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见,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所发挥重要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护理人员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治疗、隔离、消毒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将对患者的康复减少疾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1 入院及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1.1 消毒、隔离制度教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措施,然而,刚入院的手足口病患者,对住院隔离治疗常会产生自卑感,怕别人知道,因此对医院的隔离制度反感甚至拒绝接受,护理人员在宣教时不能简单地恐吓,要科学的指导,让患儿家属知道消毒隔离措施对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意义。
  1.2 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消毒,刚入院的患儿以及家属对手足口病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安慰患者家属,还要及时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一些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治疗、护理、预后、预防并发症的方法等来帮助患者家属稳定情绪、才能让患儿安心接受治疗,还可以给患儿家属讲一些消毒知识,如: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或煮沸30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使用含氯消毒剂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等,还可以通过刊物、板报、讲座咨询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工作。
  1.3 科学用药知识教育。不少患儿家属存在着错误用药心理,认为药物越贵越有效,用药剂量越多越好得快,对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失时机地,向其介绍一些手足口病科学用药知识,以协助医生指导患者正规用药对一些副作用较多的药物,还应对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1.4 饮食起居等生活指导教育。护理人员应适时给予指导让患者家属参于制定饮食计划,不要让患儿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和辛辣、油炸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汤等饮食,还要告知家属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注意孩子体温变化,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教育患儿家属做到情绪稳定、勿劳累、睡眠充足,这样才能更好护理好患儿。
  2 出院健康宣教
  对即使出院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健康教育工作:①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20-24℃,湿度50-60%之间,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避免对流风直吹患儿。②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出院后前3天每天测体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防止病情复发。③给患儿一些高热量含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水果、米汤、蔬菜、排骨等,避免进食酸、辣、热、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口腔刺激。④保持皮肤清洁、穿衣宽松、勤剪指甲。⑤为患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家庭环境、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让家属知道其态度和行为对患儿康复的重要。
  参考文献
  [1] 崔金环: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基层医学论坛护理版2009年12月1104-11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转移因子)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18例。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2。2%;对照组中治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44。4%。结论: 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比常规治疗疗效好。  【关键词】转移因子;尖锐湿疣;疗效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8例MDS患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分析,68例中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20例占29.4%。缓解和明显进步41例占60.3%;无效27例,因严重感染、出血、骨髓衰竭死亡占39.7%。结论:通过对MDS的临床体征、外周血、骨髓的监测结果及治疗方法的观察分析,对MDS的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证据。
期刊
心身疾病是躯体疾病伴随心理疾患的一组疾病。黛力新含有三氟噻旽和四甲蒽丙胺二种成份,前者属于硫杂蒽类药物,口服时具有抗焦虑和抑郁作用;后者为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或者受体的杂环类抗抑郁药。文献报告两药联合应用能较快改善情绪,控制焦虑状态,主要适应症为轻、中度抑郁症。作者试用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胃病等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
期刊
【关键词】 乳腺癌;焦虑;抑郁;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73-02    乳腺癌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上海是乳腺癌的高发区,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第二位。患者常因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而出现情绪的变化,据国内外报道乳腺癌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资料报道,抑郁症使癌症患者的存活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米替林治疗小儿神经精神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20例神经精神性尿频患儿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阿米替林5~10mg,每日2次,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给药物治疗。一周后复诊,询问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8.75%,对照组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极少数患儿稍有口干,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阿米替林治
期刊
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指临床诊疗过程中,用中药(单味、复方制刑、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联用或序惯联用。在临床上,中西药联用最早见于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随着中西药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在诊疗中日益广泛应用。反之,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使药效减弱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1]。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对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无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I组)、48例一般型肺炎患者(II组)及34例正常体检者(III组)进行血清心肌酶功能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组36例患者中,治愈31例,好转6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4.3%;II组48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5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l00%。I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较II组患者显著升高,血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继发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患病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7例由于肺结核而导致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调查病原菌。并且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并得出结论。结果:导致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菌以念珠菌居多;药敏试验以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为对照药
期刊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一样。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患病率高。其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肺、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主要
期刊
【摘要】中药注射剂间的配伍使用,目的是想充分发挥各药药效,起到协同作用。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联合配伍后混合液热原与不溶性微粒递增、稳定性下降,这种变化会导致药物变性失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收集部分临床常见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现象,分析其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措施,是解决中药注射剂合并用药时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