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参赛院校与指导教师在备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经管类职业技能大赛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竞赛特点基础之上,从选拔机制、专业指导、培训过程、思想工作、后勤保障等五方面,探讨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路径。
【关键词】高职 经管类 职业技能竞赛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39-02
一、高职职业技能竞赛举办情况
自2008年起,教育部、天津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31个部委、单位联合主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规格、社会关注度、科技含量均呈现越来越高,国内、国际社会反响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近万名学生参赛。同时,还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和技能展示活动。全国大赛高职组共设置14个专业大类39个比赛项目,参加决赛选手逾万人,指导教师近6000人,分别在天津主赛场,以及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等15个分赛区举行。同往年相比,赛事规模再创新高,赛项设置更加贴近产业实际,行业企业参与更加广泛深入,办赛形式更加灵活开放,大赛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各学校根据本省、本校实际情况,也均先后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形成“地地有竞赛、校校有比赛”的良好和可持续发展态势。如从2011年开始,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江西省委员会共同创建“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平台。2012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迅速发展到30个大项59个小项,历时8个月,先后在省内20所高校举行,共吸引79所高校的9000多名选手参赛的规模。2013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将设置36个大项76个小项,创历史新高。
因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比较普遍,在校生也比较多,带动了大多数高职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经济管理类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经管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无论从参赛人数,还是从赛项数量、比赛影响力等方面都很有分量。如江西省201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36个大项中,就安排了13项经济管理类职业技能赛项,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由于学生参赛积极性高、参赛热情高涨,有的院校甚至派出多个队伍参加同一个赛项。目前,在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经管类职业技能赛事有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沙盘模拟技能竞赛、现代物流技能竞赛等。
二、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特点
通过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赛学结合”的效果,有效解决“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述、轻训练”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为完善经管类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铺设道路。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都有自己的特点。经济管理类职业技能竞赛也不例外,也有自己的专业特点。
1.参赛以团队型为主,个人少。由于专业建设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际工作需要,经济管理类职业技能竞赛主要以团队型为主,基本不以个人方式参加。在团队型参赛的技能大赛中,有的以团队型贯穿整个比赛过程,有的是个人与团队相互配合进行。如第九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规则规定比赛采取团队竞赛方式,每支参赛队五名参赛选手,分别扮演不同职位的企业高管;现代物流技能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四名选手组成,其中1人为主管,其余3人为操作员(保管员);报关职业技能竞赛的三名选手既要共同参加通关方案设计赛,又要独立参加进出口商品归类、税费核算、报关业务基础知识等个人赛。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团队型比赛,可以考察、检验和培养参赛选手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集体荣誉感、迅速分析与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能力和素养。
2.学生跨专业联合参赛。任何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都是各项经济的联合体,有些甚至不需要具备经济管理能力的参与者。经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要求职业技能竞赛应全面的仿真来设置比赛项目,考查的知识和内容也比较复杂,故竞赛的参与者也应该多样化,以便在比赛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每一个环节都来源于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真实提炼和精心设计,目的是生动有效地训练参训、参赛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沙盘模拟技能竞赛的五名参赛选手参赛时分工为: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根据比赛分工,参赛学生应该来自工管类、会计类、市场营销类等经管类专业。试想如果只有某一专业的学生参加此类比赛,估计难以创造理想的成绩。
3.比赛过程复杂、时间较长。经管类职业技能比赛不只就某一知识的简单比试,是全面的比赛。报关职业技能比赛分为通关方案设计赛、进出口商品归类赛、税费核算赛、报关业务基础知识赛四项,每个赛项1个小时,整个报关职业技能比赛耗时4个小时;会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分为三个阶段: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竞赛时间为3个小时、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竞赛时间为3个小时、珠算技能竞赛比赛时间为半个小时;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分为两个过程:技能管理沙盘模拟经营赛段为6个小时、供应链一体化实操赛段为1个小时。从比赛设置可以看出,职业技能比赛的内容基本覆盖了职业对专业的全部基本要求。这对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是知识的挑战,也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全面挑战。
三、指导高职经管类职业技能大赛路径探讨
团体型的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要求指导教师、参赛选手能够互相配合、互相鼓励来完成备战和比赛过程,力争达到享受比赛、比赛理想的结局。
