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2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3年新教材高考改革的开始,现代文阅读教学便面临着强大的挑战。因为不仅分值加大了(阅读分值为65分。其中现代文9分;文言文阅读19分;诗赏11分;文学类文体或实用文体25),而且题型也有所改变。在新教材启用前,贵州省高考采用的试题是从基础到阅读(即第一大题为基础知识题),而新教材启用后,不仅阅读量加大,且在试题形式上也有所改变(变成了先阅读,后基础,第五大题才是基础题)。一翻开试卷,赫然摆在面前的便是一道现代文阅读题。这对考生来说,如果阅读能力差,那就会迎来当头一棒,就会加大考生的压力。因此,为迎接高考,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在教学中,必须抓好阅读教学,做到:
  一、锁定选项所给的信息
  因为在高考的时候,每个学生也都清楚地知道,时间便是生命。如果能在考场上赢得时间,那就意味着他赢得了高考。也正因为出自于这种心里,急于求成,考生才往往出错。当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看完了原文之后,大眼一略,便轻率地做出了选择。这样选出来的题,大多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
  1.先看清每题所给的选项信息。
  在判断每小题每选项的正误时,必须教会学生,锁定好每小题所给每选项的信息。在锁定后,找到原文。然后再将其选项信息回到原文,看它与原文上下文内容是否吻合,如吻合,则表明该选项便是正确的;如不吻合,该选项便是错误的。
  2.看清选项所给信息与原文是否在关键字上有出入(多字或少字)。
  考试就是这样,有时命题者也就是在玩文字游戏,看你的判断能力,就这样糊弄你。命题者有意在所给的选题选项中,多加一字或是减少一字;更甚者,在选项中用相近的近义词去代替原文中关键的词;或用一个模糊概念去偷换原文的概念。只要稍一不慎,就会出错。
  如,2013年贵阳市高三适应性第七次月考中第一大题的第2小题的C项选项就属于这样的命题。即该选项信息为“一个发展成了君子世界,一个发展成了市民世界”。而这一选项在原文信息则是“起步于君子世界,起步于市民世界”。用“发展成为”概念去偷换了“起步于”这一概念,这只要稍不留心,就会出错。
  二、把握文体,锁定文体结构,抓住特点
  要做好对阅读文的分析、鉴赏,必须要求学生把握好文体。只有把握住文体,才能够抓住文体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去分析。如,小说这种文体,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准确把握环境,从而分析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说这种文体,要想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性格,必须要掌握、分析好人物生存的环境,不能离开环境空洞地去猜测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2013年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卷中,第三题第(2)题(主观题)就直接涉及到“环境”对作品中人物的作用。
  即“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样一题。而这篇小说(《黑宝》作者亚历山大)开头的环境是这样描写的:“黑巷子,说起来是一个小山村,只有三叔一人居住,显得非常孤寂,房子周围,丛林密布,荆棘丛生,常有野兽出没。走在林里,白天如同黑夜,阴森森的。”
  要答好这道题,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好对于环境描写的每一字句,必须认真地去体味,抓住“孤寂”“阴森森”“野兽出没”“如同黑夜”等关键的词,这样学生可能就会较准确地分析把握。这样的环境是:作者极写故事发生地的环境恶劣;为下文作铺垫;更为文中的主人公“黑宝”蓄势。
  2.要善于从细节描写中去捕捉人物性格特征。
  一篇小说,其核心在于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要想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首先要求学生学会把握好人物的细节描写。只有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如,《黔东南2013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题》一卷中,第三大题《孔行松》一文第(3)小题,就直接要求“结合文章分析孔行松的性格物征”。
  要做好这道题,必须要求学生把握好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及肖像描写。抓住“浑身肉没处长的样子”、“大块的东坡肉躺在锅里”等句子;他上课时,“一百坐的阶梯教室照样人满为患”;在回答学生的“孔教授,别人背后叫你屠户,你怎样看”的提问时,总是笑着说“你这学期的人生修养课,过关了,免考”,引来“雷鸣般的掌声”。在掌握了这些细节描写之后,理解他的性格就不难了。便可获得他爱吃肉、上课生动有趣、回答学生问题诙谐精彩、心胸豁达而不计较、有才华、对事一笑了之的性格特点。
  只要学生有了极强的文体观念并抓住了文体特征,不论什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
  引导、提醒学生,使学生不再盲目,让学生胸有成竹。
  要做到学生答题胸有成竹这一点,的确并非易事,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耐心而又认真地辅导学生。如,在现代文(或科技说明文)的阅读上,不仅要抓住关键的词,还要注意被说明的概念与内涵的大小,同时还要注意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逻辑关系。
  在小说与传记文学的分析上,除了对环境、细节的描写外,还要求学生要学会从人物的正面和侧面、语言和心态、情节以及传记人物的年代、传记人物的事迹和经历等方面进行分析。只有要求学生掌握、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会得心应手,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的内容。要想让学生在诗词鉴赏时走进古诗词创设的情境当中,能够深切地体会诗词的意境主旨,就必须要使学生有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古典诗词的创作,本来就是在诗人主观情志的关照下,依靠想象和联想来完成的。在古代特定的语言条件和古典诗词的章法下,诗人依靠想象和联想,以高度凝练的文字表达真切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再者,
期刊
大家都说:“作文难,构思更难。”学生每次写作文都叫苦连天,说是无内容可写。布置的作文老是交不上来,但学生在一起谈起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时,却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为什么流行歌曲易受学生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抒发了普通人平凡而真实的感受,这种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浓缩提炼,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优秀流行歌曲的歌词大都是生活的再现,凝聚着创作者对生活深入的品味和思考,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在流行歌曲歌
期刊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亲身体验:在批改学生作业特别是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如果看到书写潦草、杂乱无章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烦意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人们已经基本不再用笔书写,取而代之的是打印机,书写就这样被人们淡漠了。这不得不引起语文老师的深思:语文教学中到底有没有必要渗透书法艺术教育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  书法与中华民族精神
期刊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
期刊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整个教育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上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是不可能“教”出来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熏陶中浸润,逐渐增强自己的知识底蕴,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照高考的标准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按照高考的要求和特点
期刊
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理状况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已经对中学语文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很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中学语文教师安全感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社会关注。中学语文教师心理问题,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长远的意义。  在有关中学语文教师安全感问卷调查中,中学语文教师安全感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男性中学
期刊
诵读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诵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能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提高学五的书面表达能力。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就能用到它们
期刊
1993年河南籍作家刘震云用一部“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打捞起那段国民政府企图掩盖也确实快被遗忘的历史,十九年后,冯小刚导演将这段历史搬上了银幕,对中国片审制度的底线发起了新的挑战。一个敏感的导演,看到一个好故事,有了想将它变成电影的冲动,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冯小刚自己说过:“我一口气看完,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小说没有故事,没有人物,也貌似没有态度,没有立场,主角写的是民族,情节
期刊
阅读是读者从文本中获取文字信息、情感信息的一种心理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作者通过文本进行交流的一种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充满了创造性的过程,同时也是读者获取知识和培养情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另一方面是学生。  (一)教师教学的问题。  1.教师阅读教学观念比较
期刊
创造力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功能,也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扩大效益的内在动力。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必须要有强烈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按心理学的原理,学生学习动力有外在动力(如,奖励或惩罚等刺激所产生的动力)和内在动力(人的认知需要——认识和发现的需要与审美需要所产生的动力)。外在的动力是短暂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奖励或惩罚刺激。持续不断地反复使用相同性质的刺激手段,刺激效果会逐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