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卫风·芄兰》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朱东润所云:“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给诗义的探求引导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诗诗一位少女在青梅竹马的少男“佩觽”、“佩韘”之时的内心独白。
关键词:诗经;芄兰;少女;独白;解析
《卫风·芄兰》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而朱东润云:“以次章‘能不我甲(狎)’之句推之,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从文辞本身来看,先生之“推”之“疑”无疑给诗义的探求引导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卫风·芄兰》的解读须先了解事由,一个童子,佩带了“觽”、“韘”,这是成人的佩饰,而且从“垂带”来看还着起成人之服,并未成之人而用成人之佩服,当有两种情况:
一是主事,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当然主要是《诗经》时代的宗法制度所规定,当一个未成年的男子必须成为天下、国、家、家族等的领导者之时,他也就无可选择地责无旁贷地坐到主事的位置上,即所谓就位,而又因了礼仪的规定,必须按照所就之位去冠带佩服,即所谓礼服。
二是成婚,一个男子,即使尚未成年,一旦成婚,便在社会角色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虽说小,但已经被视为男人了,而再不是男孩儿了,因为有了家室,有了社会责任和义务了。这一变化是需要一定外在标志性佩服来体现的,于是,本来虽为童子也须着戴成人的服饰,当以成人视之及自视。
再来看看情由,抒情主人公——“我”与那的“童子”在其“佩觽”、“佩韘”之前的关系不能不令人有一定的猜想,因为从“我”对于“我知”、“我甲”的认定甚至坚定来看,在他们以往的相处中或有一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经历,抑或有过天真烂漫、幼稚无邪的诺言,甚或情窦初开、蒙胧恍惚的表白,至少在“我”的心里已然有一点是认定的,那就是他——那个童子对“我”的心思是心知肚明的,更有一点是坚定的,就是“我”在他的心中是第一位的。今天,這童子已经“佩觽”、“佩韘”,身份已然发生了变化,这变化或许会影响原有的情感,在“我”依然是认定,乃至坚定的,而在“他”会否有所变化却令人思量,这思量令少女的心海里荡起了层层涟漪,甚至是汹涌的波涛,而在前思后想的风起云涌甚至雷鸣电闪的纠结之后,心海又归于风平浪静了,因为那原有的认定乃至坚定又回到并占据了“她”心灵,主宰了“她”的意识。于是,这少女就以良好的心态、情人的眼光去观照那已然“佩觽”、“佩韘”的童子,欣赏他那“容兮遂兮,垂带悸兮。”——气定神闲、优雅飘逸的美好形象。
情由如此,那么事由如何?主事还是成婚?思量再三,不敢妄断,朱熹则云:“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我们不妨从主事和成婚两个方面分解一下:
先说主事,按照一般性的情理来说,主事与否无关情感,因为主事与否仅仅是一个人社会角色的转变,而情感是一个人的心理需求的体现。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尤其是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中的上层中,一个人的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中虽然不包含感情的倾向和取向,但却关系到婚姻的选择,即使贵为天子、诸侯,乃至后世的皇帝,个人情感在社会责任和义务面前也必须退避三舍。杂剧大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呐喊,造成强烈的震动与回响,应当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卫风·芄兰》中的这位童子一旦被推上主事的位置,他的没天没地的无拘无束的天真烂漫的孩提生涯就必然也必须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与他青梅竹马的玩伴也不再是两小无猜了,再不能你爹我妈般地过家家儿了。这关系与交往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对双方之间情感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在少女的心中,这佩带了成人服饰的童子,虽然外在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内心情感是不会也不应该有什么变化的,他一定一如既往地懂得我,我依然在他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是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于是,他在她眼里的形象仅仅是外在的改变,而且依然美好,令人欣赏不够,赞叹不已。
