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数学活动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yr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发展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新趋势,是素质教育研究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呢?在此,以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为例加以讨论。
  一、数学活动设计要凸显学生的已有经验
  就小学数学教学中“长方体的认识”来说,其教学活动方式可以选择从面或从棱开始研究,甚至可以将面与棱结合起来一起研究。不管哪条途径,既要充分关注学生对平面图形研究的已有经验,更要凸显学生从平面图形转向立体图形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充分暴露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主动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发思考。也就是说,只有经历了感知、思考和表达的过程,才能获知客观事物的现象,才能获得现象与外部联系的认识。
  从学生的学习空间与几何内容来看,小学阶段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节点是“几何元素”,如长、宽、高的介入。学生要经历两个跨越:一是几何思维的水平要实现从视觉水平向分析及非形式化演绎水平的跨越;二是要从对平面图形的研究转向对立体图形的研究。
  通过对后续学习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个过程的重要价值。表面积的学习仅仅是平面图形面积的累加,还没有脱离平面研究的范畴;到了体积的学习,就已经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这个变化的根源就是“高”的出现引发了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
  因此,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笔者没有按以往的教学经验——从面开始研究,而是选择了从棱的研究入手。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从平面图形的学习跨越到立体图形的学习,从而引发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思考。
  二、数学活动要触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尤其是归纳推理的过程,从中积累经验,为学生将来的发明和发现奠定基础,这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出的初衷。这说明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看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中的“活动”和“经验”共同强调了学生要亲身经历发现和发明的过程,在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而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本质就是创新性思维。数学教学活动应为学生的“发现”“发明”等创造性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在体验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进而为将来的发现和发明等创造性活动奠基。
  三、数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标提出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绝不是数学活动和经验的累加,而是赋予了活动和经验新的内涵,经验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在实践中,笔者从一开始追求活动的数量和活动的时间,到后来开始反思活动内容,反思自己对活动时间和方向的把握,对活动与经验的关系产生了新的认识。即要围绕核心活动,让学生从活动过程中经历暴露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一是活动前要有独立的思考。活动前,教师可向学生布置这样两个独立思考的问题:你想用什么样的材料搭建长方体?搭完之后你发现长方体有什么特點?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能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名称及数量上悉知长方体的特征。也就是说,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都达到了视觉思维的层次。大部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分析水平已达到了较高层次,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对“棱的关系”缺乏有意识的关注,而且也没有认识到“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即使那些能正确写出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学生也是如此。由此可以判断,这些学生在研究立体图形时的思维水平还停留在视觉层面,也就是只关注到了棱、顶点和面这些平面上看到的元素,而没有关注到棱与棱之间的关系、面与面之间的关系和面与棱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研究立体图形时,其思维水平还处于视觉层面,缺乏更“立体”的独立思考。
  二是在活动中进行独立探索。在独立探究环节,教师往往只对学生主动提出的要求进行回应,只做支持性的帮助,没有尽可能地去避免倾向性的指导。所以,独立探究要避免学生之间数学活动经验的相互干扰,要尽可能地暴露学生的原始经验。
  三是展示活动过程。在展示环节,需要更多展示学生活动的过程,因为活动过程更能反映出学生的认知困惑和思维特点。
  四是活动后要有独立反思。学生经历独立操作后,在展示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说说拼的过程,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同时,要让学生展示用不同素材拼成的长方体的差异,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体验从关注单一的一组棱,到关注三组棱之间的关系对长方体形状的影响。也就是关注棱与棱之间的“关联”,这种关注即体现了思维水平的提升。
  五是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和应用数学活动经验。如帮助学生在用纸糊长方体的活动中“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直觉,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从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层次来说,就是运用图形的特性来解决几何问题,利用图形的特征或要素来分析图形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长方体的长、宽、高的特征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关注图形性质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特性和关系解决几何问题,从而实现几何思维水平的提升。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核心素养的提出,数学课程学习中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更要设计好教学活动,让知识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思维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经历人类发现、发明的整个过程,像发明家、数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当这样的经验积累得足够丰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1]。在此将以初中“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第一课时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借助希沃易课堂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主要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受精作用,是
一、说“互联网 教育”  早段时间,长沙教育有两件大事备受关注:一是“星城杯”教师教学竞赛,二是第四届“魅力教师”评选。前期网络预热,现场网络直播,教师们即使去不了现场,轻点手机,所有动态尽在掌握,运气好的,留言互动后还获得了幸运礼物。于是不少人感慨,教育牵手互联网,果真更加地“高大上”。  而除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关于互联网教育的一些数据,更充分彰显着它的魅力。如:2015年,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市场
[摘 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以区域“非凡城市,智慧园区,适合教育”工作目标为指引,以“翰林家学院”校本课程为依托,着力实践全学科阅读,深入探索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重构教与学的生态路径,开拓儿童阅读的“智能新时空”。  [关键词]立德树人;校本课程;全学科阅读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个建议》中提到阅读的意义,即“让
[摘 要]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架构中的重要一环。以本学段和跨学段的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实施、德育效果为调查维度,对上海市闵行区28所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部分名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综合了解了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与需求,建议应基于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导向统整区域学生德育发展内容并构建相应的教育者培训课程。  [关键词]德育一体化;德育实施;德育效果 
[摘 要]解读珠三角地区小学名校的品牌特色、内涵发展路径,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建设校园文化、秉持儿童立场、重视课程建设等学校发展的普适性智慧。  [关键词]学校发展;顶层设计;校园文化;兒童立场;课程建设  为学习发达地区办学经验,探寻学校发展内驱力,2016年12月26-29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千课万人”珠三角小学名校“内涵探寻”综合考察活动。四天时间,辗转广东、深圳、珠海三地,考察广州市越秀区文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学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传统的学校体育模式与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这使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理念  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在教育综合改革精神指导下,学校为了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终身奠基,让学生终身怀念”的教育理念,正在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密切学生与自我、自然、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多年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一直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致力于培养“高分高能高素质、多才多艺多视角”的“乐学、会学、博学”的“金鸡湖学子”。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所经历的阶段  第
目前,对智慧课堂的定义主要分为教育学与信息化两种视角,各有侧重[1]。本文中的智慧课堂不单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高效课堂,更侧重其教育学的视角,即强调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与生成过程。为了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与初中历史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通过智慧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触摸历史、思考历史、感悟历史,收获历史的智慧。在此,将以统编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的“文艺
[摘 要]破解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的作用,从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造成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发展实践为例,提出教育平衡充分发展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学校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由此,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目前来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丰富,在此基础上的实践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师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及资源,寻找独特的学校文化魅力,助力学校文化建设。在此,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以下简称土默特学校)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