也可以加快工程进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外加剂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经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由于混凝土体积相对较大,并且大量的水化热不能有效地分布在混凝土内部,导致内部温度上升,产生温度裂缝,因此产生水化热现象。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和蜂窝麻面的问题可能是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分层不实、振捣不实、水泥浆流失、钢筋相对密实、所用粗骨料尺寸过大或坍落度过小等。因此,为了充分發挥混凝土的性能,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了解混凝土的特性并确定配合比。在混凝土浇筑技术中,最重要的是材料的合理配比、混凝土浇筑和后期养护过程。
2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阐述
2.1 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当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混凝土顺利浇筑的基础。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因为有支撑系统的辅助,所以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可以确保混凝土凝结后的形态与预期状态相同。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根据现场实际质量标准开展相关施工活动。
2.2 材料控制技术
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材料控制,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就是对材料的使用质量进行控制。在采购施工材料的时候,需要明确不同种类材料的具体使用参数,包括材料的型号、材料数量、颗粒物大小等。并且在材料正式进入现场的时候,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复查,避免不合规材料混入施工现场。
另一方面就是对混凝土温度的掌控。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结构厚度较大,所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需要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同时根据混凝土现场实际操作流程,需要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确保所有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要求的混合比例。除此之外,技术人员需要针对目前施工情况,对不同施工环节的材料配比进行控制,例如在浇筑承重墙结构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适当减少砂石的使用,提升结构的整体硬度和刚度。
2.3 材料浇筑技术
材料浇筑技术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进行材料浇筑施工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提前规划好浇筑顺序和浇筑方向,使浇筑工作结束后,所有结构可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升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把控浇筑过程,对核心组织结构的浇筑顺序进行提前规划。
3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混凝土原材料的把控
(1)水泥的选择;对于每批水泥,应有制造商出具的出厂证明。每批水泥都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出现一边使用一边检验的现象,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水泥。严禁将不同型号或不同类型的水泥混合使用。(2)水的选择;混凝土搅拌用水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避免使用污水。对于用水量的配置,有必要综合探索施工配合比、试验配合比和骨料含水量,以采用最佳用水量。
3.2 分层连续浇筑
将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二层浇筑时,应当留意初凝情况不在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中存在,在此基础上在持续的进行每层的浇筑,直到完成施工任务。浇筑过程中使用推移式或分层连续浇筑时尽可能将层与层的间隔时间缩短且应少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时注意需借助试验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确定。使用分层浇筑技术浇筑混凝土时,该技术通常分为分段、全面和斜面分成三种,其中分段分层适用于厚度略薄且有相对大的面积和长度的混凝土,该技术浇筑时从底层开始直到一定高度后便由第二层向后浇筑,该项技术能够浇筑数量极多的层数且不会有初凝情况在浇筑完成后的第一层出现;全面分层能够使裂缝情况的出现得到有效避免,即使裂缝已经形成也能够有效及时的进行修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3.3 对于施工裂缝的处理情况
在施工期间,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现有的裂缝问题。首先,对于微小裂缝,必须保持浇筑表面的清洁,并使用环氧浆液来补充缝隙。对于开裂程度明显的裂缝,就需要凿开缝隙,使其呈现出八字形的状态,然后用水泥对凹槽进行修护,用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修整。对本工程,在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防止裂缝的出现,通过加强振捣、二次抹面、设置冷凝管等方式来避免裂缝的出现。
3.4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作为堤坝施工程序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包含:混凝土的表层及中心温度不能出现超过20℃的温差值,对于有良好抗裂能力的混凝土构造应使其保持20~24℃范围内的温度。对于拆模期间的混凝土应保持外界及内部温度、表层与中心温度中的温差不超过20℃。
4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提升,建筑工程事业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施工单位需要对大体积施工技术加以重视,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进一步对施工流程进行有效规范,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义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分析[J].科技风,2019(4):102.
(作者单位: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综合建设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