这是少女的天真,是天真的自信,也是少女的幼稚,是幼稚的固执。若这样的自信和固执仅限于情感的认定和自我陶醉,我们不妨与她一起陶醉于天真和幼稚的自信和固执之中。然而,这自信和固执向前迈出一步,踏入婚姻的领地,理智就会无情地提醒我们,那可能是雷池,一个天真幼稚的少女带着她天真而幼稚的情感自信和固执梦游般地步入雷池,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我们没有机会和可能,即使有机会和可能也不忍心从美妙的梦境中把她唤转,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束手无策的担忧了。
再说成婚,成婚之事与情感关系重大,凡相爱的人,无不把牵手婚姻殿堂视为恋爱的理想收获和终极目标,而《卫风·芄兰》的抒情主人公——“我”,在与自己青梅竹马,甚至两心相悦,至少是深深爱恋的童子穿戴起新郎的服饰,走向婚姻殿堂之时,发现他手牵着的拜天地、入洞房的不是“我”,这一惊诧非同小可,而这位情窦已开的少女,在自己心爱的童子已然与他人成婚的境况之下,没有惊诧,没有困惑,没有苦痛,没有怨愤以及诸如此类的外在情绪的流露。有的却是完全内化和转化为自我的一种满足和陶醉,满足于他对我的“知”——一种爱的懂得,陶醉于我在他心中的位置——“甲”——绝对第一,无可取代。这似乎才是传说中的爱情,只在内容,不计形式;只讲感情,不管婚姻;只重感觉,别无所求!然后就是欣赏,欣赏他的服饰、欣赏他的气度、欣赏他的神态,欣赏他的一切。
这样的爱情,完美的精神恋爱,问古往今来何曾有过?这样的爱情,超脱的恋爱境界,问人间世界谁人见过?若这女子果真如此,无疑是一个震撼、一种警醒、一次颠覆,实在是让人感觉到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根深蒂固的恋爱观,也必须对我们的精神境界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还必须把我们以往的情感评价标准进行全面的修订。
参考文献
[1]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朱熹.诗集传[M].上海:中华书局,2011.
[3]王实甫.西厢记[M].北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许宏伟,女,(1968-),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与传播系 教授 从事写作学研究。
关键词:诗经;芄兰;少女;独白;解析
《卫风·芄兰》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而朱东润云:“以次章‘能不我甲(狎)’之句推之,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从文辞本身来看,先生之“推”之“疑”无疑给诗义的探求引导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卫风·芄兰》的解读须先了解事由,一个童子,佩带了“觽”、“韘”,这是成人的佩饰,而且从“垂带”来看还着起成人之服,并未成之人而用成人之佩服,当有两种情况:
一是主事,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当然主要是《诗经》时代的宗法制度所规定,当一个未成年的男子必须成为天下、国、家、家族等的领导者之时,他也就无可选择地责无旁贷地坐到主事的位置上,即所谓就位,而又因了礼仪的规定,必须按照所就之位去冠带佩服,即所谓礼服。
二是成婚,一个男子,即使尚未成年,一旦成婚,便在社会角色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虽说小,但已经被视为男人了,而再不是男孩儿了,因为有了家室,有了社会责任和义务了。这一变化是需要一定外在标志性佩服来体现的,于是,本来虽为童子也须着戴成人的服饰,当以成人视之及自视。
再来看看情由,抒情主人公——“我”与那的“童子”在其“佩觽”、“佩韘”之前的关系不能不令人有一定的猜想,因为从“我”对于“我知”、“我甲”的认定甚至坚定来看,在他们以往的相处中或有一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经历,抑或有过天真烂漫、幼稚无邪的诺言,甚或情窦初开、蒙胧恍惚的表白,至少在“我”的心里已然有一点是认定的,那就是他——那个童子对“我”的心思是心知肚明的,更有一点是坚定的,就是“我”在他的心中是第一位的。今天,這童子已经“佩觽”、“佩韘”,身份已然发生了变化,这变化或许会影响原有的情感,在“我”依然是认定,乃至坚定的,而在“他”会否有所变化却令人思量,这思量令少女的心海里荡起了层层涟漪,甚至是汹涌的波涛,而在前思后想的风起云涌甚至雷鸣电闪的纠结之后,心海又归于风平浪静了,因为那原有的认定乃至坚定又回到并占据了“她”心灵,主宰了“她”的意识。于是,这少女就以良好的心态、情人的眼光去观照那已然“佩觽”、“佩韘”的童子,欣赏他那“容兮遂兮,垂带悸兮。”——气定神闲、优雅飘逸的美好形象。
