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ai110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案例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必然选择,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精选案例原则、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原则,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例教学 以人为本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重点在于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介绍和分析讨论,深化学生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比较理想的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是提高质量。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有益选择。
  
  一、案例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眼中显得呆板、晦涩,课堂气氛沉闷,很多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认识往往是“没必要开设”。而“基础”课开设的目的是要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精力所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因此,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不但可以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扭转学生对“基础”课的不良认识,更是为大学生表达自我开辟了途径。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思维模式,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灌输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通过案例教学,很多学生感谢“基础”课帮助自己解决了很多问题,认为它是“当代大学生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案例教学要求任课教师把案例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课堂掌控能力的培养,从而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而学生对于案例的良好反映有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关系。况且,“基础”课是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授课效果的评判直接影响他们对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识。因而,运用案例教学,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动、教育学生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使“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意义重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指明了改革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首先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进而促进自我的实现和全面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多采取说教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学生的抵触心理明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育者能够放下架子,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开展教学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中学时期相比,大学生的自我表达意识非常明确,需要一定的场合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案例教学即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认识社会的平台,在案例的选用和分析上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对身边案例的虚拟游走,体验到成长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精选案例的原则
  案例的选择强调真實性、典型性和启发性。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要求选择的案例来自生活,来自学生身边,而非凭空捏造。当前大学生对“基础”课普遍持质疑态度,认为“基础”课与中学的政治课程毫无差别,不过是进行思想教育,听不听无所谓,不会对自己有多少帮助。同时,大学生对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如果为了顺应理论教学编造案例,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疑问。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现象,建议选用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解决多年冻土问题的科学家张鲁新的案例“张鲁新——一生只做一件事”,通过对这一真实案例的认识和分析,不但能够避免空谈理论引起学生的疑问心理,还能够使学生从真人真事中深刻体会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实现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
  典型性是指选择的案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历史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的发展联系紧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中存在一定的争议性。实践证明,案例愈是典型,对学生的吸引力愈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愈高,对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效果就愈明显。如:在讨论“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内容时,可选用“德国T恤衫”、“韩国宠物店招牌”、“故宫星巴克”、“功夫熊猫”等学生关注且具有很强争议性的案例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爱国。
  启发性是指选用的案例能够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在内心中有触动,在生活中有行动。如:在谈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勤俭自强”内容时,选用案例“洪战辉——永不放弃”,把学生放入案例发生的背景中,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分析,使学生能够有所启发,“听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3、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证实: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记忆为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记忆为25%,而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的记忆为65%。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最大可能地结合多媒体,能够加深学生对案例的感知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作反映案例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中应注意体现授课思路,内容安排合理,有头有尾,同时配置相应的图片、文字、视频,使案例与多媒体效果有效结合起来。授课时教师可以用文字呈现案例,也可以一边呈现案例一边亲自朗读,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整个案例清晰明了,有效地避免学生产生疲劳感。同时,需要注意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对案例进行展示的时间不宜过长,确保不挤压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案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教学手段,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有益尝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加速,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准则处于一种调整和变动的状态之中,社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时需要任课教师紧跟时代要求,在坚持精选案例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原则。唯有如此,方可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把案例教学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为随后进行的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学生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8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2、邱伟光:人文关怀的历史方位与育人效应[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14-18
其他文献
化学习题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下面,笔者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精
期刊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人的心理的真正方式应该是通过一个人自己来考察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现代情感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情感过程,调动情感因素可有效地提高认知过程的积极性和认知加工水平等。同时,不少教学实践也表明:仅从认知角度发掘出的智能潜力是有限的,这极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蔓延、健康状况的下降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实验区辅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本学期起在我市各初中正式展开。一方面,这一全新的教学实践给学校带来了新观点、新气象、新变化,给学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也产生了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条件较落后的农村初中更是困难不少,一些矛盾更加
期刊
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动机,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开发“学困生”隐在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上好“引言”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
期刊
启发式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经常应该运用的一条原则,运用启发式,常常要提问(当然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期刊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等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物理教学中,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对后进生心理障碍的分析    造成后进生的因素是各方面,但最普遍的原因还是心理障碍问题。  1、意志障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调节自己的行
期刊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之际,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呢?现结合平时的教学感受,浅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    在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探究科学、利用科学及献身科学的事例。如: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发电的成功,造福人类;布鲁诺崇尚科学,为真理而献身。我国古
期刊
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当今的物理教学,只依靠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构建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是不够的,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认识上转变过来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总结了当今物理教学必备的几点经验如下:    一、教学中把后进生的缺点变成优点    我认为,我们要对后进生的优点加以肯定、进行表扬,不要只因为学生成绩差,就说人家是“坏学生”,我们要充分让他
期刊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他的概念、规律及其理论均是前人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再经过总结、归纳及提炼而成的。因此,要学好化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通过化学实验这条途径,而实验技能的培养也就成了化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了。  化学实验技能包括认识实验仪器及性能的能
期刊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去综合完成,但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中学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下面,笔者就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向素质教育转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一种教育的思想意识形态,对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应首先树立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