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美军宙斯盾舰群的部署可以看出,该类防空反导型舰艇的运用基本依托着太平洋上的三道防线展开,并作为美国在该地区政治企图的延续和军事战略的新支撑。
半数宙斯盾部署太平洋
美国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主要装备在2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6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部分正在建造)。这些舰只分别驻泊在美国本土的诺福克,圣迭戈海军基地以及太平洋上的珍珠港和日本横须贺等基地。其中,包括珍珠港、横须贺和美国西海岸圣迭戈在内的太平洋战区宙斯盾驱逐舰占美国驱逐舰总数的48%,宙斯盾巡洋舰占巡洋舰总数的42%。2008年,两艘最新建成的伯克级驱逐舰“古里德雷”号(DDGl01)和“桑普森。号(DDG102)也划拨太平洋舰队。
包括宙斯盾舰群在内的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兵力部署呈三线配置,第一线以日本横须贺基地为核心,第二线以夏威夷珍珠港为核心,第三线以本土的圣迭戈基地为核心。这三道防线配置基本上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总体部署是一致的。而作为中太平洋基地群的核心,珍珠港是美国海军进行反导试验的主要基地,也是目前海基反导实力最强的港口。在这里部署有经过3.0E版升级改造的伯克级驱逐舰“拉塞尔”号(DDG59)、“保罗·汉密尔顿”号(DDG60)、“侯伯尔”号(DDG70)和“奥坎尼”号(DDG77)等。此外,在这里部署的“伊利湖”号(CG70)和“皇家港”号(CG73)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海上导弹防御试验中充当了先锋舰角色。“伊利湖”号基本是美国各种级别宙斯盾反导系统的试验舰,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反导试验。
摧毁太空目标
将防空型宙斯盾战舰改装为反导型海基防御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工作。一是将“宙斯盾”系统计算机程序升级,使新型的sPY-I相控阵雷达能探测和跟踪飞行高度更高、速度更快的弹道导弹,具备远程搜索与跟踪能力(LRS&T)。二是装备“标准”3型舰空导弹(目前为“标准”2AVI型),这项工作是在第一项基础上进行的。目前的美国反导计划主要是对18艘宙斯盾战舰——3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做反导升级改造。
2008年2月20日,美国海军部署在太平洋中部夏威夷海域的“伊利湖。号宙斯盾巡洋舰用一枚“标准”3型舰空导弹,一举击毁了太平洋上空约247公里处一颗失控间谍卫星。外界普遍认为,这次拦截试验的成功标志着美国海基反导作战系统的部署已进入实战阶段。这次防空型宙斯盾战舰使用AN/SPY-ID(V)雷达预警,并链接16号数据链,指控系统与舰载MK-41垂直发射系统,一举击落了高速运行的卫星,无疑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实战性演习。
从军事技术观点看,导弹击毁卫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和前苏联早就有这种能力,但从当今国际政治的大趋势看,美国海军这种加强宙斯盾战舰反导能力的举动可能会被视为太空军事化新时代的开始,从而引发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反导时代的战略价值
从美军宙斯盾战舰群的部署可以看出,该类防空反导型舰艇的运用基本依托着太平洋上的三道防线展开,并作为美国在该地区政治企图的延续和军事战略的新支撑。而其作战方式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近海机动,多层拦截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海上为沿海或内地增加一层机动式导弹拦截防线,特别是对港口防御非常有效。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关岛、横须贺及冲绳等地区和港口部署有大量的军事力量。而这些海外驻军面临着日益增强的亚太国家弹道导弹的威胁。此外由于美国对日本、韩国等盟友也承诺了军事保护,因此,宙斯盾舰可以在这些地区近海机动,将其与附近可能存在弹道导弹威胁的亚太大陆地区隔离开,并与半岛、岛上部署的“爱国者”PAC-3型防空导弹等末端防御系统构成双层拦截,有效保护太平洋上的重点地区。以日本列岛为例,宙斯盾系统可以对隔海相望的半岛上或其他国家弹道导弹的中段甚至末段进行海上预警、跟踪和拦截。
混合编队。区域防空近年来,美国航母编队的海上反导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部署在横须贺的宙斯盾战舰本身就属于美海军航母打击群,因此负责港内与海上巡航的航母反导安全是其首要作战任务。当前美国航母打击群的防空网一般由3层组成:外层防区距离600-1200公里,主要由舰载E-2C“鹰眼”预警机、E/A-18“咆哮者”电子战机、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担负;中层防区主要依靠“标准”-2型、增程型“海麻雀”等舰空导弹构成区域拦截网,主要由装备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伯克级驱逐舰、佩里级护卫舰及其舰载导弹担负;内层防区则主要由舰上的“密集阵”近防炮、“拉姆”导弹等点防御武器和近防武器系统构成,以确保舰只自身安全。其中,由宙斯盾系统主要负责的中层防区通常距航母90-185公里,而对弹道导弹的防御将把这一拦截半径扩大到500公里。
抵近部署。海上遮断 由于宙斯盾反导系统几乎可以对从弹道导弹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的全程进行拦截,因此其可以部署在弹道导弹飞行弹道下方的任何点。针对朝鲜、伊朗、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弹道导弹威胁,美军海基反导拦截系统在日本、夏威夷和西海岸三海区经过简单的机动即可以防止来袭的陆基或潜射弹道导弹落入美国领土。这也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2年上任伊始就宣称的“15年后,美国将用宙斯盾舰群保护整个美国免受弹道导弹袭击”的军事基础。
