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过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这三大体系一方面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则是更多地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一、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就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根据反法联盟国家同法国签订的《第一次巴黎和约》,参战各方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即维也纳会议)。
1815年6月9日,由英、俄、奥、普、葡、法、瑞典7国签署《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及有关条约、宣言和文件构成了维也纳体系。它以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等为指导思想,在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的欧洲建立起多极的政治均势,并暂时维持了欧洲封建列强间的和平与协调。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该体系是指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1919~1920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三、雅尔塔体系
二戰末期、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根据二战后期召开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几次国际性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达成的对世界安排的协议,对世界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之上,是双方斗争、妥协的产物,实质是两国根据自已的战略需要、美苏主导的两分天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90年代初,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流。三大体系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要时刻警惕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努力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一、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就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根据反法联盟国家同法国签订的《第一次巴黎和约》,参战各方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即维也纳会议)。
1815年6月9日,由英、俄、奥、普、葡、法、瑞典7国签署《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及有关条约、宣言和文件构成了维也纳体系。它以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等为指导思想,在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的欧洲建立起多极的政治均势,并暂时维持了欧洲封建列强间的和平与协调。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该体系是指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1919~1920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三、雅尔塔体系
二戰末期、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根据二战后期召开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几次国际性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达成的对世界安排的协议,对世界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之上,是双方斗争、妥协的产物,实质是两国根据自已的战略需要、美苏主导的两分天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90年代初,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流。三大体系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要时刻警惕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努力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