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矿区发展的美好瞬间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nu_l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一项工作,只有热爱,才能干好它。热爱自己的事业,你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就会有更多的激情,就会觉得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你也就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是胡珍玲近日在一个通讯报道员培训班上授课时所说的。他现任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党委宣传部部长。


地层深处中国心  胡珍玲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摄影源于他第一次发稿见报带来的成就感。1984年,他首次在企业报上发表了一篇反映煤矿生活的散文《井下木棉花》,当时喜悦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由此他干劲倍增,经常采写新闻稿件,隔三差五见诸报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感觉文字表达不能满足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于是在坚持写作的同时,他又狂热地爱好上了摄影。1989年4月,在童亭矿地测科工作的他,在妻子的支持下,用攒了将近一年的工资,购买了一台海鸥牌单反照相机,并自己动手建造了暗房。在本职工作之余,只要有新闻的地方都出现了他的身影。在现场,他努力拍摄下每一个精彩瞬间,然后到暗房洗相片,一待就是一整夜,长年乐此不疲。


开心事  胡珍玲 摄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胡珍玲采写的新闻稿件及摄影作品发表得多起来,1997年,矿党委把他调入党委宣传部,专职从事摄影摄像和新闻报道工作。如鱼得水的他从此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摄影创作中。摄影是一项高雅的艺术,但也存在着辛苦和危险,用他的话说,“摄影有辛苦,有危险,更有快乐!”刚开始,胡珍玲的摄影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煤矿生活、工作中的点滴,从小在矿山长大的他深知煤矿工人的艰辛,于是他利用各种机会,到井下一线和工作现场进行采访、摄影、创作。他经常怀揣着相机,不知疲倦地走进施工现场,爬进不足一米的炮采工作面,或趴或仰或卧,屏住呼吸,一次次按下快门,真实记录井下矿工辛勤劳作的画面,向外界展示矿工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他拍摄的《地层深处中国心》《开拓者》《我的班长我的班》等作品,在首届海峡两岸等摄影大赛中获奖。


我的班长我的班  胡珍玲摄

  摄影光靠吃苦耐劳是远远不够的。胡珍玲说:“摄影作品反映的是摄影者的素养和对生活的感悟,功夫不在于按快门,而是善于用眼睛捕捉,用心感受。”有一年年底,童亭矿停产8天全面检修,工程量大,有更换天轮、大型绞车等设备一百七十余项。他感觉到这是个非常好的拍摄题材,就一直关注现场,不间断地去拍摄。得知更换主井天轮在星期六夜里12点,在家休息的他冒着小雪和凛冽的寒风,驱车50多公里赶到矿。他爬上爬下,踩高蹲低地拍摄,记录下了一幅幅煤矿检修工迎风冒雪检修的真实场景。他把这组摄影报道投寄到《中国能源报》等报刊发表,其中摄影作品《检修》在第四届中国煤矿艺术节“淮北矿业杯·全国煤矿职工摄影展览”中荣获三等奖。
  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拓宽摄影路子,吸取众家之长,胡珍玲自费购买了许多摄影方面的书籍,虚心向摄影前辈请教。他多次到合肥、平遥等地参观全国摄影展览,聆听解海龙、王瑶等著名摄影家的讲课;经常与同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创作理念,丰富自身艺术修养。他只要手握相机,总是用心构图,敏锐找寻趣味点,精心选择最佳视角,追求最美的视觉中心、生动的光质效果、得当的色彩感情、灵活的均衡处理、多元的形状表现。
  胡珍玲善于运用虚实对比、简化背景、安排空白、影调搭配等手段,力求拍摄对象鲜明、生动、完美,形成了自己超俗的风格。凭着自己的爱好和韧劲,几年来,他拍摄的近千幅新闻照片分别在《人民日报》《中国煤炭报》《安徽日报》发表。创作的《矿山情》《劳动者》《刚升井的矿工》《大喜日子》《检修工》等摄影作品多次在各类摄影比赛中入选、获奖并展出。他用自己的实力敲开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安徽省摄影家协会的大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矿山摄影家”。
  如今,年过五十的胡珍玲对摄影仍然痴迷。近几年,他不仅踏遍皖南、坝上、黔东南、甘南等地采风,拍摄了大量摄影作品,撰写的游记《难忘的甘南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苗族朗德上寨》《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和《中国画里乡村——宏村》《大运河畔,古镇窑湾》等,分别在《人民摄影报》《检察风云》《中国测绘》等报刊发表。现在,他还担任了企业的摄影协会会长,老年大学专职摄影教师。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淮北矿区的摄影事业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宏村南湖

