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与政治

来源 :名汇FAMOU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最著名的厨房里的哲学家萨瓦兰说:“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饭。”人民的吃饭,都如此事关国体,遑论堂皇高大的国宴了。虽然我估计其实也没多少政客果真关心人民的吃食,不过若是有心研究一番国宴的安排,想必也能多少见出一个国家的命运。
  法国人有句谚语,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怎样的人。对这个素有饕餮之国美誉的国度来说,饮食不止关乎消化系统,更象征着文化脸面。
  以最高大上的法国爱丽舍宫的国宴为例。单以用酒来说,若是选用克鲁格酒厂出品的香槟,就“表示有最重要的贵宾出席”,当年密特朗总统就为即将卸任的老布什准备了这款酒;与之高下立判的则是,在1994年欢迎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到访的晚宴上,爱丽舍宫选用的却是默默无闻的拉克鲁斯酒庄红酒,显示出两国关系因为领导人的改换而颇有改变;而在同年9月招待江泽民的宴会上,不仅选用一等特级的伊甘酒庄白酒,并以此搭配鹅肝酱,是美食家公认的顶级组合,由此表现法国对中国的“殷勤”好意。
  就形式来说,今日爱丽舍宫的国宴菜单总共不过五道,分别是:前菜、主菜、搭配好的生菜色拉、乳酪及甜点,饮料则包括两种葡萄酒和香槟。但是整个宴席的准备,却完全不止菜式这一道程序这么简单,处处见出国家政治的细密设计。
  每次宴席都要有特别的菜单,宾客人手一份。小小的菜单,实为一次法国文化形象的绝佳塑造。一般都选用知名的法国画作,并注明名称、画家简介等。先期选出十幅左右,再交仪典课遴选出最契合宴会氛围的作品,而不同画作选择也反映出法国历任总统不同的艺术品位,譬如密特朗偏爱印象派作品,前任总统德斯坦则中意洛可可风格。
  至于菜式的设计,规矩更多。首先对同一位贵宾,不供应重复的菜色,因此所有贵宾的宴席菜单全部电脑存档,以备查考。其次,考虑贵宾的宗教禁忌、个人好恶和过敏反应等,爱丽舍宫的食材很少选用猪肉,若是碰到犹太教徒,则一定将肉类的血清洗干净。而所有的菜单都要设计三套方案,并搭配相应的酒单,最终经总统确认。
  不同的菜单设计会凸显不同的政治用心,反之,国家或领袖之间私人关系的好坏也一定会影响到菜式的择取。
  好比1992年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访法,对于这两个历史纠葛特别深重的国度来说,几乎每个细节都透出彼此渊源,从英女王乘坐的当年蓬皮杜总统特为准备的雪铁龙敞篷车、骑兵队伍排出的拿破仑赴战场时的队形,再到规定所有法国与会女宾都要向英女王行蹲跪礼等。至于宴席,搭配主菜的是酒中珍品,存放超过四十年的拉图酒庄的波尔多酒,曾有三个世纪左右,波尔多是英国的领地。而拉图酒庄在1963年经济危机时,又被卖给了英国的皮尔森家族,显然选酒上很是费了心机。而具体的菜式,不论是索甸风味肉冻,还是带骨的背部小羊肉烤肉,足称珍美。
  相比之下,最可怜的要算1994年访法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菜式平常简单,“与法国普通工薪阶层稍微铺张些的午餐内容无异”,更诧异的是配菜红酒来自普罗旺斯,“该地所产的葡萄酒自非低级品,但也不算是什么高级酒”,而当此酒配上当日主菜甜橙雏鸭,菜的甜酸味与葡萄酒的酸味互相刺激,简直不能下咽,羽田暗中被法国人狠狠损了一番。这看似马虎的招待,其实出于精准的政治考量,原来彼时羽田在国内已日薄西山,法国不想对失势之人表现过多殷勤,“政治的现实与人情冷暖自然也就赤裸裸地表现在了待客之道上”。
  一菜一酒,原来都是一草一兵,最鲜明的政治信号要以最婉转的方式传递出来,直叫人心惊胆战。最厉害的要算是后台的筹备者,难怪皮尔·卡丹1986年开了一家高档饭店麦克森饭店,延揽的就是爱丽舍宫的仪典官。是啊,再牛的VIP客人,也大不过总统吧。
  《菜单中的秘密》
  作者:西川惠
