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ei8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父亲是一位传统的男人,在他的原生家庭中,他是长子,弟妹很多,自幼被赋予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年纪轻轻就离家求学。在面对人生大部分职责时,他通常尽量保持符合社会传统的角色,惟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竭力做一位开明又民主的现代父亲,尤其对于我的性别角色的教导,从我出生取名开始,他就不想让我局限在女生空间。
  我的母亲则是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及社会价值下的牺牲者,她痛恨女孩子被父母视为赔钱货,她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发展的机会,除非他自己放弃。我这个女儿就成了她这个理念的实践对象。例如,她爱看书,最常跟我分享的就是书中那些海阔天空的女性。她最喜欢“小妇人”四姐妹中的老二,因为她最像男生。身为女性所受的限制和委屈,她试着从阅读书籍中寻求补偿。她深信不疑的是:女孩子不是二等人,女性的幸福不应该决定于男性对她好不好,女性的快乐不应该建立在男人对她的肯定上。她甚至还跟我说过:“女人的魅力在于她不刻意做一个女人。”她也相信当一个女生喜欢一个男生,她可以适度而主动地表达。现在想起来,她是地道的“新女性主义”,任何因性别而造成的约束和不平等都令她气愤。
  我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很少有机会注意到男女生的不同。小学五年级开始男女分班,初中念的是男女同校中的女生班,高中则进入女校,大学上的是纯女生的家政系,可以说10岁以后的社会关系都是以女性为主。我这种与众不同的性别观经常在生活圈中受到挑战,在女性同伴中我往往有“非我族类”的困惑,有时我感到十分孤单,就会想起爸妈在他们那一代中要扮演那样的父母角色,实在也需要相当的勇气。
  26岁那年,有个小学同学生病,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看她。当天在场的大部分同学都已结婚,我听着她们畅谈先生和孩子,虽插不上话,却听得津津有味。有个同学忽然很体贴地转过头来对我说:“你一定对我们的谈话内容感到很无聊吧?”就这样,“我”被隔于“她们”之外。她的善意勾出我的敏感。回家后我想了很久,从被隔离的哀痛中体会到“不受传统的束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知道,我走的是一条需要自己摸索的路。对于自己的女性角色,我得自己揣摩,而且要甘心接受别人对我的羡慕和同情。
  在“不刻意做女人”的过程中往往会走过头,变成“刻意不做女人”。到了30岁,我拿了博士学位,在大学当副教授。母亲在病危时,心中惟一的挂念竟是我的婚姻,她一辈子不鼓励我有“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观念,但是看着我那么独立,不知她心里是否还是有些不忍?或许欣慰中就带着这么一丝遗憾。母亲对我的影响是借着日积月累的角色期待,而父亲总是那个旁观者。他似乎一直都认同母亲对我的教导,他很少跟我谈到男女交往的事,或许他认为他的想法已不适合我这个时代,但是他深思熟虑后说过的两句话却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在我刚考上大学时,他在我离家前夕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没有解释,没有说明,留给我无限的疑虑和纳闷。或许因着这句话的偏差导向,我在应该交友择偶的年纪一再证实男女的交往是有企图、有目的的。那种感觉令我感到悲哀,但也保护了我因为小心谨慎而未曾轻易付出的感情。
  距那句话15年后,我的“未婚中带有不婚倾向”的状况使得老父亲很头疼,有一天,他望着我叹了口气,说出另一句惊天动地的话:“天下的男人都瞎了眼睛。”仍然没有解释,没有说明,却道出他的心烦和无奈。我不知道他是否有点后悔给了我那么多的发展空间,使我膨胀到无法套进任何框框,但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而且是糙米饭!我看出他有些自责,似乎把女儿教成这付德性,嫁不出去,他难辞其咎。但是不解的是:居然没有识货的男士敢试试这种“新时代的产品”,“害”他加倍不安,难怪他要生怨气发怨言了。
  父亲对“天下的男人”论断虽嫌太夸张,却点出他对我的疼爱和爱中的矛盾。在那么多年前,他就看到社会对女性的不合天意的安排,他可不愿意女儿走上油麻菜籽的命运,但是要突破不合情理的限制需要相当的勇气,因为要面对不可知的结果。
其他文献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夏 晴  宝宝健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有时,疾病总是不期而至。面对高烧的孩子,你还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吗?面对医生的时候,你能否头脑清醒地陈述病情,并记住医生的嘱咐?先看一组来自读者的调查数据吧。  ●遇到孩子突然生病,38.46%的人会马上带孩子去医院。  ●面对医生,许多问题想问却张不开口。因为:84.24%的人担心问多了,医生不耐烦;26.86%的人觉得看病的人太多,担
期刊