情由如此,那么事由如何?主事还是成婚?思量再三,不敢妄断,朱熹则云:“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我们不妨从主事和成婚两个方面分解一下:
先说主事,按照一般性的情理来说,主事与否无关情感,因为主事与否仅仅是一个人社会角色的转变,而情感是一个人的心理需求的体现。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尤其是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中的上层中,一个人的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中虽然不包含感情的倾向和取向,但却关系到婚姻的选择,即使贵为天子、诸侯,乃至后世的皇帝,个人情感在社会责任和义务面前也必须退避三舍。杂剧大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呐喊,造成强烈的震动与回响,应当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卫风·芄兰》中的这位童子一旦被推上主事的位置,他的没天没地的无拘无束的天真烂漫的孩提生涯就必然也必须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与他青梅竹马的玩伴也不再是两小无猜了,再不能你爹我妈般地过家家儿了。这关系与交往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对双方之间情感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在少女的心中,这佩带了成人服饰的童子,虽然外在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内心情感是不会也不应该有什么变化的,他一定一如既往地懂得我,我依然在他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是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于是,他在她眼里的形象仅仅是外在的改变,而且依然美好,令人欣赏不够,赞叹不已。
这是少女的天真,是天真的自信,也是少女的幼稚,是幼稚的固执。若这样的自信和固执仅限于情感的认定和自我陶醉,我们不妨与她一起陶醉于天真和幼稚的自信和固执之中。然而,这自信和固执向前迈出一步,踏入婚姻的领地,理智就会无情地提醒我们,那可能是雷池,一个天真幼稚的少女带着她天真而幼稚的情感自信和固执梦游般地步入雷池,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我们没有机会和可能,即使有机会和可能也不忍心从美妙的梦境中把她唤转,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束手无策的担忧了。
再说成婚,成婚之事与情感关系重大,凡相爱的人,无不把牵手婚姻殿堂视为恋爱的理想收获和终极目标,而《卫风·芄兰》的抒情主人公——“我”,在与自己青梅竹马,甚至两心相悦,至少是深深爱恋的童子穿戴起新郎的服饰,走向婚姻殿堂之时,发现他手牵着的拜天地、入洞房的不是“我”,这一惊诧非同小可,而这位情窦已开的少女,在自己心爱的童子已然与他人成婚的境况之下,没有惊诧,没有困惑,没有苦痛,没有怨愤以及诸如此类的外在情绪的流露。有的却是完全内化和转化为自我的一种满足和陶醉,满足于他对我的“知”——一种爱的懂得,陶醉于我在他心中的位置——“甲”——绝对第一,无可取代。这似乎才是传说中的爱情,只在内容,不计形式;只讲感情,不管婚姻;只重感觉,别无所求!然后就是欣赏,欣赏他的服饰、欣赏他的气度、欣赏他的神态,欣赏他的一切。
这样的爱情,完美的精神恋爱,问古往今来何曾有过?这样的爱情,超脱的恋爱境界,问人间世界谁人见过?若这女子果真如此,无疑是一个震撼、一种警醒、一次颠覆,实在是让人感觉到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根深蒂固的恋爱观,也必须对我们的精神境界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还必须把我们以往的情感评价标准进行全面的修订。
参考文献
[1]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朱熹.诗集传[M].上海:中华书局,2011.
[3]王实甫.西厢记[M].北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许宏伟,女,(1968-),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与传播系 教授 从事写作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