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补充教材教案】电影的“视觉语言”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视觉语言”
  视觉语言,也称为电影语言或者画面语言。通俗的说法,也就是用画面说话,用画面(动作)来告诉大家一件事情或者讲述一个故事。视觉语言,是最原始的语言,在人类还没发明语言之前,人们都是以这种方式交流的。
  在美国有着“好莱坞电影剧本教父”美称的悉德·菲尔德先生说:“电影剧本,说到底,是用画面讲故事。”那么,我们作为一名未来的编剧,理所当然要学会:如何用画面来讲故事,也就是:如何使用画面语言(视觉语言)。
  二、什么是“画面的视觉性描述”
  视觉语言的一大功能,就是要让画面产生视觉性描述。
  我们先来观看国产电影《老炮儿》。【课堂上放映:国产电影《老炮儿》开头至第9分44秒】看看该片的编导如何运用视觉语言。观摩后,分析电影语言在影片中的作用:
  开头的这一组镜头,就是画面的视觉性描述,勾勒出冯小刚饰演的“老炮儿”张学军这个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剧中,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人物,直接向观众介绍老炮儿张学军,说他:“讲规矩,有血性、认死理,敢担当,行侠仗义、乐于助人、爱管闲事”,但是,通过镜头、通过画面,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人物的性格就是这样的。也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故事,足够视觉化。
  三、什么是“视觉性画面”
  (一)视觉性画面的定义
  什么叫做“视觉性画面”? 能够引起视觉注意、能够冲击视觉的画面,用句俗话说:“能够吸引眼球的画面”。
  这是一个中性的词,不仅仅指优美的画面,那些血淋淋的画面、感官刺激的画面,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画面。电影创作,要避免庸俗、低俗、媚俗,编导还应该有意避免让这样的画面,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如果某一幅画面上,只有规则的几何图案,引不起观看者的注意(熟视無睹),那么,它虽然是画面,却不是视觉性画面。
  (二)什么样的文字,容易转化成“视觉性画面”
  我们来对比以下两段文字:
  他冥思苦想,一心想着不劳而获,总是幻想着天上掉馅饼。打工,怕累;经商,怕亏;种田,不会;碰瓷?点儿背。也许贪污受贿来钱快,可是他一没掌权,二没官位。想来想去,只有一条发财道可走。什么道?——做贼!
  他身穿一套黑衣黑裤,还戴着一副墨镜,慢慢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游荡着。贼眉鼠眼,朝四下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发现目标!前面一个美女,把苹果手机胡乱地塞进了羽绒服的口袋里,他快步贴了上去,掏出了一把长长的镊子……
  听了B段文字,相信同学的头脑中已经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画面。读文章,就像看电影一样。
  显然,第二段文字,更容易转化成视觉性画面。A段文字里,是在写一个人的思想活动,这是很难转化成视觉性画面的。
  而B段文字,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最后的两句话,很像是电影的一组特写镜头。
  请同学们前后左右四人为一个小组,探讨一下:为什么A段文字,不容易转换为视觉性画面?而B段文字,容易转化成视觉性画面呢?这些文字,有哪些特点呢?
  容易转换成视觉性画面的文字,往往有如下特点:
  视角:通过视线的远近角度变化,产生对比和空间感;
  用词: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细节:对细节和特征,要着重、细腻描写。
  比喻:多用比喻修辞。喻体一定要明确、准确,比喻的意向要新颖、有时代感,容易引起联想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使用比喻修辞,是如何形成视觉性画面的:
  元散曲《塞鸿秋·浔阳即景》(作者:周德清)朗读并分析正文: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七句话,七幅美景。一、二句:远景,静态;三、四句:近景,动态。五六七句,转换了视觉角度,从看地变成了看天。平视的镜头,变成了仰拍。七幅画面,远近参差,静动交错,明暗相间,有变化,不单调。表现的是什么呢?是秋天的苍茫、寂静、高远,是作者的客愁、乡情、悲秋。这些都是无形、抽象的东西。用画面,用比喻,让它们变得具体、可见了。
  如何让文字变成视觉性画面?A、变抽象为具象;B、化无形为有形。
  四、课堂练习
  题目:不改变原意,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具有画面感的文字。
  (一)今天天气真好。
  (二)小表妹长得真可爱。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今天,天蓝得像一汪海水,几朵白云飘飘悠悠,点缀在天空中。站在江滩,放眼望去,江对面的建筑,历历在目,连楼顶广告牌上的大字,都清晰可见。
  小表妹的眼睛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儿,一对很亮的黑眼珠,长睫毛忽闪忽闪的。笑起来圆圆的脸庞就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
  五、布置三习题
  (一)预习题
  预习教材,弄清几个名词的含义:结构、事件、场景、节拍、序列、幕、故事
  (二)练习题
  仿照《老炮儿》开头的手法,用一组画面,描绘出这样两个人的性格:
  1.他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得过且过。
  2.初次约会,她爱打扮、爱显摆、爱吹牛、爱讲究,结果,引起了对方的反感。
  课外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小题:小餐馆里,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把人家吃剩的面条,呼呼啦啦地扒进嘴里。 餐馆老板问:“三,你怎么又来了?不去上工?”男人回答:“辞了。”老板问:“干嘛辞了?”男人嘴里塞满了面条,含混地说出了一个字:“累……”
  第二小题:
  女青年姗姗来迟,用力摇摆着腰肢,走到男青年跟前,四下打量一番,说:“嗯,这个酒店,环境还不错。你知道吗?这个五星级酒店的老板,我认识,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早就等得不耐烦的男青年没好气地说:“我就是这家酒店的老板!我怎么不知道,还有你这样一个外甥女呀?!”
