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级组长在园本教研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他们对园本教研活动的创造力与执行力、创新力与开拓力,关乎园本教研的质量。如何给予年级组长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改变年级组研讨活动流于形式的局面,培育年级组团队协作的精神、发挥团队钻研的力量、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园本教研工作自上而下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实处,是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必须直面的问题。
找准年级组长在园本教研中的定位并发挥其作用。首先,年级组长需主动参与园本教研活动,而非做被动参与者。
过去,年级组长主要承担一些上通下达、级组教学统筹的工作,是幼儿园“园长→教学主任→年级组长→教师”的金字塔教学管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年级组长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按照教学主管部门制定的计划和任务目标,在级组内协助并落实完成相关教学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年级组教师缺乏研究的自发性和独立性,很难呈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即便有研究课题,大多也是个别教师的个体行为。
年级组长作为园本教研的参与者或主持者,需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在年级组内对自己的教育观点、教学行为、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自查反思,与年级组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行为中存在的不适宜、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大胆提出解决策略。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讨过程中,年级组长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点带面地帮助全级组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及教研教改能力。
其次,年级组长是园本教研活动的引领者,而非跟随者。
年级组长不仅是年级组的教学高手或骨干,还是组内的“学术支持”,必须发挥 “专业领导”的职能,引领教师携手成长。
园本教研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的教学研究方式,研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真问题,以 “聚焦现状、引领发展、合作研发、实践探索、凝练收获、促进提升”为指导思想,在真实生活的教育情形中不断创新、实践、反思、调整,逐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年级组长应积极带领教师围绕教学问题进行个人反思,在级组内进行交流互动,并通过“梳理—学习—研究—开发—试点—培育—选用”的工作模式推动课程资源共研、共建、共享的有效实施,使个人反思迅速上升为集体讨论,进而生成新的教育智慧。
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年级组长需要及时、善意地给予级组教师提示和帮助,丰富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促进教研组成员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行为,形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园本化的课程资源体系。在大型活动结束后,年级组长应逐步养成“复盘”的习惯,及时组织级组教师开展“复盘”活动,梳理不足,探讨改进的策略;在集体研讨中,年级组长要善于捕捉教师发言的“亮点”,将教师的个体思考上升为集体研究,提升级组教师的专业素养。
最后,年级组长在园本教研中担任着协调者与知心人的角色。
打造一个互相支持、勇于探索的教研团队,让教师们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思想上产生共鸣,面对工作压力及消极情绪时互相支撑。这就需要年级组长具有大局观,在全面统筹级组工作的同时当好协调者,对老教师要关心和尊重,对青年教师要爱护和引领,对教师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了解级组每位教师的特长与短板,促进全面、和谐发展。要多站在教师的角度同理共情,换位思考,尊重、理解他们,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妥善处理级组的人际关系,调动级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凝聚成一股绳,达到人人有思考、人人有收获、人人有成长的教研效果。
降低管理重心,施行扁平化年级组管理,给予年级组长弹性工作空间。改变管家型、保姆型的低层次管理,进行重心下移的扁平化管理,建立项目负责制管理机制,给予年级组长弹性工作空间,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的工作潜能,培养年级组的教研风格。
核心教研组(园长室):由园长、教学管理人员、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分析园所发展需要,确定符合园所教育理念及课程建设特色的教学研究方向,设计园本教研发展规划,变指挥者为策划者,进行顶层设计,深化研究路径。
职能部门(教导处、总务处):为核心教研组提供决策辅助,为年级组提供理论提升、实践指导和人员保障,既是教研参谋者,又是教研服务员。
年级组:园本教研的直接承担者,独立管理年级组内的教学工作和教研科研活动。
这种管理结构使年级组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行动执行者,而是教研活动的业务领导者。年级组长直接面对园长,缩短了管理层级之间的跨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及工作效能。
营造轻松愉悦的教研氛围,建立平等对话关系。园本教研又被称为“平民教研”,由于研究的问题源自教学实践,以人为本,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争当主持者。因此,年级组长要尊重教师,对教师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允许教师深入研讨,表达个人见解,给予表达个人意见的空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还可以采取轮流主持教研活动的形式,让每个教师带着问题去思考,变压力为动力。在一次次的教育思想碰撞中,分享教育智慧,真正做到思维共享、资源互通。
以真问题为抓手,积极推动级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年级组长应围绕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以观察记录、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模式,引领级组教师开展园本教研。由于级组研讨的核心问题、案例源于教学实践,是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筛选出来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也容易被激发出来。教师围绕核心问题整理相关资料,并结合特定的班级情况与自身工作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经验分享的过程中,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
重视骨干教师在级组教研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年级组长、班主任是级组教研的骨干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辐射作用。
年级组长、班主任首先要提前收集级组教学情况,拟定研讨计划,梳理核心问题,在理论层面帮助大家提升认识。其次,带领级组教师围绕核心问题开展专业对话,尽可能避免教学研讨中偏题、跑题现象的发生,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当问题讨论“冷场”时,年级组长、班主任要给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当级组教师讨论偏题时,年级组长、班主任要及时引导教师调整思路,重新回到讨论的话题上;当级组教师讨论话题兴致高涨时,年级组长、班主任应给予递进式指导,深挖话题并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最终突破困境并解决问题。最后,发挥级组教研骨干的示范作用,将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开展“一课多研”活动、主持教研活动,达到信息互通、思维碰撞、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级组教研活動的效能。
