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郑伯奇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伯奇,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闻名遐迩的学者,是鲁迅与郭沫若的好朋友。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写出了具有强烈的爱国反帝思想的短篇小说《最初之课》,发表在《创造季刊》创刊号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26年郑伯奇回国后,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大革命失败后,他到上海参加了创造社的工作,曾试图把鲁迅、郭沫若这两位伟大作家联合起来合办一个文艺刊物,向黑暗势力反攻。虽经双方同意,后因故未成事实。这期间,他担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上海艺术剧社社长,发表了小说《宽城子大将》,剧作《抗争》、《牺牲》和电影剧本《时代的女儿》、《泰山鸿毛》、《盐湖》、《到西北去》等作品。受鲁迅委托,他筹备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委。他还参加过“左翼戏剧家联盟”、“自由大同盟”等团体,主编了《文艺生活》、《新小说》等刊物。抗战中郑伯奇回到西安,编辑了《救亡》周刊和《每周文艺》。由于其影响和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担任“西北文联”和“陕西省文联”的副主席,并负责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的领导工作。
  我和郑伯奇是在1959年9月认识的。那时我正在西安读书,偶然写了一篇《评“文学的基本知识”》的文章,慕名寄给了郑老,没想到先生立即给我回信,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并约我晤面。到作协后,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那时他已60岁开外,文质彬彬,言谈亲切,给初次见面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和《延河》编辑部的同志一道研究我的文章,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以后我每次写的文章都寄给他,他总是精批细改,对我写作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我的一些作品在《人民文学》和《光明日报》发表后,他更是鼓励有加,嘱咐我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文革”中他对我的一次谈话,虽经数十年,我仍时时在心,刻刻不忘。
  1968年7月,我到西安拜访郑老。那时,郑伯奇和许多30年代的老作家一样,惨遭迫害,被诬陷为“反动学术权威”、“文艺黑线人物”等,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即使这样,当我到西安甜水井11号郑宅时,郑老还是把我迎进客厅,紧紧握住我的手,连说:“欢迎!欢迎来看老朽。”我赶忙说:“先生对我的大恩大德,我岂敢有忘!”说到“文革”,先生说:“还是少说为佳,保持沉默吧!”当我告诉他天津一家出版社在《鲁迅杂文选》上关于郑伯奇的一条注释中诬陷他曾恶毒攻击鲁迅时,先生只是淡淡地说:“还是随遇而安,保持沉默为好。”“怎么还保持沉默?岂不等于自己默认。”先生说:“近观世态动向,转觉沉默为佳,因为原书编释者的态度既属抹煞有关人物,自己跳出来表白,未免愚蠢可笑。”这几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老知识分子在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日子里,心情是多么沉重,欲言犹止,悲愤填膺。他还告诉我:“一位哲人说过,‘无声的太阳,是用自己的光辉来讲话;平静的大海,是用广阔无边来显示;沉默的高山,是用巍峨壮观来表达;辽阔的蓝天,从不大呼小叫,但它的高远却无法可测;广袤的大地,虽然寂静无声,但其深厚博大却是众所周知的’。沉默实际上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学问、是聪明人的魅力所在。在沉默中镇定,在沉默中思考,在沉默中战斗,在沉默中取胜……鲁迅就多次提到过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就是他的名言。周总理在这方面是我们的榜样,他很注意审时度势,能够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所以总是立于不败之地,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同志。听说连毛主席都佩服他。”当我谈到一些人说什么“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精神贵族”等等时,先生愤慨地说:“这不符合毛主席的教导,这是一些政治骗子的言论。这伙骗子之所以如此叫嚣,就是要使人民成为无知的阿斗、痴呆的木偶、学舌的鹦鹉,跟着他们的指挥棒人云亦云,任其摆布,任其凌辱。当然现在还不能说他们不对,因为正是‘造反有理’的年代。如果和那些蛊惑人心的混蛋斗,必然反受其害。我相信到一定时候,党中央、毛主席会出来说话的,历史会给人民一个公道的。你现在无事,做一个运动中的逍遥派吧!抓紧时间读点书,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搞文学的一定要做到:做人堂堂正正,办事踏踏实实,待人诚诚恳恳。一个人活在世上不易,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不错了。记得明朝一位叫夏完淳的诗人,虽只活了16岁,但留下了‘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14个字,说得多好啊,愿赠送给你,以作共勉。”当我提到刘少奇遭遇到迫害时,先生说:“一个堂堂的国家主席不能保护自己:一部人民制定的宪法不起作用,实在是对历史的嘲弄,对人民的蔑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郑老的教诲,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心情无比舒畅,更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的春天来到了,郑老用他的笔,写出了回忆创造社的史料,填补了现代文学史的空白。他没有忘记我这个年轻人,邀我去西安做客。正当我动身前往时,却传来了他逝世的噩耗。我深为失去一位良师益友而无限悲痛,郑老虽然离我们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高风亮节,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其他文献
