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趣是语文层进性阅读教学的支撑点,是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搭建交流平台,增进学生的对话兴趣和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学习,在趣味中与文本对话,在与文本的层进性阅读中,获得知识,熏陶情感。情是杠,趣为杆,撑起阅读一片天。
【关键词】情趣;层进性阅读;支撑点
语文是情感性和感悟性很强的学科。而情趣阅读是语文与文本对话的显著特征。“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层进性阅读指学生通过阅读和感知,获取理性情感信息。而情趣教学,是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学习,在趣味中与文本对话,进行层进性阅读。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增进学生的对话兴趣,使情趣成为语文层进性阅读教学的支撑点。
一、挖掘教材情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白居易亦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情”的心灵内化,学生才能接受“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子,发现学生情感的突破口,用情感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因此,我常常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富有情感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情感中求知,在求知中感悟,达到与文本对话的层进性语文学习。
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一文,是故事性和情感性很强的一篇小说。课文主要写在黎明时分,山洪突然爆发,惊慌失措的人们纷纷拥向北面一座窄窄的木桥逃生。在场面非常混乱之际,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支书挺身而出。他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指挥人们有序过桥。可是在此期间,他一直阻止一个小伙子过桥,要小伙子排到队伍的最后面。在最后只剩下老支书和小伙子时,老支书又要小伙子先上桥,在彼此推让中两人都被洪水吞没了。文章并未点明两者的关系,却在故事结尾说洪水退后,有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去祭奠两个人,一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
在开始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先让孩子说说他们所理解的意思。然后,我让孩子走进文本,朗读课文内容。等孩子们与文本进行第一次对话后,我再问孩子对课题《桥》是否较之前有了不同的理解。孩子们纷纷点头。然后我又问为什么老支书要阻止那个小伙子过桥。孩子们再次把眼光投向课本。就这样,我引导着孩子们不断走向文本,与文本一次次对话,进而理解到那小伙子就是老支书的儿子,深切感受到老支书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用自己的高尚品质给人们筑成了一座希望的生命之桥。
又如《穷人》是一篇语言朴实无华的文章,却表现了一对穷人夫妇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渔夫和桑娜这一对穷人夫妇的高贵品质,在设计教学时我便抓住品词析句的方法进行学习。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桑娜是一个勤劳的女主人这个特点,我让学生仔细阅读描写桑娜家里的那段文字,通过品味“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五个孩子在暴风声中安稳地睡着”等词语和词组来感受人物特点。为了体会夫妇俩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我让学生细品渔夫打鱼回来后与妻子的对话,抓住文中两处出现含义不同的“沉默”一词感受它们表达着完全不同的意思,还有渔夫知道邻居西蒙死后决定把两个孩子抱过来抚养说的这句话“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让孩子们从“熬”字体会到渔夫坚强、善良,宁愿自己挨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还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穷人夫妇的对话,加深理解人物的品质特点,最后让孩子们续写故事,感受人性的美。孩子们对续写故事产生极大的兴趣,每个孩子都展开丰富的想象,但主题都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传播着真善美。
教学这一课,我抓住主人公的美好品质,在“阅读”和“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阅读”和“感悟”并举,有机融合,阅读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阅读,一步步引导学生懂得要表现人物的特点,就要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我想层进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让挖掘教材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文本,从中去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吧。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思维兴趣
以情激趣,使孩子产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之中学习,阅读的创造潜能将会大大激发。如教学《放弃射门》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前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足球比赛最激烈的是什么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呼啦啦地说:“射门!”紧接着,我继续问:“可是有人却在临近射门时却放弃了这个机会。你知道为什么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打开课本看起来。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又抛出这一个问题:“福勒就这样放弃射门,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机会,你认为他这样做对不对?”教室里顿时沉默,陷入思考中,然后一只只小手手举起来……就这样 ,这一节课都在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中进行着。
而对那些距离时间久远的或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未能达到的课文内容,我则借助资料或画面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为了让孩子们透彻理解文中描写泸定桥是天险及红军战士英勇奋战,攻下天险,夺取胜利的壮烈场面,我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剪辑相关的影片,让孩子们在文字领悟和画面感观中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但更重要的是我带领着孩子们走进文本,通过品词读句,感受到大渡河的险和红军战士的勇。
又如教学《月光曲》,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播放相关的音乐来辅助课文教学。在教学时我也找到《月光曲》的音乐,结合课文欣赏乐曲,理解课文重点语段。我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潜心读文,从文中的语句描写去揣摩人物的思想情感。如描写穷兄妹俩的对话,我要学生从读中细细品味哥哥和妹妹的体贴善良、互相关心,要学生“披文以入情”“潜心会文本”“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一节课下来,我发现我和学生们都有全新的一种感受。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以后怎样读书,怎样学语文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首先要解读好文本,钻研透文本,把握住文本,才能胸有成竹,“近乡情不怯”,才能引导学生们在情境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语言文字的美。
三、搭建交流平台,增进学生对话兴趣
对话,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常见的交流形式。但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却不常出现。很多时候的课堂,基本是“一言堂”——即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听长”。而生生对话,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我在学生初次阅读课文后,便提出“你喜欢‘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和“在你的学习或生活中,你听到最多的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两个问题,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学生们都陈述着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一节课都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进行着,在激烈的爭论和专注的倾听中,学生们明白了课文结尾的含义。
情趣,是语文层进性阅读教学的支撑点,在充满情趣的教学中,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的人文趣味和文化精神,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层进性阅读中,获得知识,熏陶情感。情是杠,趣为杆,撑起阅读一片天。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通讯.