  日本《每日新闻》驻巴黎记者西川惠以其亲身采访经历,不但探索佳肴醇酒,同时也触及欧洲历史和国际政治。全书根据爱丽舍宫宴请各国来访首脑的菜单和酒单,逐一解读其中微妙的政治意图与人情冷暖。作者拿法国一流的餐厅和贵为总统官邸的爱丽舍宫做个比较,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一流餐厅的菜单上,菜色再丰富也是有限;而爱丽舍宫的菜单,却随着客人的不同而千变万化。
  《暴食江湖》
  作者:焦桐
  台湾诗人焦桐的饮馔文学,大概是道地的“文人派”。《暴食江湖》《台湾味道》从美学的角度谈论饮馔。在他看来,饮食不完全是简单的人之基本欲望,更是一种融合视觉、味觉、触觉、听觉的审美活动,而饮食文学也就不能只满足于对食品外形口感的描述,更该抉发饮食活动本身的人文趣味和美学感受,换句话说,文学能让饮食成为一种艺术的饮食和饮食的艺术。
  《权力的餐桌》
  作者:让-马克·阿尔贝
  这本书以餐桌与权力的关系作了一番考辨源流。在他看来,宴会是政治生活的另一种形式,进入王权社会,吃饭就成了一场鸿门宴。请客请得有艺术,片言止戈,杯酒释兵权;做客做得有二心,按柄而示,楚霸王伺机而动。阿尔贝说,利用餐桌,“国王维护秩序,明确等级,统一贵族们的思想,制止僭越和离经叛道。”换言之,一场饭局就是一次政治表演抑或政治阴谋。
  《味道·第一宗罪》
  作者:梁文道
  梁文道的《味道》三书,是关于美食的文化史巡礼。他更关切饮食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探寻历史,为我们揭示出饮食料理的文化衍变史。他无意关心食物的制作工序,而是琢磨究竟是何种力量在何种情境下使得食物成为今天的模样。换言之,或许从来没有一道菜从诞生起到现在就是一成不变的,而任何改变,或许都是各种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力量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孤独美食家》
  作者:村上龙
  日本小说家村上龙的料理小说集《孤独美食家》,从食物来谈感情,所谓饮食男女是也。他以半自传的形式,讲述了三十二个吃遍天下美食的故事。穿插于甲鱼、牛排、毛蟹、咖喱羊脑、鱼子酱、山椒味噌之间的,是从美食之都巴黎到万花筒纽约,从摩纳哥到香港再到通货膨胀经济几乎崩溃的里约热内卢。村上龙在不同的城市,赏味不同的食物,也带我们窥见不同的感情故事。
  《台北小吃札记》
  作者:舒国治
  舒国治的饮馔文学则是“山野派”。他好闲逛观花,且一年里大半囊中羞涩,如此反倒形成独有的美食经历,即如何在穷困中照样吃得有滋有味。因为穷,反倒有一个对各式食物皆保持好奇与欲望的胃;因为穷,食材众生平等,不会有厚此薄彼的偏执;因为穷,日常物事吃的最多,而要不致厌倦,必须费心巧思如何于普通饭食中依靠仅有食材的重组、制作工艺的改换来添一番新滋味。
其他文献
莎士比亚写过多首十四行诗,批评乃至诅咒剩女。他说剩女只和自己的明眸定情,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 将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他呼唤四十个冬天来围攻剩女的朱颜,让她独自死去时,只有肖像和她一起。他甚至恶毒地宣判,剩女未用过的美将与她一同进坟墓,成为死的胜利品,为蛆虫所享用。莎士比亚的口味太重,风刀霜剑,咄咄逼人。相比之下,咱们的诗人对剩女,更多却是温柔的同情,恰到好处的遗憾。  曹植诗云:“佳人
期刊
2001年,杨筱鸿的父母移民比利时,留给她一处近200平米的复式公寓;同时,她也从电台辞职,成为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   杨筱鸿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宽敞豪华的城南公寓——所有的电器都在,空气里还残留着母亲喜爱的玫瑰花香熏的味道,甚至空气加湿器依然正常工作着。   在沈阳温暖的4月,傻乎乎的杨筱鸿决定把房子以每月3000元的价格租给两对在沈阳三好街上班的白领。每个月什么都不用做,
期刊
小心!落叶掉落”—在原台南州厅古迹改建而成的“国立台湾文学馆”旁,我赫然看见这样一块告示牌。感叹号虽略略向右倾斜30°,显出些许俏皮感,但标牌上方红色三角框内状似闪电的手绘树叶还是令人心头一惊。我几乎本能地抬头,原来是一棵棕榈树。棕榈树叶在南方气候的热情滋养下,的确有些肥大,但在脑补了一个由下落时间、瞬时速度、位移及重力加速度参与的自由落体计算公式后,我几乎可以肯定:被掉落的落叶砸伤的可能性与中三
