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要千锤百炼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可是目前写作教学中有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批作文——即使辛辛苦苦批了改了,学生也只是往书包里一塞,看也不看,何谈修改与提高。如此循环,收效甚微。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可见,一篇成功的文章是离不开修改的。但平时学生写作文,却总不重视修改,文章写完,也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的。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至关重要。
  修改作文可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能力,使语言尽量得体适当,变笨拙为巧妙。在作文训练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经历的生活形成文章,使已成型的文章更加完美,教师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作文指导中应注意学生自改、互改这一环节,教师应激发学生自改、互改的兴趣,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他们作文的能力。
  一、激发起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评改意识,兴趣是关键。
  1.名人榜样法。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轶文趣事。古有文人贾岛“推敲”的典故,近有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一丝不苟评改作文的故事;列夫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曹雪芹写《红楼梦》“增删五次,批阅十载”;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改过12遍;杨沫写《青春之歌》修改了六七次;等等。这些文豪大家的例子数不胜数,应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自主修改的好习惯。同时,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
  2.评语激趣。根据学生喜欢表扬的特点,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改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文的兴趣。在学生的作文本上,不仅评点立意、选材、构思,还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很好,说明你认真对待了这次作文的修改。”“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说明你听讲评时很专心。”这些鼓励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学生从这些评语中,品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实践证明,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写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往往会激发学生改文的积极性,会产生良性的连锁效应。
  3.比较引趣。先在小范围内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张贴出正稿和修改的原稿,再请学生参观议论。学生一对照比较,看出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先走一步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引得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二、评改方法的具体指导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评改符号及评分标准,先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修改符号和评点方法。规范使用增、删、调、换等修改符号,再进一步明确错字、病句、精美语言和段落的评改符号。为了强化学生的高考意识,可在高二训练阶段,组织学生学习高考作文的基础和发展两级评分标准及具体细则。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规范训练,打好基础,明确先抓住基础分,再力争突破发展分的写作指导思想。但这一环节不要搞得过早,不要让高考作文的镣铐过早地铐住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眉批、旁批的批阅方式,学会说明式、评述式、提示式等评改方法。三、授法——铺路架桥
  1.示范修改。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老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让学生心中有个样子。具体做法是:一是先教会学生掌握各种常见修改符号后,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二是每次习作,有目的地选取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
  2.讲评试改。即老师把某次习作的主要问题梳成辫子,进行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
  3.集体评改。一是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学生,老师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二是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
  认真地改好一篇文章,其价值可能大于连续写上十篇,因为修改的过程是对自我的否定与提升。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亲身体验:在批改学生作业特别是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如果看到书写潦草、杂乱无章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烦意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人们已经基本不再用笔书写,取而代之的是打印机,书写就这样被人们淡漠了。这不得不引起语文老师的深思:语文教学中到底有没有必要渗透书法艺术教育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  书法与中华民族精神
期刊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
期刊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整个教育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上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是不可能“教”出来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熏陶中浸润,逐渐增强自己的知识底蕴,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照高考的标准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按照高考的要求和特点
期刊
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理状况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已经对中学语文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很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中学语文教师安全感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社会关注。中学语文教师心理问题,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长远的意义。  在有关中学语文教师安全感问卷调查中,中学语文教师安全感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男性中学
期刊
诵读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诵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能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提高学五的书面表达能力。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就能用到它们
期刊
1993年河南籍作家刘震云用一部“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打捞起那段国民政府企图掩盖也确实快被遗忘的历史,十九年后,冯小刚导演将这段历史搬上了银幕,对中国片审制度的底线发起了新的挑战。一个敏感的导演,看到一个好故事,有了想将它变成电影的冲动,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冯小刚自己说过:“我一口气看完,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小说没有故事,没有人物,也貌似没有态度,没有立场,主角写的是民族,情节
期刊
阅读是读者从文本中获取文字信息、情感信息的一种心理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作者通过文本进行交流的一种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充满了创造性的过程,同时也是读者获取知识和培养情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另一方面是学生。  (一)教师教学的问题。  1.教师阅读教学观念比较
期刊
创造力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功能,也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扩大效益的内在动力。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必须要有强烈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按心理学的原理,学生学习动力有外在动力(如,奖励或惩罚等刺激所产生的动力)和内在动力(人的认知需要——认识和发现的需要与审美需要所产生的动力)。外在的动力是短暂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奖励或惩罚刺激。持续不断地反复使用相同性质的刺激手段,刺激效果会逐渐
期刊
随着2013年新教材高考改革的开始,现代文阅读教学便面临着强大的挑战。因为不仅分值加大了(阅读分值为65分。其中现代文9分;文言文阅读19分;诗赏11分;文学类文体或实用文体25),而且题型也有所改变。在新教材启用前,贵州省高考采用的试题是从基础到阅读(即第一大题为基础知识题),而新教材启用后,不仅阅读量加大,且在试题形式上也有所改变(变成了先阅读,后基础,第五大题才是基础题)。一翻开试卷,赫然摆
期刊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年少的李白是风流的,爱女人,爱酒,和所有世家子弟一样,渴望大唐这个盛世可以给他们一个宽广的政治舞台,希望能居庙堂之高,谈兴邦之事,这或许是封建读书人内心的共同梦想。年少时期熟读的《庄子》让他满脑子都是自由、洒脱、奔放的思想,他为自己设计的仕途是从出仕到隐逸。既要建功立业,又要来去自由,不必如姜尚、管仲、诸葛亮等帝师,却只等“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便可“游五湖,戏沧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