[2]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关键词】情趣;层进性阅读;支撑点
语文是情感性和感悟性很强的学科。而情趣阅读是语文与文本对话的显著特征。“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层进性阅读指学生通过阅读和感知,获取理性情感信息。而情趣教学,是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学习,在趣味中与文本对话,进行层进性阅读。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增进学生的对话兴趣,使情趣成为语文层进性阅读教学的支撑点。
一、挖掘教材情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白居易亦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情”的心灵内化,学生才能接受“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子,发现学生情感的突破口,用情感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因此,我常常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富有情感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情感中求知,在求知中感悟,达到与文本对话的层进性语文学习。
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一文,是故事性和情感性很强的一篇小说。课文主要写在黎明时分,山洪突然爆发,惊慌失措的人们纷纷拥向北面一座窄窄的木桥逃生。在场面非常混乱之际,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支书挺身而出。他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指挥人们有序过桥。可是在此期间,他一直阻止一个小伙子过桥,要小伙子排到队伍的最后面。在最后只剩下老支书和小伙子时,老支书又要小伙子先上桥,在彼此推让中两人都被洪水吞没了。文章并未点明两者的关系,却在故事结尾说洪水退后,有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去祭奠两个人,一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
在开始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先让孩子说说他们所理解的意思。然后,我让孩子走进文本,朗读课文内容。等孩子们与文本进行第一次对话后,我再问孩子对课题《桥》是否较之前有了不同的理解。孩子们纷纷点头。然后我又问为什么老支书要阻止那个小伙子过桥。孩子们再次把眼光投向课本。就这样,我引导着孩子们不断走向文本,与文本一次次对话,进而理解到那小伙子就是老支书的儿子,深切感受到老支书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用自己的高尚品质给人们筑成了一座希望的生命之桥。
又如《穷人》是一篇语言朴实无华的文章,却表现了一对穷人夫妇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渔夫和桑娜这一对穷人夫妇的高贵品质,在设计教学时我便抓住品词析句的方法进行学习。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桑娜是一个勤劳的女主人这个特点,我让学生仔细阅读描写桑娜家里的那段文字,通过品味“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五个孩子在暴风声中安稳地睡着”等词语和词组来感受人物特点。为了体会夫妇俩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我让学生细品渔夫打鱼回来后与妻子的对话,抓住文中两处出现含义不同的“沉默”一词感受它们表达着完全不同的意思,还有渔夫知道邻居西蒙死后决定把两个孩子抱过来抚养说的这句话“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让孩子们从“熬”字体会到渔夫坚强、善良,宁愿自己挨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还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穷人夫妇的对话,加深理解人物的品质特点,最后让孩子们续写故事,感受人性的美。孩子们对续写故事产生极大的兴趣,每个孩子都展开丰富的想象,但主题都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传播着真善美。
教学这一课,我抓住主人公的美好品质,在“阅读”和“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阅读”和“感悟”并举,有机融合,阅读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阅读,一步步引导学生懂得要表现人物的特点,就要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我想层进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让挖掘教材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文本,从中去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吧。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思维兴趣
以情激趣,使孩子产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之中学习,阅读的创造潜能将会大大激发。如教学《放弃射门》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前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足球比赛最激烈的是什么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呼啦啦地说:“射门!”紧接着,我继续问:“可是有人却在临近射门时却放弃了这个机会。你知道为什么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打开课本看起来。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又抛出这一个问题:“福勒就这样放弃射门,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机会,你认为他这样做对不对?”教室里顿时沉默,陷入思考中,然后一只只小手手举起来……就这样 ,这一节课都在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中进行着。
而对那些距离时间久远的或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未能达到的课文内容,我则借助资料或画面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为了让孩子们透彻理解文中描写泸定桥是天险及红军战士英勇奋战,攻下天险,夺取胜利的壮烈场面,我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剪辑相关的影片,让孩子们在文字领悟和画面感观中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但更重要的是我带领着孩子们走进文本,通过品词读句,感受到大渡河的险和红军战士的勇。
又如教学《月光曲》,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播放相关的音乐来辅助课文教学。在教学时我也找到《月光曲》的音乐,结合课文欣赏乐曲,理解课文重点语段。我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潜心读文,从文中的语句描写去揣摩人物的思想情感。如描写穷兄妹俩的对话,我要学生从读中细细品味哥哥和妹妹的体贴善良、互相关心,要学生“披文以入情”“潜心会文本”“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一节课下来,我发现我和学生们都有全新的一种感受。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以后怎样读书,怎样学语文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首先要解读好文本,钻研透文本,把握住文本,才能胸有成竹,“近乡情不怯”,才能引导学生们在情境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语言文字的美。
三、搭建交流平台,增进学生对话兴趣
对话,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常见的交流形式。但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却不常出现。很多时候的课堂,基本是“一言堂”——即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听长”。而生生对话,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我在学生初次阅读课文后,便提出“你喜欢‘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和“在你的学习或生活中,你听到最多的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两个问题,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学生们都陈述着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一节课都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进行着,在激烈的爭论和专注的倾听中,学生们明白了课文结尾的含义。
情趣,是语文层进性阅读教学的支撑点,在充满情趣的教学中,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的人文趣味和文化精神,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层进性阅读中,获得知识,熏陶情感。情是杠,趣为杆,撑起阅读一片天。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通讯.
[2]小学语文教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