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已的破坏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朋友家做客,还没进门就听见朋友在大声呵斥:“我是不是前世欠你三千万?为什么你要如此折腾我?昨天刚买回的恐龙,今天就被你去头卸尾了;前些日子阿姨送给你的遥控汽车,也被你拆得七零八落的;你过生日爸爸送给你的儿童读物,早被你撕得四分五裂了……我真不明白,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一个怪胎,简直是个不可救药的‘破坏王’!”
  我一进门,4岁的奇奇就躲到我的背后,朋友的怒气未消,指着满地的玩具对我说:“这孩子可怎么办啊?”
  奇奇真的像他妈妈说的,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破坏王”吗?当然不是。从他稚气的外表,专注的探索行为,以及喃喃自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位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的正常孩子。
  四五岁的孩子为什么爱“破坏”呢?
  只要是正常的孩子,天生就充满了好奇心。1岁左右开始扔东西、撕书,二三岁喜欢摸摸这儿、弄弄那儿,四五岁就会慢慢地探索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机器猫会动?为什么收音机会有人的声音?为什么鸟能飞?为什么天会下雨……为了弄清这么多的为什么,惟有看个究竟。孩子的“破坏”行为,其实正是一种童话似的研究。他们试图揭开机器猫会动的谜底—是不是藏有一只米老鼠?他们希望找出收音机的发音者—是大头儿子
  小头爸爸吗?他们想看看儿童读物里的小人物到底有什么能耐?于是,这些东西便成为他好奇心的牺牲品。
  父母当然很希望孩子能手下留情,爱惜物品,期待孩子做事能有分寸。毕竟钱不是白来的。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他还是个孩子。同一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一个相似的成长轨迹,三四岁正是对什么都好奇,探索精神特别旺盛的阶段,因此,父母应该有更多的包容性和耐心。
  有的小孩碰到挫折、委屈或愤怒时,也会故意破坏家里的物品,他们试图以这种方式倾泻心中的不愉快,引起父母的注意。这样做,固然不好,但在孩子没有学到更妥当的处理方式时,他们可能也是身不由己。
  如何应付孩子的破坏行为?
  满足好奇当孩子充满好奇心,需要不断探索时,不妨给他一个小天地,比如一个游戏间或一个游戏角,提供给他一些不用的、不值钱的东西,让孩子随意去拆卸。当孩子疑惑不解的时候,父母可扮演孩子的顾问,适时地提供帮助。
  教孩子缓解愤怒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楷模,给孩子提供一个“泄怒”的基本原则。例如:在你不如意、不顺心时,可以用一些没有破坏性的方式来宣泄,比如捶被子、扔枕头、撕报纸等,但不能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奖赏当孩子表现正常时,也应给予关怀和注意。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只有靠出格的行为才能引起大人的关注。最好能每天抽空记录孩子的行为,并实施“计点”方式—在孩子出现破坏行为的时候,予以“扣点”,没有破坏行为时,则给予“加点”,累计到20或30点时,可以奖赏他一个新玩具,或享受一顿美餐。
  陪孩子清理事后现场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权利,小孩也不例外。在他愤怒、不高兴,或已出现破坏行为时,不要一味地责备,要先耐下心来陪孩子清理事后的现场。在此过程中,可以弄清孩子的问题所在,表示你的关心,帮他解决困扰,同时也让他学习对后果负责。
  切记,你的孩子绝非“破坏王”。他的破坏行为,其实只是在向你要求更多的体贴与关怀。如果你真的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仅可以帮他解决不少成长中的困惑,还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破坏行为。即使孩子真的把东西弄坏了,你也应和他一起想办法修复。其实,这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训练,更是一种贴心的亲子情。
其他文献
