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由此,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目前来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丰富,在此基础上的实践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师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及资源,寻找独特的学校文化魅力,助力学校文化建设。在此,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以下简称土默特学校)在学校文化创建中的实践经验为例,分析其在学校文化创建过程中的利弊得失。
一、学校文化创建的历史路径及资源
1.学校文化创建的历史路径
考察一所学校任何一方面的特色,必须与该校的历史相联系。学校文化更是如此,其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因其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学校传统的不断积淀,是在学校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正如一些研究者认为,建设学校文化,需要从各种学校文化定义转向学校“过去的重大事件”和“现在流行的故事”,任何一种学校文化都是以这两类故事为核心内容的,以回顾学校发展历史为基础的教育叙事便成为立足于学校活动事实、提炼和建构学校文化所需的途径,这就是正受重视的关注已有组织活动事实的文化建设之“历史叙事”途径[1]。因此,从学校发展历程以及学校当前特点中汲取资源,创建独特的学校文化,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
2.学校文化创建的校本资源
基于学校历史分析蕴含其中的文化资源,这是通过历史路径探寻学校文化创建之路的准备工作,而主要任务是理清学校发展脉络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土默特学校是一所典型的民族学校,以蒙古族学生为主体,开设了蒙古语言文化相关课程。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蒙古族革命人士,如乌兰夫、贾力更等,曾在这里学习或者工作过,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经历丰富,积淀下来的文化也较多元。
二、学校文化创建实施
1.學校文化开发的目标
作为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资源,学校文化虽然没有一般课程那样系统的内容体系,但却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土默特学校在学校文化创建之初,就将“立德树人”确定为长远追求,希望通过建构积极的学校文化体系,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效果。
2.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
“历史叙事”途径为创建学校文化提供了一条可取之道。按照其基本要求,需要明确发生在学校的历史事实,从中感受和寻找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当然,细谈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所有事件并不妥当,可以将学校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和主要文化样态进行概括。例如,有三种文化集中反映在土默特学校历史中:一是以文庙为物质载体,以孔子哲学和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即此处所指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是少数民族文化(此处特指蒙古族文化),学校的建校目的就是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服务,后来被确定为民族学校,担负着蒙古族语言文化教育教学的任务;三是红色文化,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经历,使其拥有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凝聚着深厚的革命精神。所以,中华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以及红色文化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
3.学校文化创建的载体和途径
在确定了基本内容和核心精神后,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学校文化创建的载体和途径。从学校文化创建的载体来看,三种文化略有不同,如表1所示。
学校文化创建的途径是以各种活动为中心,主要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班团队会活动、中华文化经典朗诵活动、节日纪念活动以及祭祀活动等,来让学生感受多种多样的学校文化。除此之外,课程也是体现学校文化的一种形式,如所开设的蒙古语、蒙古象棋等校本课程。
三、不足与改进
1.存在的问题
学校文化的创建为学校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让学校逐渐确定了自身的精神内涵和发展方向,但学校文化创建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文化资源的广度不够。上述三种文化虽然都在学校历史进程中有所体现,但是过于集中在学校现存资源,较少向外扩展。二是学校文化利用的深度不够,过于关注知识性内容。学校文化包含着学校全体成员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将会统率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态度和方式[2]。这也是学校文化隐含的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当深藏在历史事件中的品质精神没有被利用,其教育意义也难以被学生感知。三是学校三种文化资源缺少有机整合。学校开展的活动存在对三种文化资源的分割现象,举办的活动也较为零散,缺少对三种文化资源的整合。
2.未来的改进方向
学校文化资源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所以必须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关注和解决。就学校当前的情况来看,需要着眼于广度、深度和整合性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要以学校资源为原点,扩充相关资源。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文化资源层次的丰富性来看,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还是蒙古族文化,都需要不断扩充,尤其是前两者,学校现有的资源明显不够充实。二是要以知识资源为起点,深挖精神养料。学校文化承担着“春风化雨”的教化作用,但若是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内在思想和精神的意义,则很难实现其教育价值。所以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文化中的思想精神,如让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革命情怀。三是要寻求三种文化的内在关联,对三种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就学校现存的资源来看,中华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和红色文化三者虽有差别,但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三者的内在关联,可以将三者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李伟胜.学校文化建设:路向何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6):20.
