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前中国社会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三个层面对整个国家的主流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很高的期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炉,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又是对现实社会的积极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和倡导,可谓正当其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可谓正中时弊。 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
  总体来看,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精神、价值资源、时代特色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首先,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自古以来积极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未来中华民族新的精神力量的铸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首先来自传统,来自历史,中國数千年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无论是辉煌的古代历史,还是屈辱的近代遭遇,都成为中国人民爱国奋发的精神源泉和深层动力。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来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历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在经济发展位居世界前列之后,中国则面临着更大的精神挑战,未来的发展要求我们整个社会要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整合、提炼和引领。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又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源和基础,可以说,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级目标。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具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因素和民族精神,又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价值品格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一方面,它所提炼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史纵向发展中永恒的价值诉求的真实反映,也是植根于广大民众的价值共识的反映, 它揭示并反映着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它也是世界横向存在的共通的价值理念,如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公正、富强、和谐等日益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写照,又表现出未来中国的价值提升。 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思想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综合反映,同时拥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引领人们净化心灵,追求卓越。改革开放以来,被激活的传统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新价值观,以及融合了部分西方有益的价值观,在平衡中国人追求自身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了精确的概括和欠当的表述。 此外,在当前我国价值信仰体系崩坏严重的背景下,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价值共识的重提和提升,反映人们对世界、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并以此影响和提升着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成为人们思想精神上的"魂”。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又面向世界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建设,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保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而且对于塑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中国的精神形象,以及决定中国在未来世界的文化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的规定,是立足于社会层面提出价值目标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会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
  具体而言,首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理想层面论述中国人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追求。四个概念中,有中国自古对理想国家的描述,也有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追求,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相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九大之后,这四个概念之外加入了一个"美丽”,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价值体系,而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不断丰富的开放式的价值体系。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目标层面论述中国人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追求。这四个概念,更体现出中国社会价值目标的现代品格,反映了包括社会制度、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诉求和体现。 如果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中国要到哪里去,揭示了民族复兴的目标,那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建设何种社会,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基。
  再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取向层面论述中国人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素质的追求。这四个概念体现了几个关系,即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与个人的道德和生活价值观相联系,属于调节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规范。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它们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准则。爱国体现社会公德,敬业突出职业道德,诚信彰显人伦道德,友善重在个人品德。对国家的忠诚使得公民爱国,对职业的热爱使得公民敬业,对家庭社会的关怀使得公民诚信,而对他人的友好使得公民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观照
  上文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主要是从其思想源泉和内在关系方面进行的,是正向阐释。 众所周知,很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产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产生,更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个概念。其实,从历史来看,富强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地位也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变化。 从党的七大提出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到十三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到十八大把"富强”置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首位并写入党章,再到十九大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加上"美丽”,可以看出, 是由于客观现实发生了变化——中国许多方面已经翻天覆地,尤其是从传统农业大国晋身为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由此可见,将富强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位,是基于深刻的历史考虑和现实考虑,是中国人民自从近代以来的全民梦想。
  民主、文明是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虽然与西方国家的民主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民主的类型有很多种,中西民主殊途同归,最终是让广大人民中的多数人当家做主。 因此,将民主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位,既是标榜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性质,也是强调未来我国民主发展的必然性。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文明同时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国家追求和公民追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民素质有待提升,尤其是在国际社会上,频频爆出国民素质较低的问题。 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大闹机场、偷窃马桶等诸多社会公共事件,主角都是中国国民。 因此,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趋提升,也要求全体国民有"大国国民”的担当和责任感。 因此,文明就成为整个国家的一种价值追求。
  和谐是国家层面的第四个概念。 和谐是一种相对理想化的追求,但同时也是在当前我国社会出现诸多不和谐因素背景下提出的改变策略。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激烈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频发,尤其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征地、暴力伤医、报复社会、恐怖主义等问题,常常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和谐状态加剧。 在此背景下,倡导社会和谐,有效化解和减少各类社会矛盾,不仅是国家治理层面的需求,更是全民的期盼和愿望。