1.选拔机制须健全。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拔好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是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第一步,建立一个好的选拔机制不可缺。为了能在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参赛学校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应选择愿意指导、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承担指导任务,切忌安排因评职称、评优需要比赛而带队的教师。同样,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选拔要有新思维、新想法、新做法。有的指导教师仅在任教班级或本专业内部选拔参赛选手,也不能仅凭学习成绩选拔,这些做法是就专业比赛而选学生,眼光不够宽,不利于选拔到符合比赛需要的优秀学生。鉴于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的特点,指导教师要遵循“跳出比赛选学生、跳出专业选学生、跳出院系选学生”的思维范式,形成完善的校赛、省赛、国赛的选拔机制。这套选拔机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将教师、学生个人荣誉感和学校集体荣誉融为一体。在长期的培训过程中应采用淘汰、激励等措施,逐渐组建强大的、富有战斗力的参赛队伍。 2.专业指导是核心。高职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是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对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赛项设置与平时的课堂授课、课程考试有很大不同,职业技能竞赛是综合化、复杂化、技能化的考试。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来指导备赛和比赛。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备赛不应多次重复的做题目,不在于做题的多少,不可沦为做题工具。应探因究果,总结竞赛规律,挖掘潜力,仿真各种突发因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做应急方案,以应对竞赛现场发生的各种情况,力争胸中有竹。
3.培训过程全员化。备赛是枯燥而又漫长的过程,指导教师应千方百计给参赛学生解压,寻找培训乐趣,树立比赛信心。我们深知奥运冠军是陪练出来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同样,理想的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也需要好的陪练。在备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尽可能找学生、甚至兄弟院校来模拟竞争现场备赛。指导教师虽身肩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工作千头万绪,但也应尽可能与学生一起参与备赛,不能做甩手掌柜,共同发现问题,建立和完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备赛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不能以种种借口缺席培训,要全程与学生共同攻坚克难、共同啃硬骨头。
4.思想工作要到位。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赛过程中,不能以“老大”身份自居,应准确定位,脚踏实地与学生共同渡过难关,同甘共苦。三国时期的刘备曾说过“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高职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不是单打独斗,是学校和参赛团队整体实力的体现。参训学生在备赛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各种矛盾,有时甚至会与指导教师产生矛盾,指导教师应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特点做思想工作,不偏不倚,及时化解矛盾,做到“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的完美结局。
5.后勤保障不缺位。常言道“打仗,就是打后勤,后勤很烂,前线冲得再厉害,也没用”。在备战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学生会不同程度的耽误学习、休息时间,有些甚至还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如此,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休息。因此,学校和指导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衣、食、住、行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从细微处着手,切实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排除一切干扰。后勤保障力求不缺位、不漏位,让学生可以愉悦的备赛和参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Z].2012-11-18.
[2]李贵炎.开发基于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化课程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1).
[3]王艳艳.职业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6).
[4]彭换新,王文凯.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5]雷声勇,许梅艳.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1(85).
【关键词】高职 经管类 职业技能竞赛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39-02
一、高职职业技能竞赛举办情况
自2008年起,教育部、天津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31个部委、单位联合主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规格、社会关注度、科技含量均呈现越来越高,国内、国际社会反响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近万名学生参赛。同时,还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和技能展示活动。全国大赛高职组共设置14个专业大类39个比赛项目,参加决赛选手逾万人,指导教师近6000人,分别在天津主赛场,以及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等15个分赛区举行。同往年相比,赛事规模再创新高,赛项设置更加贴近产业实际,行业企业参与更加广泛深入,办赛形式更加灵活开放,大赛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各学校根据本省、本校实际情况,也均先后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形成“地地有竞赛、校校有比赛”的良好和可持续发展态势。如从2011年开始,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江西省委员会共同创建“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平台。2012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迅速发展到30个大项59个小项,历时8个月,先后在省内20所高校举行,共吸引79所高校的9000多名选手参赛的规模。2013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将设置36个大项76个小项,创历史新高。
因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比较普遍,在校生也比较多,带动了大多数高职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经济管理类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经管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无论从参赛人数,还是从赛项数量、比赛影响力等方面都很有分量。如江西省201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36个大项中,就安排了13项经济管理类职业技能赛项,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由于学生参赛积极性高、参赛热情高涨,有的院校甚至派出多个队伍参加同一个赛项。目前,在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经管类职业技能赛事有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沙盘模拟技能竞赛、现代物流技能竞赛等。
二、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特点
通过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赛学结合”的效果,有效解决“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述、轻训练”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为完善经管类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铺设道路。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都有自己的特点。经济管理类职业技能竞赛也不例外,也有自己的专业特点。
