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作调动,我由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变成了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任教小学一年级的体育。面对一群天真、幼稚且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能力,选择新的教学方法。经过不断地探索,反复地实践,笔者有以下一些感悟。
点滴一:准备活动,游戏内容尽可能渗透基本教材。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而游戏教学就能做到这一点。另外,游戏本身就是由许多实际活动组成的,它能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使学生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让各器官、系统和各肌肉群都得到必要的活动。再者,6~7岁的儿童是兴奋发展的高峰期,本身就淘气,好动,爱玩。因此,我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改成了“游戏活动”部分,为了能顺利过渡到基本部分的教学,我在每个游戏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引入基本教材的内容。
如在发展学生投掷能力的单元教学中,用沙包(课前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充当“篮球”,部分学生充当“移动篮筐”,部分学生充当“投篮手”,在规定的区域、时间内,让“投篮手”向“移动篮筐”中投“球”。就在这样的一个你“投”我“让”,争取“进球”和避免“球”进筐的游戏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投掷能力,促使了本单元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点滴二:巧用课堂休息时间,调整学生情绪,动静顺利过渡。
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学,学生人数固定、活动空间固定,即使在很热闹、很激动的情况下,教师也能让学生迅速安静下来,全局比较容易掌控。而室外体育课情况正好与之相反,学生人数多(有时教学场地会有好几个班级同时上课),活动范围时大时小,外界干扰多,要想让运动中的学生(特别是注意力易分散,处于兴奋发展高峰期的一年级学生)很快安静下来听教师讲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实践,我找到了一个能让学生动静迅速过渡的有效方法,那就是巧妙利用休息时间,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整学生激动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起到对学生进行学科渗透、道德教育的作用,一举两得。
1.深呼吸法。让学生稍息站立,闭上双眼,随教师口令(吸气,呼气)深呼吸7~8次。
2.脑筋急转弯法。教师出2~3道题,学生回答。注意难度要适中,太难学生不感兴趣,太简单不能达到稳定学生情绪的效果。只有让学生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才会迅速完成动与静的转换。
3.设身处“境”法。假设一个情境,如在沙滩上、在动物园里、在儿童游乐场等(尽量假设一个学生都去过或看到过的场景),让学生闭上双眼遐想一下,在这种场景中会干些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等等。
4.故事“外”传法。以教师为主(如学生能够杜撰最好),讲一个学生似熟悉又非熟悉的童话故事后传,如《狐狸与乌鸦后传》、《三只小猪后传》、《狼来了后传》等,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进行了道德素质教育,一举两得。(故事宜短不宜长)
点滴三:学生“坐”听讲解、看示范,教师讲解语言尽可能简练、易懂且略带诙谐,示范生动、形象,正误动作对比示范时,动作幅度相对夸张一些。
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站的时间稍长一点,他们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继而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甚至会离开原先的位置,跑到其他地方去。实践证明,这时候,让他们坐下,缩小他们的活动范围,他们的注意力会相对集中一些。当然,要想做得更好,教师的言行更为重要。经过一年来的反复观察、实践,我发现对这群天真的孩子用专业术语大讲“侧上举要斜上45°”、“前平举要两臂平行”、“摆臂要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双腿跳跃双腿要同时跳起同时落下”等动作要领,远不如用简短、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并配以夸张的正误动作对比留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因为,对于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专业词汇量少,对字、词、句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数的概念也比较模糊,用专业术语对他们进行讲解,他们根本听不懂,更不要说做了。如果教师用简短的,他们听说过的,接触过的语言来讲解,孩子们往往会很快地接受并牢记所学动作。如“侧上举要像一个朝天的‘﹥’”、“前平举要像个‘=’”等,这样的讲解示范形象生动、简单明了,且数学课还经常接触;另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好胜心强,求知欲强,因此生动、形象、优美的示范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促使他们个个欲欲一试,人人争相模仿。而夸张、诙谐的错误动作示范,亦能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余牢记并改正错误的动作,如在对“双手前后摆臂”、“双腿同起同落”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动作进行讲解、示范时,我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点滴四:不断反思,反复实践。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每节课结束,我总会静静地呆上几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一次快进式反思,找出存在问题,并尽可能地避免下节课出现类似问题。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完善课堂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在实践中改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更高,教学经验才会更丰富,课堂教学才可能更精彩,学生才会更加地“亲其师,信其道”
