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理论在《外国小说赏析》中的运用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需要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建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湖北省基础教育要求的选修课程,形成既有特色又符合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体系;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根据教学实际在各学科推进深度教学,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深度教学理论在《外国小说赏析》中的运用。
  一、深度教学与外国小说阅读的契合点
  郭元祥说,深度教学不是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而是要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深度教学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教学,是发展性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发展性,其特征就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而外国小说阅读正好是这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最好的场所。外国小说作为一门选修课,虽突出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但更在基础性和语文素养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教材的板块设计:阅读(精读、略读),话题(基本话题、拓展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能较好的实现深度教学的4R理论的运用,四个板块的教学对丰富性、严密性是最好的解读,而外国小说的内容掌握、主题提炼、形式多样,又密切与学生的汉语知识相识记、勾连、冲撞、重组,这也是对深度教学的回归性、关联性较好的运用。
  2.选修教材立足于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的统一,着眼于培养当代高中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阅读外国小说的基本能力,着重从鉴赏的角度,分别从旨趣探究、意境的把握、声韵的感受、形象的解读、结构的把握、情趣的品味为鉴赏点,引导学生从所选的名篇学习实践中,形成鉴赏经验,获得鉴赏门径,形成语文素养;或着力从欣赏的角度,使学生具备阅读小说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其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提高鉴赏能力,培养格调的审美情趣。
  3.课程标准要求,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我们不能忽视高中学生面临着沉重的高考压力,加之长期浸润在制度化教育语境中养成了非自主选择、非自我设计的学习习惯。而深度教学在外国小说欣赏中运用较能很好地解决选修课的“多”和“专”这个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深度教学在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实际运用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基础教育整体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离实现新课程的改革目标还有很大距离。目前教学现实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缺乏情感深度,知识教学缺乏智慧深度,师生关系缺乏交往深度。而深度教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深度教学是教师在深刻理解自己学科的前提下,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把课堂变为一个师生交往对话的场所的教学。
  1.如何把握教材的新思路
  作为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增加了许多新的文学要素。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再如“事实并不等于真实”,“结构是一个容器”,“延迟”等。那么这些新元素不仅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而且对于好多老师也很陌生,从话题的角度看是很清楚,而一旦到了具体的文本就出现了模糊。譬如在第五单元中“摇摆”的概念,按照教材所说“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之一。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以及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如河流一般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常常就是摇摆的过程。我们抽去小说的内容去看纯粹的结构时,我们将会发现,那是一个经过若干次摇摆之后留下的曲折、回绕、反反复复的图形。不管这个图形多么复杂,它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摇摆组成的。而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这里所说的摇摆即可理解为为高潮做铺垫,让情节跌宕多姿,没有把它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来认识。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我认为还是应首先尊重新的学术成果,让学生从外国小说的角度结识这些概念,当然要试着联系相应的常用术语进行比较,让学生灵活掌握,同时提醒在高考备考中应按照高考要求来理解。
  2.让学生尽快培养阅读外国文学的“气场”
  文本有部分是节选,而且相当部分作家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没有闪现过,如蒲宁、戈埃罗、伯尔等等,对一些流派不清楚,对小说的背景不清楚,对一些文本提到的物象更难以理解。那么我们怎样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内容呢?深度教学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而且要站在智慧的立场和高度上审视和把握知识。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外国小说赏析》这本教材扩充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兴趣,以增加其“气场”。
  1)加深对外国小说文化意义的理解,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的其他的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能够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审视作品,学会尊重、理解外国小说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
  2)能够分析小说对一些问题的表述,这些问题包括人性、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等,思考它们在当时和当今的文化背景中表述出来的不同意义。理解小说所展示的人类生活的永恒问题以及作者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并能够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恰当评价。
  3)能够判断外国小说的类型,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小说的特征,学会运用不同方法阅读和阐释不同类型的小说。认识到小说可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分析虚构类小说的能力。
