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我在乐业县民族中学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应用阅读入手培养语感,课外阅读等,综合运用英语,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农村中学较之城市中学在资源配置上差距很大。城市学校设施齐全、资料丰富、师资强,而农村学校在各条件上正相反,并且农村小学普遍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课,因此教师反映用标准课时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现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谈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明确阅读能力,改变观念,注重方法
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当今社会,国际交往频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人们常需要用英语阅读书刊、杂志、信函、电传、电报、报告、使用说明书及广告等。并且,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获取信息和交往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英语是国际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所以,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阅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
目前农村中学生接触英語材料大都只有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相当有限。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和创造能力。接受能力:指了解课文提供的事实和创作意图。阅读首先是一个感觉的过程,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来刺激读者产生感知和理解,读者对语言符号做出区别新的视觉反应,眼睛随着符号移动,同时感知某些符号,产生一个单词辨认过程。解码能力:指对课文内容,包括句子﹑词语的理解。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仅能辨认语言符号而不能理解是不够的。创造能力: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看法。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行为,是由阅读者以书面符号线索为基础重新建立意义的推理活动。如果不具备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所提供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价和运用,也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口吃个胖子,一蹴而就,它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至于每节课阅读时间的长短、题型的选择、是否补充习题等,可根据课堂实际,由教师决定,随机安排。
2 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又一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目前随着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关英文的课外读物相当多,但在农村,学生接触的不多且不对口,对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阅读材料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次序渐进,学生初次脱离课文,阅读课外材料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他们既渴望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新大陆、猎取新知识,又发现新材料中有不少他不熟悉的句型、单词和词组,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查词典则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得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索然,最后将材料速之高阁,不了了之。那么,难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读物的难易一方面是生词量,另一方面则是句型。要求初二学生过分地扩大词汇量是不现实的,但如能多看些句型变化较多的读物则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所以我认为取材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我向学生推荐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词汇量在100左右,生词率不超过2%,然后逐渐向一些短篇的童话故事系列集过渡。另外,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就这样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大;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对初二学生来说,首先必须打好初一阶段的培育关和拼读关,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拼读,认读能力,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为阅读做好准备,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空谈。另外,阅读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再现,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起到巩固作用。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粗读、猜测词义、句意揣摩等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农村中学较之城市中学在资源配置上差距很大。城市学校设施齐全、资料丰富、师资强,而农村学校在各条件上正相反,并且农村小学普遍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课,因此教师反映用标准课时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现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谈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明确阅读能力,改变观念,注重方法
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当今社会,国际交往频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人们常需要用英语阅读书刊、杂志、信函、电传、电报、报告、使用说明书及广告等。并且,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获取信息和交往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英语是国际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所以,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阅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
目前农村中学生接触英語材料大都只有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相当有限。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和创造能力。接受能力:指了解课文提供的事实和创作意图。阅读首先是一个感觉的过程,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来刺激读者产生感知和理解,读者对语言符号做出区别新的视觉反应,眼睛随着符号移动,同时感知某些符号,产生一个单词辨认过程。解码能力:指对课文内容,包括句子﹑词语的理解。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仅能辨认语言符号而不能理解是不够的。创造能力: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看法。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行为,是由阅读者以书面符号线索为基础重新建立意义的推理活动。如果不具备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所提供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价和运用,也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口吃个胖子,一蹴而就,它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至于每节课阅读时间的长短、题型的选择、是否补充习题等,可根据课堂实际,由教师决定,随机安排。
2 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又一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目前随着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关英文的课外读物相当多,但在农村,学生接触的不多且不对口,对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阅读材料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次序渐进,学生初次脱离课文,阅读课外材料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他们既渴望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新大陆、猎取新知识,又发现新材料中有不少他不熟悉的句型、单词和词组,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查词典则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得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索然,最后将材料速之高阁,不了了之。那么,难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读物的难易一方面是生词量,另一方面则是句型。要求初二学生过分地扩大词汇量是不现实的,但如能多看些句型变化较多的读物则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所以我认为取材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我向学生推荐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词汇量在100左右,生词率不超过2%,然后逐渐向一些短篇的童话故事系列集过渡。另外,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就这样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大;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对初二学生来说,首先必须打好初一阶段的培育关和拼读关,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拼读,认读能力,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为阅读做好准备,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空谈。另外,阅读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再现,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起到巩固作用。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粗读、猜测词义、句意揣摩等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