我父亲是一位传统的男人,在他的原生家庭中,他是长子,弟妹很多,自幼被赋予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年纪轻轻就离家求学。在面对人生大部分职责时,他通常尽量保持符合社会传统的角色,惟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竭力做一位开明又民主的现代父亲,尤其对于我的性别角色的教导,从我出生取名开始,他就不想让我局限在女生空间。  我的母亲则是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及社会价值下的牺牲者,她痛恨女孩子被父母视为赔钱货,她认为每一个人都
期刊
女儿朱莉6岁时,她给牙齿仙女写了一封信,和她的牙一起放在枕头下边。我写了回信,告诉她要做一个好孩子,并且一直要仔细地刷牙齿。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我们一个传统的开始。  朱莉上四年级时,已经感觉到写信比欢迎牙齿仙女更有意义了。一次,在我们就她为何不能买木底鞋而激烈争论后,朱莉写下了下面的话。  亲爱的妈妈:  下面是我想要木底鞋的理由:  1. 你一直想要一双靴子,最后你得到了;  2. 如果木底鞋
期刊
最初,当婴儿看到另一个婴儿时,他会伸出手摸一摸或推一推那个孩子,有时甚至会咬他的耳朵一口,但他并不是真正想和那个孩子交往。  1岁半到2岁半之间,孩子能够发出最简单的邀请,如:“跟我一起玩吧。”这时,他们是在学习如何交往,但到了一起,一般还是自己玩自己的。    故事一:小表哥来了  毛豆  表妹的儿子兜兜比谦谦大1个月,两个小家伙自四五个月大的时候见过一面后,已经有两年没在一起玩过了。表妹觉得应
期刊
去年夏天,我家买了一台新电脑,配置相当先进。当天,我万分激动地上了网,这一上,就是两个小时。因为傍晚上网的人多,链接速度慢,所以浏览的内容很少。  那天晚上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凌晨4点钟,我悄悄起了床,抚摸着我的新电脑,总有一种甜蜜的感觉,实在忍受不住它带来的诱惑。我打开机子,再一次享受网上冲浪的刺激和快乐。丰富多彩的网上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从网上,我先了解了中国队备战第二十七届悉
期刊
两难中的选择  我和丈夫都远离亲人在南疆的部队服役。在刚刚结婚时,我曾非常害怕因为有了孩子而丢了事业,便和丈夫商量好先在部队建功立业,然后再要孩子。  婚后的一段时间里,丈夫忙于部队的飞行训练和管理工作,下部队、出差是常事。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在基层当宣传干事的我沉醉于自己钟爱的文字工作,也忙忙碌碌,乐此不疲。每当拿到一本本获奖证书的时候,我的心中都不免喜悦一番。  新婚周年,丈夫拥着我并望着我心满
期刊
据我母亲说,我从小就是个很容易摔跤的人。  原因之一可能是我的头比一般小孩的头大。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头和身躯的比例本来就比成人大,头太大的确是个沉重的负担,因为只要动作稍快,身躯就会不平衡,就会来个前仆或后仰。  据说,我到了1岁左右,左邻右舍年纪相仿的小孩都已经满地爬了,我硬是不肯“卑躬屈膝”,邻居的妈妈们将孩子放在一间榻榻米室,孩子们开始手脚并用,移动他们的躯体,我则端坐在一旁,像一堆肉枕,心
期刊
无条件倾听  亲人去世后,照顾孩子的成年人要经常花些时间,耐心地、不加任何评论和批评地倾听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这种无条件倾听是对哀伤中的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  当我们能够无条件倾听时,我们就既能听到孩子说出来的话,又能听到孩子未曾言说的心声。比如,孩子常常很难表达内疚感,但是,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看出来。孩子可能经常这样贬低自己,“我是个笨孩子”,“没有人喜欢我”,“我以后什么也做不好”等。他们
期刊
期刊
从2岁起,我们将以一年为一个年龄段,说明孩子该时期的特征和育儿方法。请注意,前边已经说过,孩子因人而异,各有自己的发育特征,所以不要太拘泥于年龄段。这里说明的特征仅作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的参考。    身体发育  2岁儿是小步缓行时期。孩子刚出生时,妈妈会找大夫问这问那,而孩子到了2岁以后,不仅得病率降低了,找大夫诊断的机会也少了。  1岁半到3岁儿的健康诊断就告一个段落了,因为至少从表面上看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心急火燎地对女儿着急,然而女儿却对我的话反应迟滞。原来她在用她的逻辑思考我的话,并且不理解我。比如,早晨去幼儿园的时间比较紧了,我就跟她说:“快点儿,快撒腿跑!”她迷惑不解地问:“人不是只有两条腿吗?为什么你非让我‘仨’腿跑呢?”我让她“快抓紧时间,不然要迟到了。”她说:“我手中又没有时间,你总让我抓紧时间,怎么抓呀?”她把瓶子碰到地上摔碎了,我问她:“你错在哪儿了?”她怯生生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