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山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量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压力的增大、增多,中小学生也随之产生了各种心理困惑与矛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总体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但在一些乡镇,特别是在山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开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山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的“全面健康”的三要素,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压力的增大、增多,中小学生也随之产生了各种心理困惑与矛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社会环境问题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环境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山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有些消极的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严重的会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现在,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农村“留守孩子”的问题就是一个特殊的例证。
  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笔者认为,“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留守孩子”的教育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重视和加以解决。
  (二)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农村中小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发育不全,远不能适应学生心理教育的严峻现实,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很多农村中小学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忽视了德育,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这样,学校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理念、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个得力的人员保障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实施有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时下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特别是地处贫困地区的学校,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家庭劳工输出,青年父母大部分外出务工,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在家中,成为真正的留守家庭。这些留守家庭的孩子,正面临着隔代教育的尴尬境地,父母的直接教育仍存在“代沟”问题。这些年来,据我校班主任的不完全统计,一般情况下,每个教学班的“留守学生”都在30%以上,有个别班级多达50%以上,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家庭教育的缺失,亲情的失衡,势必加重学校的教育难度,更直接影响学子们的健康成长。面对这些留守学生,教师必须承担起父母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爱,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同时,去规范自己的品德及行为。所以,心灵的抚慰有时远大于批评矫正的效果。由此,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才能保证学生正常地生活、正常地发展。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中许多积淀已久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大多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与家庭环境相关的主要问题大概有三个。一是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缺乏科学指导;二是学生大多在校寄宿,与家长沟通不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加大,极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三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受到较大冲击,问题家庭、特殊家庭数量增加,受此影响的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加。
  学生的厌学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个人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个人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而某些好的品德往往要在某些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才易于建立起来。相反,个人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青少年,往往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不良的品德。而现在农村的中小学生因年龄偏小,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情感意志缺乏锻炼,情绪不稳定,思维还不成熟,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不良心理。
  三、加强山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载体。因此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等同于单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也不应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而是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来影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探索的自知力和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学校教育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让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经历被接纳、欣赏、关心、注意、信任,使其具有安全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的快乐、世界的美丽、人生的美好。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创设,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从爱护、了解、肯定、支持和重视等言行中为学生开拓心理健康成长的空间
  总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探索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又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将会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渗透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小组合作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只有众人共同合作取长补短,个人才能有创新才能更快发展。本文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小组合作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利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的现象有:问题多,问题急,没有时间缓冲,导致学生急于应答,无暇深入思考;问题碎,问题难,学生只是机械地用是与不是或对与不对来回答,学生茫然不知,兴趣全无。这些都使教学陷入“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境地。如果课堂教学注重设疑引导、有疑而解,学生会学得兴趣盎然,因疑而生,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一、营造氛围,提供质疑机会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爱也是需要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只有父母有远见,孩子才能有目标;只有父母有思想,孩子才能有梦想。  广东省人民医院工会为了帮助职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联合红姐姐文化传播机构亲子教育专家在2018年暑假组织了两次“职工亲子教育活动”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礼物。  时间太忙?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陪伴孩子?假期到了,正是
五华县高级中学是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建设、具有环保生态特色的全寄宿制高级中学,是县政府倾力打造的一张教育名片。学校毗邻秀丽的蒲丽顶省级森林公园,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一、构建理念体系,彰显学校特色  追求教育和谐,体现人本理念,应成为学校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的方向。学校紧紧围绕“使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让每一位教师体现价值”这一办学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彰显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摘要】品德课标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强调将教育与活动完美结合。而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建立前提,就必须要有对话的产生,否则都是徒有其表,这也证明了有效的品德课堂是对话式的。因此,对话在品德课堂的地位也就显而易见了。  【关键词】对话;小学品德课堂;规则  品德课的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体现创新性、追求人格化的教学。当然,改善品德课堂,也是为了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师生能
【摘要】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对小学德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要求下,可以发现现阶段的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以期能够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分析  我国小学的德育工作发展时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是多么重要,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小学高年级讲读课文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重要,而讲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要思想。没有创新,就没有课堂改革的发展进步。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勇于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增强创新意识,探求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创新意识  在新形势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下,教师应加强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理论,勇于打破四十五分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
【摘要】数学是以逻辑推理为核心的一门学科,推理能力的发展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而借鉴认知同化理论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所谓认知过程中的“同化现象”是指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某些恰当的内容引导下,进一步联系和发展这一内容,通过疏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一种现象。  【关键词】认知同化;小学数学;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依靠对事物的感性
俗话说:“爱一行,专一行。”爱是工作的动力,是工作的力量源泉。我知道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业务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真诚的爱,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关心是青少年学生的普遍心理要求,而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能量,是沟通师生思想、情感的纽带。  一、对每个学生都要公平、公正  我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中,注意把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