期刊
在大型企业还未出现的时代,管理的精髓体现在历代王朝的兴衰荣辱之中。治大国如烹小鲜,真正的管理高手是某些王朝的某些统治者,他们是管理学的主要实践者,甚至是许多现代管理理论的原创者。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作为当时最高管理者,统治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王朝的存续,历史的进程。  陛下用人如堆柴  授课人:汉武帝  课程要点:绩效是员工的动力  如果说到汉武帝时代最悲情的人物,很多人都会想到李广,这位司马迁笔下
期刊
“时间”和“历史”,是杉本博司的作品最常表达的主题。无论是把博物馆里动物标本放在野外拍摄,还是用手中的静电棒创造出闪电的效果,抑或是全场长时间曝光的电影院,都流淌着时间和空间的痕迹。  在这个展览中,一共展出了杉本博司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50多件摄影作品,其中包括“放电场”“海景”“服饰雕刻”“观念之形”“剧场”和“透视画馆”等多个系列。杉本博司自己说:“长久以来,我使用照片这个装置,想呈现的
期刊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阿芙萝黛缇(Aphrodite)象征星象学当中的金星,是爱与美的代表,也主掌星盘的第二宫财富宫位。传说,阿芙萝黛缇是众女神中最美的一位,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会长出如茵绿草与馨香花蕊,彼此心仪的青年男女就会萌发纯洁的爱情。但有这样法力的女神,追求爱情可是绝不手软。她背着瘸腿的丈夫、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多次与别人相好:与战神阿瑞斯私通,生下5个子女。她多次与赫耳墨斯交欢,与英雄安喀塞斯生
期刊
付曼刚走进摄影棚,摄影师就悄悄把我拉到一边,担心地问:“如此清纯娇羞的小妞能接受我们的拍摄尺度吗?”我虽也稍有担心,但转念想到她可是靠拍惊悚片闯出一番天地的姑娘,立刻觉得以她的魄力应该没啥问题。果不其然,虽然拍摄初期,付曼还有些放不开,但越是拍到后来,她那与生俱来的性感和妩媚让摄影棚里的温度一升再升!  编辑/撰文/服装:张坤玉 美编:吴炜  摄影:李志鹏(光语视觉) 化妆:杨丹 品牌提供:倍耐力
期刊
小说《一个啤酒主义者的自白》中说:“我之所以酷爱啤酒并且只喝啤酒的技术原因,就是啤酒可以狂饮。啤酒里面有二氧化碳,进了肚子以后能把气给倒出来。喜欢啤酒,特别是冰啤酒到了肚子里之后和满腔怒火碰撞在一起发出的声音。”这就是啤酒的魅力,它将温和与暴力、宽容与放纵、明朗与颓废、休闲与紧张奇妙地混合在一起。  在1884年,利物浦市有一个名叫霍丁的啤酒商,他召集了几个股东一起为刚成立不久的埃弗顿俱乐部建造了
期刊
英特尔以自己的尝试告诉你,公益,不一定只有募集捐助、赠予物资这一个形式。  对大多数人来说,“社会创新”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新鲜,也许还有点虚幻,英特尔孵化的“芯世界”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公益组织,它所举办的社会创新周,不在项目现场进行筹款,也没有赚人眼泪的煽情环节,但却靠扎扎实实的丰富活动,成了这家跨国公司最为人熟知的社会回馈工作。  社会创新周的活动愿景说来宏大,是改变世界。但已在北京举办第三届的社会
期刊
从长长的列车到精致的小轿车,车轮上的巴基斯坦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编辑:杨帆 撰文:侯佳婧 美编:吴炜  从经典电影《甘地》到前几年拍摄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西方对于印度次大陆的想象中,带有棕褐色调的长途火车旅行的画面一直占据着中心位置。现实生活中,阿瓦米快车没有那种浪漫。有着45年历史的柴油机车费力地运转着,喷出团团黑烟。曾经带着巴基斯坦人穿越美景的火车,如今破败不堪,人们拿它的衰落与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