(责编韦淑红)
点滴一:准备活动,游戏内容尽可能渗透基本教材。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而游戏教学就能做到这一点。另外,游戏本身就是由许多实际活动组成的,它能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使学生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让各器官、系统和各肌肉群都得到必要的活动。再者,6~7岁的儿童是兴奋发展的高峰期,本身就淘气,好动,爱玩。因此,我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改成了“游戏活动”部分,为了能顺利过渡到基本部分的教学,我在每个游戏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引入基本教材的内容。
如在发展学生投掷能力的单元教学中,用沙包(课前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充当“篮球”,部分学生充当“移动篮筐”,部分学生充当“投篮手”,在规定的区域、时间内,让“投篮手”向“移动篮筐”中投“球”。就在这样的一个你“投”我“让”,争取“进球”和避免“球”进筐的游戏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投掷能力,促使了本单元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点滴二:巧用课堂休息时间,调整学生情绪,动静顺利过渡。
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学,学生人数固定、活动空间固定,即使在很热闹、很激动的情况下,教师也能让学生迅速安静下来,全局比较容易掌控。而室外体育课情况正好与之相反,学生人数多(有时教学场地会有好几个班级同时上课),活动范围时大时小,外界干扰多,要想让运动中的学生(特别是注意力易分散,处于兴奋发展高峰期的一年级学生)很快安静下来听教师讲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实践,我找到了一个能让学生动静迅速过渡的有效方法,那就是巧妙利用休息时间,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整学生激动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起到对学生进行学科渗透、道德教育的作用,一举两得。
1.深呼吸法。让学生稍息站立,闭上双眼,随教师口令(吸气,呼气)深呼吸7~8次。
2.脑筋急转弯法。教师出2~3道题,学生回答。注意难度要适中,太难学生不感兴趣,太简单不能达到稳定学生情绪的效果。只有让学生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才会迅速完成动与静的转换。
3.设身处“境”法。假设一个情境,如在沙滩上、在动物园里、在儿童游乐场等(尽量假设一个学生都去过或看到过的场景),让学生闭上双眼遐想一下,在这种场景中会干些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等等。
4.故事“外”传法。以教师为主(如学生能够杜撰最好),讲一个学生似熟悉又非熟悉的童话故事后传,如《狐狸与乌鸦后传》、《三只小猪后传》、《狼来了后传》等,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进行了道德素质教育,一举两得。(故事宜短不宜长)
点滴三:学生“坐”听讲解、看示范,教师讲解语言尽可能简练、易懂且略带诙谐,示范生动、形象,正误动作对比示范时,动作幅度相对夸张一些。
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站的时间稍长一点,他们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继而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甚至会离开原先的位置,跑到其他地方去。实践证明,这时候,让他们坐下,缩小他们的活动范围,他们的注意力会相对集中一些。当然,要想做得更好,教师的言行更为重要。经过一年来的反复观察、实践,我发现对这群天真的孩子用专业术语大讲“侧上举要斜上45°”、“前平举要两臂平行”、“摆臂要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双腿跳跃双腿要同时跳起同时落下”等动作要领,远不如用简短、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并配以夸张的正误动作对比留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因为,对于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专业词汇量少,对字、词、句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数的概念也比较模糊,用专业术语对他们进行讲解,他们根本听不懂,更不要说做了。如果教师用简短的,他们听说过的,接触过的语言来讲解,孩子们往往会很快地接受并牢记所学动作。如“侧上举要像一个朝天的‘﹥’”、“前平举要像个‘=’”等,这样的讲解示范形象生动、简单明了,且数学课还经常接触;另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好胜心强,求知欲强,因此生动、形象、优美的示范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促使他们个个欲欲一试,人人争相模仿。而夸张、诙谐的错误动作示范,亦能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余牢记并改正错误的动作,如在对“双手前后摆臂”、“双腿同起同落”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动作进行讲解、示范时,我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点滴四:不断反思,反复实践。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每节课结束,我总会静静地呆上几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一次快进式反思,找出存在问题,并尽可能地避免下节课出现类似问题。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完善课堂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在实践中改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更高,教学经验才会更丰富,课堂教学才可能更精彩,学生才会更加地“亲其师,信其道”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