  从社会层面来看,由于我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没有改变,社会的自由度相对较小,政府治理的范围和深度远超实际需求,因此, 提升社会的自由度,不仅可以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也可以有效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让更多的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来, 从而逐步营造社会自由度相对较高的公民社会。
  平等和公正是一个正常国家应该具有的理想状态,也是普世性的价值取向。 无论东方還是西方,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都是人人向往和追求的。 但是,反观今日之中国社会,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十分常见。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人人平等,但有人是高人一等的平等”,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特权盛行的社会,这种不良习气至今仍然广泛存在于很多人心目中, 尤其是很多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这种特权思想和意识更甚,他们总是自觉高人一等,对于很多底层民众横加欺侮。 不公正现象则主要存在于社会资源的分配方面。 前段时间有人撰文批驳明星天价片酬,很多辛辛苦苦创造社会财富的人,一辈子努力奋斗抵不过明星一部影视剧的片酬。 其实,这种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在当前我国社会层面较为广泛地存在着,这也是十九大对我国的社会矛盾做出了重新判断的重要原因。
  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的根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尤其需要强调法治思维,奉行法治手段,建设法治社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治的根本就是要依靠宪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治理国家,确保宪法的最高权威。从现实历史来看,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很多不破坏法治的问题,比如近年来收到广泛关注的聂树斌等冤假错案,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脚踏, 更让很多普通民众对于国家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强调法治,是带有明显的导向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爱国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情怀和对一个国家的最朴素情感。当前,爱国是社会主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背叛国家、出卖国家、颠覆国家的行为和现象,对国家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近年来国家明显加大了间谍罪等损害国家利益行为案件的侦破查处力度。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职业方面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最低要求。我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离不开任何一个公民的努力,只有公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到更好,那么国家和社会才能更好。 诚信友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前者强调公民与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处理,后者则主要强调公民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处理。从诚信方面来看,正是由于失信行为频发,且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失信行为的惩罚,以此强化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强调诚信。 友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公民个人修养的体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的基本要求。
  作者简介:辛晓雅(1992.4—),男,汉族,籍贯:广东省雷州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 硕士学位,专业: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文化艺术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近代后,依靠三纲五常为纽带维系的宗法社会逐渐解体,近代婚姻法制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落后的宗法意识仍然束缚人们的思维和习惯,新兴的西方权利意识与传统家族制的对抗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此时社会上的婚姻纠纷问题正是这种矛盾的体现,民国初年的婚约纠纷处理裁断较之传统社会已大不相同。  【关键词】:清末民初 《申报》 婚姻纠纷  民国时期,随着婚姻法的近代化发展,对于婚姻纠纷问题的处理发生了
期刊
【摘要】:幂姆是用来形容文化传播的一个基本概念,我可以理解为文化的传播就是通过幂姆的自我复制实现的,在对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理论进行探讨,其中幂姆论是一种重要的参考依据,也同样可以被看作是互文性产生的一直媒介。本文将从古典诗词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如何利用幂姆分析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学互文性研究体系。  【关键词】:幂姆 文学作品  一、引言  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的
期刊
这部名为《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的电影十分发人深思,它是由邓康延导演所导的一部纪录片,它有着十分真实的画面,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了解中国教育仍然有着很多的缺陷,如农村教育与城市的极度不平衡,学生们饱受题海战术,却没人任何的生活自理能力等等,是什么让中国教育变成了这样,是谁让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痛苦?  我所选择的这一部分叫做《天梯—寒门学子的出路》,我感到了中国教育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写作手法的分析了解鲁迅先生的语言特色,分别;借用其对阿Q该人物的描写来展现其辛辣反讽的语言特色,借其对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描写来突出其简约的白描这一语言特色。从这两个特点出发分析其在文学史上的高超造诣。同时,通过分析其著作,了解封建社会的人民的麻木、愚昧和无知。  【关键词】:鲁迅文学 语言特色  一、引言  鲁迅文学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下,显得独特又有魅力,他娴熟地运
期刊
【摘要】:我国在古代历史上,文化及科技等各方面一直属于较为发达和先进的国家,尤其是文化对周边的国家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汉代文化影响力较强,被日本民族吸取相关知识和文化精髓。尤其是佛教是在汉朝时期传入中国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日本佛教受中国佛教重大影响,发源于中国,属于北傳佛教,但却表现出一些不同特点。佛教与日本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较为有本土特色的佛教文化传承。  【关键词】:日本 佛教 中国
期刊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深化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重要组成。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党建在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強国有企业的党建动力机制研究是党建工作面临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新形势 国企党建 机制研究  一、前言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形成了新时期的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发展,并实现了两次思想史上的重大飞跃,为中国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道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仍然坚持马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法治、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然而一些党的干部不良的工作作风逐渐浮出水面,给党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党正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风险,因此必须把党风建设尤其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西藏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援藏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西藏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实现西藏社会的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民族教育政策的实施,体现中央对西藏教育的极具重视,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  西藏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援藏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西藏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实现西藏社会的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民族教育政策的实施
期刊
【摘要】:松江画派作为明代晚期出现的重要绘画流派,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加速了越来越程式化的“吴门画派”的消亡。松江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真正意义上确立了文人画与职业画之间区别的理论体系。这与董其昌深厚的禅宗学识密不可分。“松江画派”董其昌的绘画思想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可谓是“吴门画派”文征明的“利家”与“行家”的发展与衍生。明代后期的政权腐朽与思想固化,士大夫阶层为了寻求变革将思想与佛教的禅宗相结合,得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