[2]崔允漷,周叶文.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5):30.
一、学校文化创建的历史路径及资源
1.学校文化创建的历史路径
考察一所学校任何一方面的特色,必须与该校的历史相联系。学校文化更是如此,其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因其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学校传统的不断积淀,是在学校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正如一些研究者认为,建设学校文化,需要从各种学校文化定义转向学校“过去的重大事件”和“现在流行的故事”,任何一种学校文化都是以这两类故事为核心内容的,以回顾学校发展历史为基础的教育叙事便成为立足于学校活动事实、提炼和建构学校文化所需的途径,这就是正受重视的关注已有组织活动事实的文化建设之“历史叙事”途径[1]。因此,从学校发展历程以及学校当前特点中汲取资源,创建独特的学校文化,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
2.学校文化创建的校本资源
基于学校历史分析蕴含其中的文化资源,这是通过历史路径探寻学校文化创建之路的准备工作,而主要任务是理清学校发展脉络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土默特学校是一所典型的民族学校,以蒙古族学生为主体,开设了蒙古语言文化相关课程。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蒙古族革命人士,如乌兰夫、贾力更等,曾在这里学习或者工作过,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经历丰富,积淀下来的文化也较多元。
二、学校文化创建实施
1.學校文化开发的目标
作为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资源,学校文化虽然没有一般课程那样系统的内容体系,但却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土默特学校在学校文化创建之初,就将“立德树人”确定为长远追求,希望通过建构积极的学校文化体系,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效果。
2.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
“历史叙事”途径为创建学校文化提供了一条可取之道。按照其基本要求,需要明确发生在学校的历史事实,从中感受和寻找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当然,细谈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所有事件并不妥当,可以将学校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和主要文化样态进行概括。例如,有三种文化集中反映在土默特学校历史中:一是以文庙为物质载体,以孔子哲学和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即此处所指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是少数民族文化(此处特指蒙古族文化),学校的建校目的就是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服务,后来被确定为民族学校,担负着蒙古族语言文化教育教学的任务;三是红色文化,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经历,使其拥有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凝聚着深厚的革命精神。所以,中华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以及红色文化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
3.学校文化创建的载体和途径
在确定了基本内容和核心精神后,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学校文化创建的载体和途径。从学校文化创建的载体来看,三种文化略有不同,如表1所示。
学校文化创建的途径是以各种活动为中心,主要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班团队会活动、中华文化经典朗诵活动、节日纪念活动以及祭祀活动等,来让学生感受多种多样的学校文化。除此之外,课程也是体现学校文化的一种形式,如所开设的蒙古语、蒙古象棋等校本课程。
三、不足与改进
1.存在的问题
学校文化的创建为学校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让学校逐渐确定了自身的精神内涵和发展方向,但学校文化创建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文化资源的广度不够。上述三种文化虽然都在学校历史进程中有所体现,但是过于集中在学校现存资源,较少向外扩展。二是学校文化利用的深度不够,过于关注知识性内容。学校文化包含着学校全体成员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将会统率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态度和方式[2]。这也是学校文化隐含的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当深藏在历史事件中的品质精神没有被利用,其教育意义也难以被学生感知。三是学校三种文化资源缺少有机整合。学校开展的活动存在对三种文化资源的分割现象,举办的活动也较为零散,缺少对三种文化资源的整合。
2.未来的改进方向
学校文化资源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所以必须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关注和解决。就学校当前的情况来看,需要着眼于广度、深度和整合性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要以学校资源为原点,扩充相关资源。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文化资源层次的丰富性来看,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还是蒙古族文化,都需要不断扩充,尤其是前两者,学校现有的资源明显不够充实。二是要以知识资源为起点,深挖精神养料。学校文化承担着“春风化雨”的教化作用,但若是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内在思想和精神的意义,则很难实现其教育价值。所以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文化中的思想精神,如让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革命情怀。三是要寻求三种文化的内在关联,对三种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就学校现存的资源来看,中华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和红色文化三者虽有差别,但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三者的内在关联,可以将三者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李伟胜.学校文化建设:路向何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6):20.
[2]崔允漷,周叶文.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