远洋巡弋,早期预警从宙斯盾战舰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具备远程搜索与跟踪能力是其性能飞跃的关键,因此宙斯盾战舰完全可以作为远程探测传感器机动到弹道导弹威胁区前沿,通过卫星链路将导弹发射-飞行信息传送到美国本土,为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陆基高空中段拦截系统提供早期预警,其不但能对朝鲜半岛上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而且还可以对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家的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动向进行监视,这等于是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阵地向前推进了1万多公里。2004年10月,美国在传闻朝鲜将进行导弹试射时就派出了18艘军舰在日本海执行警戒巡逻任务,目的就是侦察和跟踪可能向美国及其盟国发射的弹道导弹,其中主力即为刚刚完成反导升级改装的宙斯盾战舰。
构建全球宙斯盾网络
美国海军同样没有放松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构建宙斯盾海基反导系统,2008年2月27日首次访问印度的美国防部长盖茨宣布,美印两国将正式磋商共同开发反导系统的可行性,这意味着此前—直暗流涌动的美印联合反导合作机制正式浮出水面。由于印度在当年2月26日刚刚首次试射了潜射弹道导弹,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美印联合构建反导系统将对亚太乃至世界安全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随后美国海军又派遣最先进的伯克级驱逐舰“特拉古斯坦”号(DDGl03)访问印度,其一系列相关举措的动机非常令人关注。
而在大西洋上。北约组织构建海基反导拦截系统的行动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运作当中,上世纪末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凸显了保护军队免遭弹道导弹袭击的重要性,这促使北约决定建立集体导弹防御体系。然而由于各国在反导需求和成本等方面的分歧使该计划迟迟得不到落实,美国便决定“单枪匹马”地部署自己的欧洲反导系统。因此在大西洋战区目前形成了两套独立的反导系统,所谓的“北约反导系统”由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主导建立,美国则拥有自己的欧洲反导系统。美海军大西洋舰队已派遣三艘最先进的伯克IIA2级驱逐舰“基德”号(DDGl00)、“斯特雷特”号(DDGl04)、“德维”号(DDGl05)定期轮防欧洲。
半数宙斯盾部署太平洋
美国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主要装备在2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6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部分正在建造)。这些舰只分别驻泊在美国本土的诺福克,圣迭戈海军基地以及太平洋上的珍珠港和日本横须贺等基地。其中,包括珍珠港、横须贺和美国西海岸圣迭戈在内的太平洋战区宙斯盾驱逐舰占美国驱逐舰总数的48%,宙斯盾巡洋舰占巡洋舰总数的42%。2008年,两艘最新建成的伯克级驱逐舰“古里德雷”号(DDGl01)和“桑普森。号(DDG102)也划拨太平洋舰队。
包括宙斯盾舰群在内的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兵力部署呈三线配置,第一线以日本横须贺基地为核心,第二线以夏威夷珍珠港为核心,第三线以本土的圣迭戈基地为核心。这三道防线配置基本上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总体部署是一致的。而作为中太平洋基地群的核心,珍珠港是美国海军进行反导试验的主要基地,也是目前海基反导实力最强的港口。在这里部署有经过3.0E版升级改造的伯克级驱逐舰“拉塞尔”号(DDG59)、“保罗·汉密尔顿”号(DDG60)、“侯伯尔”号(DDG70)和“奥坎尼”号(DDG77)等。此外,在这里部署的“伊利湖”号(CG70)和“皇家港”号(CG73)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海上导弹防御试验中充当了先锋舰角色。“伊利湖”号基本是美国各种级别宙斯盾反导系统的试验舰,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反导试验。
摧毁太空目标
将防空型宙斯盾战舰改装为反导型海基防御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工作。一是将“宙斯盾”系统计算机程序升级,使新型的sPY-I相控阵雷达能探测和跟踪飞行高度更高、速度更快的弹道导弹,具备远程搜索与跟踪能力(LRS&T)。二是装备“标准”3型舰空导弹(目前为“标准”2AVI型),这项工作是在第一项基础上进行的。目前的美国反导计划主要是对18艘宙斯盾战舰——3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做反导升级改造。
2008年2月20日,美国海军部署在太平洋中部夏威夷海域的“伊利湖。号宙斯盾巡洋舰用一枚“标准”3型舰空导弹,一举击毁了太平洋上空约247公里处一颗失控间谍卫星。外界普遍认为,这次拦截试验的成功标志着美国海基反导作战系统的部署已进入实战阶段。这次防空型宙斯盾战舰使用AN/SPY-ID(V)雷达预警,并链接16号数据链,指控系统与舰载MK-41垂直发射系统,一举击落了高速运行的卫星,无疑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实战性演习。