体温  在家里给孩子量体温,除非医生有明确要求必须精确地测出数据,否则只要能大体判断出孩子体温比平时高还是低或者是否发烧就行了。  量体温的地方一般选择在腋窝下、肛门、口内等处。对大孩子来说选择在腋下,对小孩子来说选择在肛门比较好。  量口内体温对婴儿来说是危险的,因此建议最好不要用。  选择在腋下量体温时:先把汗擦干,再将体温计水银头夹在腋窝中间,最后让孩子用胳膊夹紧体温计。对婴儿来说,妈妈要紧
期刊
随意翻出的美丽  因为爱看书,下岗后便开起报刊亭。由于报纸杂志太多,而时间和精力又有限,所以只能限定自己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报纸和杂志。  去年11月的一天夜晚,我一觉醒来睡不着,便顺手抓起一本当月的《父母必读》杂志。随手翻读,不想一瞥惊情,欲罢不能。直至东方大白。数年不见,对《父母必读》当刮目相看: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文章,新颖的栏目,清新怡人的风格,整洁精美的版面,真是看一看相见恨晚,读一读难
期刊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小孩子家,你懂什么?”“小孩子,别乱讲!”“小孩子,别瞎问”……每当我听到这些,心里总会为那些父母眼中的“小孩子”鸣不平,有时我甚至会上前说上两句。因为在我这名幼儿教师的眼中,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只是个头矮小了一点,他们的心可不小。不信就请看看孩子们的表现。     第一幕:刚满4周岁的杨文妍长得白白胖胖、文文静静,特别讨人喜欢。一次午睡前,我蹲
期刊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增加了胆量,锻炼了筋骨,培养了协调能力,学会了如何与小朋友相处。除了动物园,最吸引孩子的地方莫过于游乐场了。游乐场是孩子的乐园,也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同时,多数孩子喜欢模仿比自己大一些的哥哥姐姐玩的游戏,可往往正是那些不适当的器械会对孩子造成危害。因此,家长要寸步不离孩子的左右,一直在孩子身边看着他玩儿,否则,一眼没照看到,就可能发生意
期刊
原来是我的心情不好  自从儿子落户腹中,我就一天也没有舒服过。整整10个月的怀孕反应,儿子出生后的哭闹不止以及一桩接一桩数不清的琐事,初为人母的快乐渐渐地被焦灼、烦恼所代替。明知发脾气不对,明知过错并不能全怪在儿子头上,我仍然动不动就冲儿子大呼小叫。儿子两岁前基本上就是这样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在读《父母必读》杂志,一边读一边反思一件件发生在我和儿子之间的事:  儿子玩马桶里的水,固然不卫生
期刊
新生儿脑病是最近20多年来逐渐被认识的新生儿疾病。其中包括脑发育异常,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外伤等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后期的脑瘫等运动功能障碍和智力低下。    诱因    引起新生儿脑病的原因很多,而且十分复杂,其中较明显的有以下几种:    1.胎儿急慢性缺氧  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不仅需要各种充足的营养物质,还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来保证这些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的正常代谢。氧气是靠血液输送
期刊
爱之天成    凡是做了父母的人,都会在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爱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面前打一个奔儿,先问自己一句:难道我只是一只母鸡吗?静下来一想,大概他指的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爱吧?如果连这种爱都没有,那他们就算不上是父母。天下的父母,自从见到这个有着一头茸茸毛发,一个皱皱巴巴的小脸蛋的小“怪人”的那一刻起,内心就会涌动起不可节制的爱意。只要有机会,做父母的都会滔滔不绝地倾诉,这孩子有多可爱:  他
期刊
父母必读:近年来,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曾教授:2000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小儿基层医师会议上,有关医院做了一个由过去15年中14808例住院病例总结分析得出的疾病谱的报告。从中发现疾病谱有了一定的改变。    疾疾谱的改变  排在第一位的是呼吸道感染,而在呼吸道疾病里,由感染所致的居第一位。  第二位是神经系统疾病。它由15年前的第三位上升为第二位。  第三位是消化
期刊
进了北京体育大学,马路两边停放着许多车,从小卧车到面包车,车上的人,看书、打盹、织毛衣。游泳馆大厅里也有几个人在打牌。许老师告诉小明的爸爸,这些都是送孩子来游泳的家长。按规定,家长不能进入游泳馆内,只好等在外面。如果想看自己孩子游泳,可以到二楼隔着玻璃远远地看。  一行人来到二楼。这里又有几位家长,有的坐着聊天,有的站在玻璃窗前看着下面的游泳池。小明和爸妈顺着他们的视线望去:一池碧水,几条红白相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