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所有问题最终一定会集中在一个地方——课堂。课堂上发生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教材问题,一个是教法问题。教法背后一定基于语文老师对教材的理解,有怎样的教材理解就有怎样的教学方法。对语文课程而言,教材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方向问题,否则南辕北辙。而要解决教材问题,语文教师必须学会细读文本内容,这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一、字斟句酌: 沉入词语,潜心涵咏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南帆先生曾强调:沉入词语。细读文本的时候,我们不放过文本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可谓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沉入词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是沉入句段或文章,因为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词语是最小的语义单位,沉入词语就是沉入最小的意义单位。沉入一词,文本好似水,读者应该沉入其中,细细品味,潜心涵咏。这样才有深度、厚度和广度。
二、感同身受: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王尧先生说:在汉语中出生入死。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喜同乐,感同身受,才是细读。
于漪老师说:“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触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場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切实达到提高。”
三、比较品评: 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文本细读很大程度是需要比较,才知道好与妙。所以需要在多方比较中,才看出文本的好与美。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当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比较是展开思考的基础,对文本展开比较不但能够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扩大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学生在展开比较阅读时会注意到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对语言的描写。老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展开比较文本细读,在理解与比较中加深认识。触摸到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细读出作者的中心思想,培养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
四、擦亮语言: 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
我们的阅读教学,常常是重“来”轻“回”,甚至是有“来”无“回”,导致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而不能从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夹竹桃》一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摸索语言技巧,了解文章写法。教学第4自然段的最后部分,设置疑问:“既然是为了表现夹竹桃的‘韧性’,作者为何要将之与院里其他花相比呢?”让学生体会比衬手法的妙处。教学需要慢慢走,有扎实的过程,才会有想要的结果。循着“入味”、“品味”和“回味”的历程,亲近、走进、浸入文本,如此,学生方可在语文课上有更多的收获。
五、想象还原: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
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语言文字不过是符号,最终符号要有意义的话,需要读者调动他的审美想象和还原的能力,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样的语言文字,因为你的想象,因为你创造性地加工处理和还原,它才有了生命的意义,才有了精神的价值。
六、寻找缝隙:把握文本之魂的通道
文本中的细微声响,往往是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为此,来自灵魂深处的声响,我们只能选择细细倾听,也就是“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
总之,细读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文本细读,首先要不断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难在要保持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才能见人所未见。语文教师要学会选择,可以通过基于读者崇拜来进行文本细读,也可以通过作者崇拜,还可以通过文本崇拜的姿态进入。重要的是学会自主选择。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你自己的美丽倒影,是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远,那么细读文本就有多深远。文本细读,在发现文本的同时也是发现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渊声巷小学(210000)
一、字斟句酌: 沉入词语,潜心涵咏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南帆先生曾强调:沉入词语。细读文本的时候,我们不放过文本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可谓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沉入词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是沉入句段或文章,因为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词语是最小的语义单位,沉入词语就是沉入最小的意义单位。沉入一词,文本好似水,读者应该沉入其中,细细品味,潜心涵咏。这样才有深度、厚度和广度。
二、感同身受: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王尧先生说:在汉语中出生入死。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喜同乐,感同身受,才是细读。
于漪老师说:“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触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場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切实达到提高。”
三、比较品评: 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文本细读很大程度是需要比较,才知道好与妙。所以需要在多方比较中,才看出文本的好与美。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当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比较是展开思考的基础,对文本展开比较不但能够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扩大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学生在展开比较阅读时会注意到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对语言的描写。老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展开比较文本细读,在理解与比较中加深认识。触摸到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细读出作者的中心思想,培养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
四、擦亮语言: 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
我们的阅读教学,常常是重“来”轻“回”,甚至是有“来”无“回”,导致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而不能从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夹竹桃》一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摸索语言技巧,了解文章写法。教学第4自然段的最后部分,设置疑问:“既然是为了表现夹竹桃的‘韧性’,作者为何要将之与院里其他花相比呢?”让学生体会比衬手法的妙处。教学需要慢慢走,有扎实的过程,才会有想要的结果。循着“入味”、“品味”和“回味”的历程,亲近、走进、浸入文本,如此,学生方可在语文课上有更多的收获。
五、想象还原: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
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语言文字不过是符号,最终符号要有意义的话,需要读者调动他的审美想象和还原的能力,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样的语言文字,因为你的想象,因为你创造性地加工处理和还原,它才有了生命的意义,才有了精神的价值。
六、寻找缝隙:把握文本之魂的通道
文本中的细微声响,往往是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为此,来自灵魂深处的声响,我们只能选择细细倾听,也就是“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
总之,细读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文本细读,首先要不断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难在要保持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才能见人所未见。语文教师要学会选择,可以通过基于读者崇拜来进行文本细读,也可以通过作者崇拜,还可以通过文本崇拜的姿态进入。重要的是学会自主选择。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你自己的美丽倒影,是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远,那么细读文本就有多深远。文本细读,在发现文本的同时也是发现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渊声巷小学(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