年级组是幼儿园的基层教学组织,它既是幼儿园办园思想、办学理念的形象代言人,又是幼儿园发展规划、教学教研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年级组长只有真正担负起园本教研活动组织者、引领者、研究者的责任,成为落实园本课程的践行者、引领园本课程发展的先行者,方能不断提升园本教研的研究性,促进级组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
找准年级组长在园本教研中的定位并发挥其作用。首先,年级组长需主动参与园本教研活动,而非做被动参与者。
过去,年级组长主要承担一些上通下达、级组教学统筹的工作,是幼儿园“园长→教学主任→年级组长→教师”的金字塔教学管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年级组长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按照教学主管部门制定的计划和任务目标,在级组内协助并落实完成相关教学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年级组教师缺乏研究的自发性和独立性,很难呈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即便有研究课题,大多也是个别教师的个体行为。
年级组长作为园本教研的参与者或主持者,需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在年级组内对自己的教育观点、教学行为、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自查反思,与年级组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行为中存在的不适宜、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大胆提出解决策略。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讨过程中,年级组长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点带面地帮助全级组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及教研教改能力。
其次,年级组长是园本教研活动的引领者,而非跟随者。
年级组长不仅是年级组的教学高手或骨干,还是组内的“学术支持”,必须发挥 “专业领导”的职能,引领教师携手成长。
园本教研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的教学研究方式,研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真问题,以 “聚焦现状、引领发展、合作研发、实践探索、凝练收获、促进提升”为指导思想,在真实生活的教育情形中不断创新、实践、反思、调整,逐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年级组长应积极带领教师围绕教学问题进行个人反思,在级组内进行交流互动,并通过“梳理—学习—研究—开发—试点—培育—选用”的工作模式推动课程资源共研、共建、共享的有效实施,使个人反思迅速上升为集体讨论,进而生成新的教育智慧。
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年级组长需要及时、善意地给予级组教师提示和帮助,丰富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促进教研组成员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行为,形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园本化的课程资源体系。在大型活动结束后,年级组长应逐步养成“复盘”的习惯,及时组织级组教师开展“复盘”活动,梳理不足,探讨改进的策略;在集体研讨中,年级组长要善于捕捉教师发言的“亮点”,将教师的个体思考上升为集体研究,提升级组教师的专业素养。
最后,年级组长在园本教研中担任着协调者与知心人的角色。
打造一个互相支持、勇于探索的教研团队,让教师们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思想上产生共鸣,面对工作压力及消极情绪时互相支撑。这就需要年级组长具有大局观,在全面统筹级组工作的同时当好协调者,对老教师要关心和尊重,对青年教师要爱护和引领,对教师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了解级组每位教师的特长与短板,促进全面、和谐发展。要多站在教师的角度同理共情,换位思考,尊重、理解他们,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妥善处理级组的人际关系,调动级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凝聚成一股绳,达到人人有思考、人人有收获、人人有成长的教研效果。
降低管理重心,施行扁平化年级组管理,给予年级组长弹性工作空间。改变管家型、保姆型的低层次管理,进行重心下移的扁平化管理,建立项目负责制管理机制,给予年级组长弹性工作空间,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的工作潜能,培养年级组的教研风格。
核心教研组(园长室):由园长、教学管理人员、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分析园所发展需要,确定符合园所教育理念及课程建设特色的教学研究方向,设计园本教研发展规划,变指挥者为策划者,进行顶层设计,深化研究路径。
职能部门(教导处、总务处):为核心教研组提供决策辅助,为年级组提供理论提升、实践指导和人员保障,既是教研参谋者,又是教研服务员。
年级组:园本教研的直接承担者,独立管理年级组内的教学工作和教研科研活动。
这种管理结构使年级组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行动执行者,而是教研活动的业务领导者。年级组长直接面对园长,缩短了管理层级之间的跨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及工作效能。
营造轻松愉悦的教研氛围,建立平等对话关系。园本教研又被称为“平民教研”,由于研究的问题源自教学实践,以人为本,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争当主持者。因此,年级组长要尊重教师,对教师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允许教师深入研讨,表达个人见解,给予表达个人意见的空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还可以采取轮流主持教研活动的形式,让每个教师带着问题去思考,变压力为动力。在一次次的教育思想碰撞中,分享教育智慧,真正做到思维共享、资源互通。
以真问题为抓手,积极推动级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年级组长应围绕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以观察记录、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模式,引领级组教师开展园本教研。由于级组研讨的核心问题、案例源于教学实践,是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筛选出来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也容易被激发出来。教师围绕核心问题整理相关资料,并结合特定的班级情况与自身工作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经验分享的过程中,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
重视骨干教师在级组教研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年级组长、班主任是级组教研的骨干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辐射作用。
年级组长、班主任首先要提前收集级组教学情况,拟定研讨计划,梳理核心问题,在理论层面帮助大家提升认识。其次,带领级组教师围绕核心问题开展专业对话,尽可能避免教学研讨中偏题、跑题现象的发生,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当问题讨论“冷场”时,年级组长、班主任要给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当级组教师讨论偏题时,年级组长、班主任要及时引导教师调整思路,重新回到讨论的话题上;当级组教师讨论话题兴致高涨时,年级组长、班主任应给予递进式指导,深挖话题并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最终突破困境并解决问题。最后,发挥级组教研骨干的示范作用,将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开展“一课多研”活动、主持教研活动,达到信息互通、思维碰撞、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级组教研活動的效能。
年级组是幼儿园的基层教学组织,它既是幼儿园办园思想、办学理念的形象代言人,又是幼儿园发展规划、教学教研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年级组长只有真正担负起园本教研活动组织者、引领者、研究者的责任,成为落实园本课程的践行者、引领园本课程发展的先行者,方能不断提升园本教研的研究性,促进级组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