1.参赛以团队型为主,个人少。由于专业建设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际工作需要,经济管理类职业技能竞赛主要以团队型为主,基本不以个人方式参加。在团队型参赛的技能大赛中,有的以团队型贯穿整个比赛过程,有的是个人与团队相互配合进行。如第九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规则规定比赛采取团队竞赛方式,每支参赛队五名参赛选手,分别扮演不同职位的企业高管;现代物流技能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四名选手组成,其中1人为主管,其余3人为操作员(保管员);报关职业技能竞赛的三名选手既要共同参加通关方案设计赛,又要独立参加进出口商品归类、税费核算、报关业务基础知识等个人赛。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团队型比赛,可以考察、检验和培养参赛选手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集体荣誉感、迅速分析与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能力和素养。
2.学生跨专业联合参赛。任何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都是各项经济的联合体,有些甚至不需要具备经济管理能力的参与者。经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要求职业技能竞赛应全面的仿真来设置比赛项目,考查的知识和内容也比较复杂,故竞赛的参与者也应该多样化,以便在比赛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每一个环节都来源于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真实提炼和精心设计,目的是生动有效地训练参训、参赛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沙盘模拟技能竞赛的五名参赛选手参赛时分工为: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根据比赛分工,参赛学生应该来自工管类、会计类、市场营销类等经管类专业。试想如果只有某一专业的学生参加此类比赛,估计难以创造理想的成绩。
3.比赛过程复杂、时间较长。经管类职业技能比赛不只就某一知识的简单比试,是全面的比赛。报关职业技能比赛分为通关方案设计赛、进出口商品归类赛、税费核算赛、报关业务基础知识赛四项,每个赛项1个小时,整个报关职业技能比赛耗时4个小时;会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分为三个阶段: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竞赛时间为3个小时、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竞赛时间为3个小时、珠算技能竞赛比赛时间为半个小时;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分为两个过程:技能管理沙盘模拟经营赛段为6个小时、供应链一体化实操赛段为1个小时。从比赛设置可以看出,职业技能比赛的内容基本覆盖了职业对专业的全部基本要求。这对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是知识的挑战,也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全面挑战。
三、指导高职经管类职业技能大赛路径探讨
团体型的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要求指导教师、参赛选手能够互相配合、互相鼓励来完成备战和比赛过程,力争达到享受比赛、比赛理想的结局。
1.选拔机制须健全。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拔好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是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第一步,建立一个好的选拔机制不可缺。为了能在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参赛学校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应选择愿意指导、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承担指导任务,切忌安排因评职称、评优需要比赛而带队的教师。同样,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选拔要有新思维、新想法、新做法。有的指导教师仅在任教班级或本专业内部选拔参赛选手,也不能仅凭学习成绩选拔,这些做法是就专业比赛而选学生,眼光不够宽,不利于选拔到符合比赛需要的优秀学生。鉴于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的特点,指导教师要遵循“跳出比赛选学生、跳出专业选学生、跳出院系选学生”的思维范式,形成完善的校赛、省赛、国赛的选拔机制。这套选拔机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将教师、学生个人荣誉感和学校集体荣誉融为一体。在长期的培训过程中应采用淘汰、激励等措施,逐渐组建强大的、富有战斗力的参赛队伍。 2.专业指导是核心。高职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是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对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赛项设置与平时的课堂授课、课程考试有很大不同,职业技能竞赛是综合化、复杂化、技能化的考试。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来指导备赛和比赛。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备赛不应多次重复的做题目,不在于做题的多少,不可沦为做题工具。应探因究果,总结竞赛规律,挖掘潜力,仿真各种突发因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做应急方案,以应对竞赛现场发生的各种情况,力争胸中有竹。
3.培训过程全员化。备赛是枯燥而又漫长的过程,指导教师应千方百计给参赛学生解压,寻找培训乐趣,树立比赛信心。我们深知奥运冠军是陪练出来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同样,理想的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也需要好的陪练。在备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尽可能找学生、甚至兄弟院校来模拟竞争现场备赛。指导教师虽身肩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工作千头万绪,但也应尽可能与学生一起参与备赛,不能做甩手掌柜,共同发现问题,建立和完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备赛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不能以种种借口缺席培训,要全程与学生共同攻坚克难、共同啃硬骨头。
4.思想工作要到位。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赛过程中,不能以“老大”身份自居,应准确定位,脚踏实地与学生共同渡过难关,同甘共苦。三国时期的刘备曾说过“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高职经管类职业技能竞赛不是单打独斗,是学校和参赛团队整体实力的体现。参训学生在备赛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各种矛盾,有时甚至会与指导教师产生矛盾,指导教师应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特点做思想工作,不偏不倚,及时化解矛盾,做到“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的完美结局。
5.后勤保障不缺位。常言道“打仗,就是打后勤,后勤很烂,前线冲得再厉害,也没用”。在备战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学生会不同程度的耽误学习、休息时间,有些甚至还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如此,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休息。因此,学校和指导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衣、食、住、行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从细微处着手,切实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排除一切干扰。后勤保障力求不缺位、不漏位,让学生可以愉悦的备赛和参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Z].2012-11-18.
[2]李贵炎.开发基于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化课程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1).
[3]王艳艳.职业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6).
[4]彭换新,王文凯.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5]雷声勇,许梅艳.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