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又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将会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渗透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小组合作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只有众人共同合作取长补短,个人才能有创新才能更快发展。本文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小组合作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利于改善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强化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且效果显著的模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力。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被教师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在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只会记住老师所讲过的知识,缺乏创新思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康健之认为:“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教育的民主化。如果没有教育的民主化,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化,也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模式的构建给学生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小组成员的意见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者建议。
如:我在教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这一节内容时。我提出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動手通过小组成员相互合作讨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得异常热烈,有些小组讨论出把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先算出来再把六个面的面积相加;有些小组讨论出先分别算出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左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还有些小组讨论出先用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乘以高求出长方体的侧面积再加上长方体的上、下底面的面积等。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面。
二、小级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合作学习小组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个人智慧有限的缺陷。在学习小组中学生通过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听取他人的意见。思维的碰撞迸出智慧的火花,靠集体的智慧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他们通过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无形之中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例如,我在教学《体积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通过让学习小组动手操作感受小石块等物体的体积。学习小组成员中有往量杯里倒水的,有放小石块的,有在一旁观察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小组的成员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及时参与到小组之中间通过相互交换最终达成一个共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提升了个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弥补了教师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同龄人思维接近,心理距离小,容易沟通。即使做错题也不会感到过分紧张。一帮一,一带一的学习方式更能使学困生树立信心,提升学习的兴趣。帮人者也能从中巩固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一个人都将从学校走向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基础。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通过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相互沟通感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间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了学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议的品质。它使每一成员都融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要长期培养。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定出谁先发言,谁作补充,谁作总结等。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对教学方式的补充、改进,进而改善教学现状,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理解运用这一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名师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袁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利于改善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强化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且效果显著的模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力。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被教师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在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只会记住老师所讲过的知识,缺乏创新思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康健之认为:“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教育的民主化。如果没有教育的民主化,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化,也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模式的构建给学生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小组成员的意见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者建议。
如:我在教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这一节内容时。我提出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動手通过小组成员相互合作讨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得异常热烈,有些小组讨论出把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先算出来再把六个面的面积相加;有些小组讨论出先分别算出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左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还有些小组讨论出先用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乘以高求出长方体的侧面积再加上长方体的上、下底面的面积等。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面。
二、小级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合作学习小组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个人智慧有限的缺陷。在学习小组中学生通过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听取他人的意见。思维的碰撞迸出智慧的火花,靠集体的智慧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他们通过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无形之中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例如,我在教学《体积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通过让学习小组动手操作感受小石块等物体的体积。学习小组成员中有往量杯里倒水的,有放小石块的,有在一旁观察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小组的成员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及时参与到小组之中间通过相互交换最终达成一个共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提升了个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弥补了教师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同龄人思维接近,心理距离小,容易沟通。即使做错题也不会感到过分紧张。一帮一,一带一的学习方式更能使学困生树立信心,提升学习的兴趣。帮人者也能从中巩固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一个人都将从学校走向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基础。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通过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相互沟通感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间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了学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议的品质。它使每一成员都融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要长期培养。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定出谁先发言,谁作补充,谁作总结等。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对教学方式的补充、改进,进而改善教学现状,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理解运用这一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名师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袁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