傅作义将军是一位闻名遐迩的爱国将领,他不但在军事上是一名精勇强将,而且在教育上也有不少建树,在繁忙的军事活动之余,他不仅在绥远后套创办了奋斗中小学,还为振兴家乡教育,使贫困学生能够受到教育,在家乡临猗县即原荣河县安昌村创建了一所平民学校。那时笔者正是临近学前儿童,对建校情景仍有不少记忆。    一  平民学校始建于1935年,校址选在安昌村大池塘北、村子西北边一片半岛似的崖头平地上,计有三四十亩地
期刊
塔则沟庄位于沁源县城的东北方,属城关镇李家庄村管辖,距县城30华里,从城关出发过沁河到李家庄顺沟向东经半沟、松山底直至沟的尽处再攀一段羊肠小路便可到达。塔则沟背靠群山,四周峰峦起伏,森林茂密,地理位置既险要又隐蔽。它翻山往东经友仁可达沁县,往南经法中可到屯留,是个不可多得的要地。因此,抗日战争时期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第三行政专员公署所属上党银号在极其复杂的战争环境中选择了这个地方,在这里驻扎并印刷、发
期刊
退休之后,看见不少人为冠心病而苦恼。严格地  说,我也是冠心病患者,然而凭靠“吃”,解除了这个苦  恼。现在谈出来,可能对不少老年朋友,会有所帮助。   我是1995年被确诊为冠心病的,就在医院买了  足有半年的西药,按照专家的断言:准备长期服药。但  我从小就酷爱中医,总认为终身用西药副作用太大,  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忌口限制,你还怎样享受生活?最  后,我拜访了我的老乡——高级大夫曲先生
期刊
1948年秋太原战役开始时,我在407部队做情报工作。407部队是华北十八兵团参谋处侦察科直属的一个半公开性的情报机关,直接与太行909、晋绥榆次办事处、晋阳工作团以及各地、县敌工部联系,搜集敌情与作战动态,可以说,它是军队首长指挥作战的耳目。日常工作由参谋处欧阳处长、侦察科张科长具体领导、布置,情报经我等研究汇总后报兵团参谋长陈漫远审阅处理。  为了保密和工作方便,我们住在榆次富户街3号一位盲人
期刊
1950年3月的一天,一位约三十六七岁的男子进  入了蒋介石父子的别墅。   “李主任,蒋总统正等着你呢。”一位中年模样的  人对刚进来的人说。   那位被称作李主任的男子是国民党“国防部”第  三厅参谋部主任李森,中年模样的人是特务头子方先  觉。原来,蒋介石于1949年逃离大陆前签署了《关于  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要求  国民党军的散兵游勇和地痞流氓,趁新中国
期刊
1952年夏季的一天上午,原天蟾舞台老板、江湖人称“江北大亨”顾竹轩的长子顾及庚,领着放暑假在家的儿子顾立尧在淮海路上走着,突然被人叫住。顾及庚一看,唤他的人正是一代大亨黄金荣。顾及庚就问:“黄伯伯,是你叫我?”黄金荣点了点头。顾及庚又问:“有什么事?”黄金荣就向外挥了挥手,说:“去叫你父亲来一趟,我有要紧的事同他谈。”  时年85岁的黄金荣已成了风中之残烛,但说话时中气仍然很足。  于是,便有了
期刊
很久以来,我非常推崇这句名言,一直当作座右铭,促使自己时刻去努力求索。  我更推崇说出这句名言的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书里,我读懂了主人公的人生准则和他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从此,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形象便铭刻在我的心中。尽管那时我是一位初中的学生。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乌尔姆小镇上一个比较富裕的犹太人家里,接待了降生到人世间的大脑壳的爱
期刊
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吟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本是反映屈原不同朝中轩臣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后人却根据“餐菊”吃起菊花来。  最早是饮用菊花浸过的水。《后汉书》载:河南郦县北部有一小溪,溪畔两岸野菊如堤,秋风吹来菊花纷纷落入水中,岸边30多户人家常饮水而家家长寿。晋工医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仙药》中也写道:南阳郦县中有甘谷,谷两岸长满野菊,菊花坠入谷池中,年复一年,甘谷水为
期刊
1950年3月10日,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我和杨可嘉同志一起作为绛县人民的代表,北上太原参加了山西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至今已有55年了,但那难忘的历史时刻,在我的记忆中仍然新如昨日。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我和杨可嘉同志在绛县人民政府有关人员的陪送下,首先到运城专署集中。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岳维藩专员,他亲切地对我们说:“我们运城代表团这次参加大会的是32人,其中绝大多数没有去
期刊
大汉奸汪精卫到底是如何死  的,各类书刊上的说法不一。归纳  起来大约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日本  人害死的,其二是蒋介石派人毒死  的,其三是病死的。那么真实的情  况到底如何呢?这还得从头讲起。   一    在中国的文化里,像汪精卫这  样背叛祖国的人是最让国人生厌  的,人们总害怕同他发生某种联  系。抗日战争胜利后,国人中许多  原来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