  4)学会把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和评价。能有意识地利用有助于理解小说意义的文学要素来分析小说。认识到正确的解读可能不只一种,理解小说形象和意义具有可以多元阐释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化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运用各种策略对具有多重含义的小说进行细致研究和评价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珍惜这本《外国小说欣赏》突破了传统的知识范畴与欣赏视角,吸纳了西方小说评论的新知识,体现了现代小说阅读与欣赏的新思维的优点。运用深度教学这个教学前沿理论,扎实推进高效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奠定终身阅读的好基础。
其他文献
侍萍,这个在流年中往来顾盼的女子,如此柔弱,却又如此坚强。  她是柔弱的,在周公馆与周朴园的相遇让她的心为之颤动,情不自禁的引导着周朴园一步一步认出了自己,面对着这个断送了她的青春,她的爱情,她的幸福的男人,她还是旧情难忘,难忘那段两情相悦的花荫下的岁月,难忘一起度过的幸福美好的恋爱时光,难忘绣着朵梅花的绸缎衬衣,屋子里的家具的摆放,和那常年闭着的镂刻窗扉,这个念及旧情而忍不住蓄满了眼泪的女人,也
期刊
我们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万卷书,记生活感  中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缺乏思想,内容枯燥,主要原因就是腹中货太少。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强积累: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写作材料。首先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养成写生活札记、写观察笔记、写日记的习惯。其次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坚持写读书笔记。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
期刊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论证方法,但在实际的写作中对这种写作方法的使用总是不能尽人如意。比如下面这段议论文字: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一点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这
期刊
传统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作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而忽略了学生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人。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相比一个很重要的差别是关注学生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将语文这个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发挥出来,用人文精神去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层级和知识水平。我在本文中主要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用
期刊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真爱生命”中的“精神支柱”板块的课文。本文侧重表现作者沉思感悟的过程,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理解。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哲理散文《我与地坛》,学生对这部作品不太熟,为了突出课堂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我把教学目标预设为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引申到对人生的思考,预设课堂重点为分析人物形象,课堂高潮为对“生命”这一永恒话题的个性化解读。  第一课时,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我与地坛部
期刊
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经典范文,受到其浓浓真情的熏陶和感染,并且从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开始作文,但对作文而言,想说声爱你真的不容易,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的心声。  诚然,我们的孩子从生下来不久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从小就学习各种文章,我们又是生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且是诗的国度,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一听到作文就谈“虎”色变呢?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练达即文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许道出其中的一些
期刊
这学期高一教苏教版必修一时,上《沁园春·长沙》,讲到“怅寥廓”时,我问这个“怅”怎么理解?有一个女生说课本下面“怅寥廓”的注解为“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寥廓”课本解释为“高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那么,“怅”应理解为“惆怅感慨”。这时,班里平时发言比较积极的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怅”“理解为“惆怅”不太符合这首词的意境。你前面不是说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
期刊
外交辞令,指的是适合于外交场合的话语。借指客气、得体而无实际内容的话。所以“外交辞令”往往被称为“没有错误的废话” 。但是,巧妙的外交辞令,不仅能够展示个人魅力,也能够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严。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秀的外交辞令样本,《左传》堪称其一。《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与《春秋谷粱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为孔子的《春秋》作注的著作。汉代以前,三传地位相当。但汉代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按照以上要求,如何对优秀作品的语言进行品味、形成良好的语感呢?新课程高一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了三篇优美的散文,特别是多次选作高中课文的《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可以作为例子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知道《荷塘月色》历来就以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
期刊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不能好高鹜远和空洞无物。在学生还没有熟悉文本的时候,思维时机还未到来,就性急地提出一些拓展类的问题,这会让学生一下子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另外,语文课堂提问也应避免星雷声大、雨点小的提问方式,应付式的提问,看看时间不够了,敷衍了事,不深入了解学生所思,让学生在无谓的问题上浪费时间,而又难以达到思考的目的,同时会使课堂陷入混乱无序的情形。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深入浅出,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