  女青年愣住了:“啊?!你就是这儿的老板?!”
  “如假包换!”男青年起身,说道:“对不起,我还有点事。你,请便吧!”说罢,扬长而去。
  女青年痴痴地瘫在座位上,嘴唇哆嗦了半天,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三)复习题
  1.有人说:电影编剧理论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学会用视觉讲故事的手段和规律。请你谈谈对这一句话的认识。
  2.什么是“视觉性画面”? 怎样让你撰写的文字容易转化成“视觉性画面”。
其他文献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大功率的汽车动力以及发电设备。燃料电池作为作为一种环保节能新能源深受人们的重视。对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新型燃料电池的优点以及燃料电池的主要工作原理与类型,对其进行简单的认识与研究。  一、燃料电池的优点  在实践中发现燃料电池具有一定的优点,主要如下。  第一,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不受热机效率的限制,其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高,在理论上来说,其发电效率可以达到百
期刊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在幼儿园里,幼儿对区域活动十分感兴趣,这是区域活动自由、宽松的氛围给幼儿带来的乐趣。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每个阶段的主题设置相关的区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设置各种区域,同时还为幼儿提供了具有多用性的游戏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愉快、自由地游戏。  一、师幼互动,共同设置区域  区域的设
期刊
第一阶段:开题活动  1.活动目标  交通安全已成为师生日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观念,加强交通的安全防范教育作用,在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动志在必行。  2.活动准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略)  (一)活动前准备  学生经过讨论,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小组研究与交通安全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二小组研究我校周边地区的交通现状。第三小组研究哪些路段容易发
期刊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幼儿园中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中是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如何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环保教育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分析环保教育活动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一些简单的、粗浅的、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一、环保活动现状  1.教师对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的观念认知现状  幼儿园环保教育活
期刊
一、技术风格  1.定义  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每一名运动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运动技术系统必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姿态。  2.羽毛球技术风格分类  进攻型:从发球或接发球就开始进攻,主动掌握进攻权。根据不同的回球,寻找最适合的进攻手段从而打出致胜一球。这种对身体素
期刊
《新课标》上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如何才能做到呢?这是老师们一直发愁的问题。在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今天,很多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种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却远远达不到要求,最突出的表现在语文素质上:学生缺乏阅读和没有阅读的习惯;特别是写作能力非常的糟糕,
期刊
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指导学校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教师的职责。合唱队训练作为课外艺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初中学校开展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首先,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他们很少能得到家庭音乐的教育和熏陶,只有在幼儿园接触相对多的音乐教育,小学阶段基本上没有音乐课上,学生的音乐潜能未能在最佳的时间得到开发,少数家庭音乐氛围好的学生,他们的音乐才能得以保持或发展
期刊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热点之一,是高考中较为常见的题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主要涵盖了氧化剂相关知识、氧化产物相关知识、还原剂相关知识、还原产物相关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相关知识以及判断特征等相关知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在应用中具有极高的认知价值,在化学学习中有着一定的指导性的特征,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各种化学规律的掌握能力,优化学生的知识转化以及解决能力。本文主要综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文拟就以清代著名学者唐彪的《读书作文谱》为例,看看其中所论述的关于阅读的一些观点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唐彪,字翼修,清初教育家、语文教学法家,浙江金华人,活动于康熙年间。所著《家塾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以
期刊
小学阶段,主要接触的就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这些都是记叙文的范畴。而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能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但观之学生习作现状,很令人担忧。大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仍然只会写流水账,事无巨细没有主次之分,重复啰嗦条理不够清晰,把精彩叙述活生生变成了间接概括,词语和句子的积累非常贫乏,言之无物,言而不细。  一、小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  1.没养成留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