从军事技术观点看,导弹击毁卫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和前苏联早就有这种能力,但从当今国际政治的大趋势看,美国海军这种加强宙斯盾战舰反导能力的举动可能会被视为太空军事化新时代的开始,从而引发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反导时代的战略价值
从美军宙斯盾战舰群的部署可以看出,该类防空反导型舰艇的运用基本依托着太平洋上的三道防线展开,并作为美国在该地区政治企图的延续和军事战略的新支撑。而其作战方式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近海机动,多层拦截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海上为沿海或内地增加一层机动式导弹拦截防线,特别是对港口防御非常有效。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关岛、横须贺及冲绳等地区和港口部署有大量的军事力量。而这些海外驻军面临着日益增强的亚太国家弹道导弹的威胁。此外由于美国对日本、韩国等盟友也承诺了军事保护,因此,宙斯盾舰可以在这些地区近海机动,将其与附近可能存在弹道导弹威胁的亚太大陆地区隔离开,并与半岛、岛上部署的“爱国者”PAC-3型防空导弹等末端防御系统构成双层拦截,有效保护太平洋上的重点地区。以日本列岛为例,宙斯盾系统可以对隔海相望的半岛上或其他国家弹道导弹的中段甚至末段进行海上预警、跟踪和拦截。
混合编队。区域防空近年来,美国航母编队的海上反导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部署在横须贺的宙斯盾战舰本身就属于美海军航母打击群,因此负责港内与海上巡航的航母反导安全是其首要作战任务。当前美国航母打击群的防空网一般由3层组成:外层防区距离600-1200公里,主要由舰载E-2C“鹰眼”预警机、E/A-18“咆哮者”电子战机、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担负;中层防区主要依靠“标准”-2型、增程型“海麻雀”等舰空导弹构成区域拦截网,主要由装备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伯克级驱逐舰、佩里级护卫舰及其舰载导弹担负;内层防区则主要由舰上的“密集阵”近防炮、“拉姆”导弹等点防御武器和近防武器系统构成,以确保舰只自身安全。其中,由宙斯盾系统主要负责的中层防区通常距航母90-185公里,而对弹道导弹的防御将把这一拦截半径扩大到500公里。
抵近部署。海上遮断 由于宙斯盾反导系统几乎可以对从弹道导弹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的全程进行拦截,因此其可以部署在弹道导弹飞行弹道下方的任何点。针对朝鲜、伊朗、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弹道导弹威胁,美军海基反导拦截系统在日本、夏威夷和西海岸三海区经过简单的机动即可以防止来袭的陆基或潜射弹道导弹落入美国领土。这也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2年上任伊始就宣称的“15年后,美国将用宙斯盾舰群保护整个美国免受弹道导弹袭击”的军事基础。
远洋巡弋,早期预警从宙斯盾战舰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具备远程搜索与跟踪能力是其性能飞跃的关键,因此宙斯盾战舰完全可以作为远程探测传感器机动到弹道导弹威胁区前沿,通过卫星链路将导弹发射-飞行信息传送到美国本土,为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陆基高空中段拦截系统提供早期预警,其不但能对朝鲜半岛上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而且还可以对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家的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动向进行监视,这等于是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阵地向前推进了1万多公里。2004年10月,美国在传闻朝鲜将进行导弹试射时就派出了18艘军舰在日本海执行警戒巡逻任务,目的就是侦察和跟踪可能向美国及其盟国发射的弹道导弹,其中主力即为刚刚完成反导升级改装的宙斯盾战舰。
构建全球宙斯盾网络
美国海军同样没有放松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构建宙斯盾海基反导系统,2008年2月27日首次访问印度的美国防部长盖茨宣布,美印两国将正式磋商共同开发反导系统的可行性,这意味着此前—直暗流涌动的美印联合反导合作机制正式浮出水面。由于印度在当年2月26日刚刚首次试射了潜射弹道导弹,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美印联合构建反导系统将对亚太乃至世界安全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随后美国海军又派遣最先进的伯克级驱逐舰“特拉古斯坦”号(DDGl03)访问印度,其一系列相关举措的动机非常令人关注。
而在大西洋上。北约组织构建海基反导拦截系统的行动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运作当中,上世纪末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凸显了保护军队免遭弹道导弹袭击的重要性,这促使北约决定建立集体导弹防御体系。然而由于各国在反导需求和成本等方面的分歧使该计划迟迟得不到落实,美国便决定“单枪匹马”地部署自己的欧洲反导系统。因此在大西洋战区目前形成了两套独立的反导系统,所谓的“北约反导系统”由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主导建立,美国则拥有自己的欧洲反导系统。美海军大西洋舰队已派遣三艘最先进的伯克IIA2级驱逐舰“基德”号(DDGl00)、“斯特雷特”号(DDGl04)、“德维”号(DDGl05)定期轮防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