  艺术简历
  胡珍玲:男,1964年出生,安徽省萧县人。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任党委宣传部部长。
  1987年学习摄影,擅长新闻纪实、人像、风光摄影,创作出一大批纪实和艺术摄影作品,发表作品上千幅,二十多幅(组)艺术摄影作品在省和全国性摄影比赛、展览中入选、获奖。
其他文献
一  湳澜村是依傍湳澜河的小村子,除了一两家外姓人,其他都是姓孙。湳澜小学的孩子们,就非常固执地把一个姓潘的女老师称作孙老师。她经常哭笑不得地纠正,我姓潘,叫我潘老师。孩子们很诧异,世界上还有不姓孙的老师吗?  孙姓人家在村里是绝对的大户,嫁出去的女儿要是受了婆家的气,会来家告状搬救兵。她的娘老子挨家挨户一招呼,全村的青壮劳力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儿,操着锄头、扁担、钢叉等家伙,组成浩浩荡荡的“娘家军”
期刊
太阳石的庇护  与太阳比温暖,你比阳光  更胜一筹。你的暖意  黑得发亮,亮得无形  用翻天覆地的姿势,从玄武纪  走到新世纪。入地八百尺  寻索你的踪迹,只是为了证明  一块黑石头,不比太阳逊色  对于我,你把光亮纯粹成  一条细细的黑线,和一张白纸  供我涂鸦,供我勾画  你的内质  与我瞳仁的颜色相同  不必点燃,抚摸长长的巷道  就能寻到温暖、光明的源头  你的庇护,让我死心踏地  变得黑
期刊
突 出  在煤矿的井下,煤和瓦斯  在人没有防备时突然冲出来  叫做“突出”  煤层压在岩石里  瓦斯压在煤层里  多少亿年了,它们动不了身子  喘不出一口大气,只要有一丝缝隙  只要有一个引子,它们走出来  带着积压了那么多年的火气  左冲右撞,燃烧,爆炸  成形只有几年的巷道  和人们几十年的血肉之躯  怎么能经得起呢  作为事故,突出带有颠覆性  在煤矿井下,突出是种大事故  它要冲毁支柱,
期刊
一  村东头有座老屋,属明清建筑,占地面积二百多平米,青砖飞檐,古色古香,分外精致,掩映在一片柳树林中。老屋正门为两扇木门对开,门面朱红色,尽管岁月荡去了它的艳丽,依然显示着尊贵与庄重。门槛为一块完整的白石条,上面光滑圆润,两侧斑斑驳驳,透过古老的痕迹,不难寻出,上面铭刻着多少荣辱与兴衰。  老屋是村里象征性建筑,也是骄傲所在。因为,从老屋的门槛上曾走出了两位状元,均在朝廷身居要职,显赫一世。  
期刊
2011年11月份,在昆明举办的全国煤炭系统首届现代刻字培训班上,我注意到竟然有几位女学员参加。我们知道“玩”现代刻字的人本来就很少,女同志更少,煤矿系统女书家更是少之又少。刻字是艺术,我说也是一个“体力活儿”,陈思羽就成为其中的一个。经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马铭兄介绍,我对她有了初步了解。陈思羽是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幼喜爱书画,擅长山水,勤耕不辍。她开合有度、闲散淡静、
期刊
父亲:  当那只追随黑色思绪的夜鸟  迅疾地飞过屋门前的山岗  我总会看见那一束束闪烁不停的星光  照亮昏暗幽深的井巷  在那数也数不清的光束里  我知道  有一束属于你——我的儿子  那是一束闪烁在地层深处的光  那是一束照亮乌金  也让乌金璀璨的光  那是一束护佑平安吉祥  也被平安吉祥召唤的光  儿子,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我在等你的那束光  照亮黑色的夜空时  也照亮我苍老的脸庞  母亲:
期刊
率性而为,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傅舟画室自名“滋兰轩”,在四川美院街对面501仓库的空间里,其实既无“兰”也无“轩”,真真实实的存在就只有一个“滋”字。滋者,滋养、耕耘之义也。兰轩不在,时代变迁,坚守中国传统书画的画家,其实已是一批理想主义者。  理想是一种诱惑,就像有人给傅舟写的评论:“作品总蕴含清新流动的气息,如春兰发于清晨,如秋菊摇落黄昏。”仿佛傅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评论要把人带向虚无,总
期刊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郭全忠先生,出生于河南新郑县,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喜欢书法。从1959年招工到平顶山煤矿,几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无论是当年那个羽扇纶巾的青年才俊,还是进入“古稀”的人生阶段,他一生拥抱着书法,审视着书法,思考着书法。他书法行、草皆宜,小楷最佳,多次在国内书展大赛中摘金夺银。这得益于其临摹百家碑帖的临池之功,也是他以性情融于笔墨的结果。录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郭全中 作  以风格
期刊
风中的蒲公英  时近正午,阳光洒向河面,水纹一波一波地泛着金光。看不见鱼,只见一束束水草在招摇,搅动一圈圈的光环,很像有无数条鱼儿依次调皮地游上来,打了个招呼,又迅捷地回到水底。  我往家里打了个电话,没人接。娘可能是出去了。这下好了,不用顾虑娘在家等着我了,她总是担心我一个人开车在路上的安危,几点启程,多久能到,都算计着,害得我常常要把时间多说一段。此刻,我想沿村南头这条小河走走,看看河岸上满坡
期刊
白岛先生  石来运半路出家插起阴阳旗,站稳脚跟后,半个魏榆城知名,不光白岸村红白喜事听他摆布,断不了还来蛤蟆车请唤,不知是城里哪个头头脑脑或者老板。蛤蟆车是白岸村人对小卧车的形象代称,多年前有身份的人出门骑马坐轿,现在讲究坐蛤蟆车,屁股后冒黑烟。石来运的老子骑马,石来运坐蛤蟆车,都算得上白岸的名人,这是近些年才有的说法,“四清”前没人知道他们是父子,他们不一个姓,不住一个村。  石家是白岸坐地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