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非常具有生活气息与时代性的学科,本应是非常富有趣味性的,但在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结果轻过程,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突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是死记硬背与机械运用。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为关注。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运用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学生顺利地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激活学生思维、推动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有专家提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以提问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学习《自立自强》这一内容时,我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想依赖他人解决,有没有想过自立自强,自己来解决困难。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都遇到过,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让学生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积极调动生活体验,不断进行思考与反思。然后,我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只要有道理就可以。这样,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中,学生达成了一致见解。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积极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情感、思想与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自觉化行为
思想品德课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在于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严格照搬教材,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从生活走向教学,从教学走向生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行为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反思,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观察生活,用生活搭起通向教学的桥梁,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学习的亲切性,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知行统一。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有哪些消费行为。然后,我提问: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解决?这样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这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与体验,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教学氛围空前活跃,不仅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导行”,学生能够充分地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三、创设活动情境,提高运用能力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教师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交际情景中,可以缓解教学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间的矛盾,使学生通过切身感受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如在学习《文明交往》时,我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人与人交往如购物等情景剧的创作与编排。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自由结组,明确分工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在组内商讨的基础上确定了内容。在学生表演的同时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积极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各组的表演,在充分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文明交往的内涵就是要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掌握交往艺术,并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了交往能力。这样的活动情境,符合初中生好动、善于模仿与表演的特点,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主动学习。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将时事热点与社会所普遍关注的内容再现于课堂,使学生身在教室心知天下;可以将静止的文字教材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并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总之,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但并非多多益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需要科学选择、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责编 张翼翔)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激活学生思维、推动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有专家提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以提问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学习《自立自强》这一内容时,我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想依赖他人解决,有没有想过自立自强,自己来解决困难。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都遇到过,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让学生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积极调动生活体验,不断进行思考与反思。然后,我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只要有道理就可以。这样,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中,学生达成了一致见解。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积极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情感、思想与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自觉化行为
思想品德课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在于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严格照搬教材,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从生活走向教学,从教学走向生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行为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反思,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观察生活,用生活搭起通向教学的桥梁,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学习的亲切性,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知行统一。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有哪些消费行为。然后,我提问: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解决?这样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这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与体验,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教学氛围空前活跃,不仅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导行”,学生能够充分地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三、创设活动情境,提高运用能力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教师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交际情景中,可以缓解教学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间的矛盾,使学生通过切身感受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如在学习《文明交往》时,我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人与人交往如购物等情景剧的创作与编排。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自由结组,明确分工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在组内商讨的基础上确定了内容。在学生表演的同时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积极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各组的表演,在充分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文明交往的内涵就是要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掌握交往艺术,并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了交往能力。这样的活动情境,符合初中生好动、善于模仿与表演的特点,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主动学习。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将时事热点与社会所普遍关注的内容再现于课堂,使学生身在教室心知天下;可以将静止的文字教材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并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总之,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但并非多多益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需要科学选择、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责编 张翼翔)